湖南省某栈桥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案例
第一章 总 论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
某栈桥建设工程
1.1.2项目承办单位及其基本情况
项目承办单位
某投资有限公司
1.1.3建设规模及内容
本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研究路线长约2100米,1东岸栈桥全路段设计宽度23米,包括5米宽的亲水游道,3米宽的上堤坡以及15米宽的沿线行车道。
设计路面为沥青混凝土路面。配套基础设施内容包括给水工程、排水工程、路灯照明工程、管线入地工程、绿化工程等。
1.1.4道路起止点
本道路南起基地北部堤岸,北至某村湖堤。
1.1.5项目建设实施进度计划
为了加快工程建设步伐,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加强建设进程中的各项管理工作,编好施工组织设计,搞好安全施工,全部工程计划在2011年5月全面竣工。其中建设工期为1年,从2010年6~2011年5月。
1.1.6项目建设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1)总投资
该项目建设总投资6118万元,其中工程费用5096万元,其他费用569万元,预备费453万元。
2)资金筹措
该项目估算总投资为6118万元,为建设单位自筹。
1.1.7环境效益
经济发展的快慢与效益的好坏,取决于该地区现有的交通、通信、能源等必需的基础设施条件的完善程度。近年来,2旅游度假区加大了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的力度,加快了旅游资源开发的步伐,对提升2沿线景观旅游价值具有重大意义。根据各地的建设经验,区域经济发展的前期必然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期达到提高城市品味,带动相关投资,从而达到环境、经济效益逐步突显的目的。本项目建成后,可形成另一个旅游景点,与2的现有风景相互呼应,整体联动,从而带动2更多的优秀旅游资源均衡发展。
1.1.8社会效益
本项目建设完成后,3旅游度假区公用基础设施建设更趋完善配套,其社会效益十分明显:
一可形成第三产业的“催化剂”,催生交通运输、物资流通、商业贸易、邮政电信、文化娱乐、旅游休闲及其他相关产业的跟踪发展,使之成为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二可直接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使之成为城市建设的又一道风景线;
三可通过加大3城市硬件建设,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加快外向型经济转变,确保国民经济快速增长;
四可完善2旅游度假区交通配套设施,提高旅游开发水平和整体竞争能力;
五可巩固城市形象,协助改善道路沿线的居住环境和投资环境,有利于展示新3建设的良好成绩,有效促进城市建设。
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及范围
1.2.1研究依据
1.2.2研究范围
1.3编制原则
1.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1。
1.5研究结论与建议
1.5.1研究结论
3.4 建设规模
1)工程建设条件
本报告通过认真调查分析研究,认为该区域地理位置等自然条件良好,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经济实力雄厚,道路建设材料来源丰富,运输条件极其便利,具备良好的工程建设条件。
2)工程建设规模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和3规划局2分局下发的规划设计要点,本工程建设规模如表1-2所示,配套建设市政工程及管线照明,沿线设置公交车站、交通标志标线等相应交通管理设施,以及无障碍设施和绿化设施等。
1.5.2建议
1)目前当地配套基础设施落后,道路、河堤、排污、排水系统不完善,建议建设单位尽快融资抓紧建设。
2)建议供电、供水、污水处理和通信管网建设要同步进行。
3)做好项目沿线的生态植被保护工作。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2.1.1“中部崛起战略”和“3+5城市群战略”的实施
2.1.2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速,城市路网格局基本建成
2.1.3旅游度假区交通总体规划交通规划背景
2.1.4旅游度假区快速增长的旅游业发展势态
2.2项目建设必要性
2.2.1项目建设是落实中央立足内需保增长,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政策措施的需要
2.2.2项目建设是实现城市建设目标、提升城市品牌的需要
2.2.3项目建设是3实施“旅游强区”发展战略的需要
2.2.4项目建设是实现2景区资源开发和保护并举的需要
第三章 建设条件、技术标准与建设规模
3.1建设条件
3.1.1地理位置与区位条件
3.1.2行政区划与历史沿革
3.1.3气候条件
3.1.4地形地貌
3.1.5水文与地质
3.1.6区域交通条件
3.2主要建筑材料来源、供应情况及施工条件
3.2.1主要建筑材料供应情况
1)石料
2)砂砾料
3)石灰
4)钢材、水泥
5)水
3.2.2施工条件
3.3技术标准
有关道路工程与桥梁工程的主要技术指标见表3-1至表3-2。
3.4 建设规模
本项目研究路线长约2100米,1东岸栈桥全路段设计宽度23米,包括5米宽的亲水游道,3米宽的上堤坡以及15米宽的沿线行车道。
1东岸沿线道路15米宽,长约1580米,该道路为二级城市支路,双向两车道,设计车速30km/h;1大桥15米宽,长约520米。桥梁设计为城市景观桥,设计荷载为城市b级。设计基准期:100年;设计安全等级:一级。
第四章 道路及配套工程
4.1 设计总则
4.1.1 设计原则
4.1.2 执行的规范、标准
4.2 道路工程
4.2.1 设计标准
红线宽度:15m
道路等级:ⅱ级城市支路
交通等级:中型
路面类型:沥青砼路面
设计车速:30公里/小时
抗震烈度:7度
4.2.2 工程规模、范围及内容
栈桥工程:全线长2100m,其中道路长度1580m,桥梁长度520m, 1东岸栈桥全路段设计宽度23米,包括5米宽的亲水游道,3米宽的上堤坡以及15米宽的沿线行车道。
4.2.3 道路平面
1)平面布置总原则
4.2.4 道路横断面
1)道路横断面布置总体原则
2)本工程道路横断面布置
3)路面结构组合设计
4.2.5 工程量估算
本可研就该方案的主要工程量进行了估算,列于表4-2。
4.2 道路配套排水管道
4.2.1 排水现状
本工程位于xx,现状排水管道极不完善。
4.2.2 排水干管设计
1)设计原则
2)设计范围
3)排水干管设计
①排水干管服务范围
②排水干管布置
③管道水力计算
a、污水设计流量
总变化系数kz按《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第3.1.3条计取(表4-3)。
4)推荐管材
4.2.4 管道附属设施
4.3 照明工程
4.3.1 供电电源
4.3.2 负荷计算
4.3.3 照明布置
4.3.4 光源选择
4.3.5 路灯控制
4.3.6 电缆选择
4.3.7 照明线路的敷设
4.3.8 防雷与接地
4.4电信工程
4.4.1设计原则
4.4.2电信管线设计
4.5管道(线)综合
4.5.1管道(线)综合的目的
4.5.2管道(线)综合内容
4.5.3道路横断面管位布置
4.6交通设施
第五章 亲水游道、湖岸整治及绿化景观工程
5.1亲水游道工程
5.2湖岸整治工程
5.3 绿化景观工程
5.3.1 绿化工程
5.3.2 景观工程
1)景观配套工程设计
a、路灯照明
5.3.3 绿化景观主要工程量(参照2环湖路五标段)
第六章 桥梁工程
6.1 设计原则、建议与技术标准
6.1.1 设计原则
6.1.2设计建议
6.1.3 主要技术标准
6.2 执行的规范、标准
6.3 建设规模
6.4跨径和桥型的确定
6.5本方案特点
6.6 大桥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第七章 环境保护及节能评价
7.1环境质量状况
7.2 环境保护要求
7.3执行标准
7.4防治措施
7.4.1 施工期间的环境污染防护措施
7.4.2 道路工程营运期间的污染防护措施
7.5节能评价
7.5.1道路运输节能的概念
7.5.2 道路燃料油消耗的影响因素
第八章 水土保持、安全消防及劳动卫生
8.1水土保持方案
8.1.1水土保持提出的背景依据及范围
8.1.2 水土流失的影响
8.1.3水土保持措施
8.2劳动保护和安全卫生
8.2.1 设计依据
8.2.2安全措施
8.2.3劳动安全、卫生防范措施
8.3消防
8.3.1 编制依据
8.3.2 消防措施
第九章 项目招投标管理
9.1 概述
9.2 招标范围
9.3 招标组织形式
9.4 招标方式
9.5 招标情况
具体情况详见招标基本情况表9-1。
9.6招标信息发布
9.7评标
9.8授予承包人施工合同
第十章 工程实施方案
10.1 工程实施条件
10.2 建设期安排
10.3 工程管理的实施方案
10.3.1 建设期间工程管理
10.3.2 营运期间管理的实施方案
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1.1投资估算
11.1.1编制概况
11.1.2估算费用组成
11.1.3投资估算成果汇总
11.14工程总投资资金筹措
本项目建设资金,由项目建设单位自筹。
第十二章 工程效益评价
12.1 工程效益
12.1.1 环境效益
经济发展的快慢与效益的好坏,取决于该地区现有的交通、通信、能源等必需的基础设施条件的完善程度。近年来,2旅游度假区加大了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的力度,加快了旅游资源开发的步伐,对提升2沿线景观旅游价值具有重大意义。根据各地的建设经验,区域经济发展的前期必然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期达到提高城市品味,带动相关投资,从而达到环境、经济效益逐步突显的目的。本项目建成后,可形成另一个旅游景点,与2的现有风景相互呼应,整体联动,从而带动2更多的优秀旅游资源均衡发展。
12.2社会效益评价
本项目建成后,3旅游度假区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将更趋完善配套,其社会效益十分明显:
(1)形成第三产业的“催化剂”,催生交通运输、物资流通、商业贸易、邮政电信、文化娱乐、旅游休闲及其他相关产业的跟踪发展,使之成为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2)直接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使之成为城市建设的又一道风景线;
(3)通过加大城市硬件建设,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加快外向型经济转变,确保国民经济快速增长;
(4)完善3旅游度假区交通配套设施,提高旅游开发水平和整体竞争能力;
(5)巩固柳城的城市形象,协助改善道路沿线的居住环境和投资环境,有利于展示新3建设的良好成绩,有效促进城市的建设。
第十三章 结论与建议
13.1研究结论
本项目采用生态设计,不会对沿线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本项目的建设对加快2的基础建设,加快招商引资的力度,充分开发2的现有资源有着较大地影响。
项目建成以后,不但可以改善当地居民的出行条件,而且将会进一步加强2与周边地区之间的联系,促进城镇间商品和信息的快速流通,改善2的投资环境,为2进一步扩大对外联系,招商引资和活跃经济创造良好地条件。
本路线本着优化线型原则的同时,尽量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同时结合3的城镇道路规划进行设计。在建成后,由于基础设施的齐全,沿线路段潜在的升值能力显而易见。
13.2建议
(1)必须高标准、大手笔规划建设好x栈桥。x栈桥工程是2区域内的一项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对开发1沿岸旅游资源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建议项目建设单位着眼长远,狠抓当前。要在咨询、设计、施工、监理等方面严格选择、严格把关,选择有实力、有信誉的单位承担,以一流的设计、一流的施工,打造2境内的精品旅游工程,展现2城市新区的建设新形象、新面貌。
(2)本工程沿线地段工程地质情况较为复杂,必须认真做好地质勘测工作,防止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损失。
(3)项目所在地沿线地带生态系统较为脆弱,务必做好水土保持工作,防止区域内水土流失,保护该区域原有生态植被。
完整版附件请点击下载:湖南省某栈桥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案例.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