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某肉食品加工厂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案例
第一章 项目概况
第一节 项目概况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陕西某肉食品加工厂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性质
新建
项目申报单位
陕西省某食品有限公司
建设地址
陕西省
占地规模及建筑面积
本项目建筑面积1020平方米。
项目投资总额
项目总投资163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及土地投资为153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为100万元。
资金筹措
项目投资资金的60%为企业自筹,40%为银行贷款。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项目建成后,年加工大肉1000吨,熟肉制品600吨,年加工鱼虾500吨、年可实现产值1亿元,销售收入4200万元,其中利润总额1500万元。
2、本项目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符合行业要求,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当地发展规划。建设目标明确,市场前景广阔,技术方案合理,工艺设备先进适用,项目在技术上是可行的。项目各项财务指标均高于行业基准水平,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较强,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在财务上也是可行的。
3、综上所述,该项目规划科学合理,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先进,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显著,因此本项目是切实可行的。
二、研究项目主要结论
第二节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依据
第三节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原则和研究范围
一、编制原则
二、编制范围
第二章 项目承建公司简介
第三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性分析
第一节 项目建设背景分析
一、企业背景
某食品有限公司始建于2003年,占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有较完善的厂区道路、绿化及服务性设施。是以科技型、产业化型和创新型为一体的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企业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具有了一定的规模和实力,企业注册资金2000万元,总资产达3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达1200万元,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此外,公司环境优美、四季常青,被誉为“花园公司”之美称。
……
二、市场背景
我国农业已进入心的发展阶段,发展现代化农业及“三化同步”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现在农业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调优农产品、调高单产、调活农村经济、调富农民。而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增加农民首要。改善生态环境、加速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化进程,就必须加强科技应道与示范,目前某县农业经济总量小,生产力水平低,具有特色的肉食品加工生产厂不成规模,市场占有率低,缺乏对市场的调控能力,农业区域性结构雷同,比较优势不突出;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产、加、销一体化的境遇模式尚未形成,农业整体效益不高。某县也急需利用当前国家加快农村地区发展的有利机会,整合各种资源,综合解决发展中存在的农业整体水平不高,综合生产力不强,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示范带动作用不强等突出问题。而特色农业示范园作为农业技术组装集成、科技成果转化及现代农业生产的示范载体,以科技开发与示范应用为依托,以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目标,综合利用某的自然资源、农业种植园,农业科技园等资源,为有特色、有规模的肉食品加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持、示范带动和辅助作用。
……
第二节 项目建设必要性性分析
一、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号召,带动当地居民致富,拉动地方经济发展
1、某河流属于长江流域汉江水系,耕地较少。由于地域的原因,工业项目少,生产力水平低下,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因此,国家和地区制定“西部大开发”等富民的决策是正确而又及时的。基于此,某县委、县政府更是把兴办龙头企业,在发展当地经济的同时,解决部分闲散人员的就业,帮助增收作为工作重点。
2、本项目的建设完全符合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战略,建成后,不但填补了某市肉制品(鱼虾,大肉)加工企业的空白,而且也满足了当地与周边地区人民群众对深加工肉类食品的消费需求,同时还可以面向内地市场销售,并逐步拓展对中亚诸国和欧洲部分国家的肉类食品出口业务。充分利用某地缘、自然资源优势,价值企业旗下的种植园和工业产业园,变优势资源为强势资源,必将有力地促进某县工业化、产业化水平,并拉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
二、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促进畜牧业良性循环
1、项目所在地某县及周边地区的渔资源丰富,属于长江流域汉江水系,鱼虾以及家畜养殖等当地资源完全可以保障企业的日常生产需求,。
2、项目建成后,可形成畜牧养殖、育肥、屠宰加工、深加工、生物制品研发、产成品销售的产业链,同时,其变废为宝的衍生产品:种植园和食品加工厂的废弃料可制成有机饲料,再制成有肌肉食品,猪粪便可制成“有机颗粒肥”,可用于草场施肥,提高草场承载力,增加牲畜产量;而生产污水经处理后,极其适合用于农田、城市绿化的灌溉,既能反哺畜牧业,又能保护本地区生态环境,形成良性循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
三、发挥龙头企业作用,提高牧业商品化水平,增强竞争力
1、我国加入wto以来,农业市场逐步开放,农副产品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些社会变化促进了食品加工业的发展,为其带来了无限商机的同时,也更新了传统农牧业的经营模式和观念,加速了农业产业化和农副产品充分市场化的进程,这一过程不但引导着农牧民逐步走向市场,投入到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去,更要求农副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向规模化、现代化、标准化转变。目前,农牧业的产业结构调正方未艾,“公司+农户+基地”的发展模式已在广大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取得了成功,拥有成熟的经验。
2、本项目正是借鉴和采用了这些成功的模式和经验,以肉制品加工企业为龙头,以优良品种、草料基地和国家政策为依托,培育、扶持一批育肥大户,带动更广大的小户、散户;以定单、价格保护的形式,降低畜牧养殖的市场风险,使养殖户稳定受益,逐年提高收入,从而形成以市场为导向,公司、基地、育肥大户的分工合作,利益一体化的新型产业链。以企业为龙头做市场,实现“饲草、饲料过腹增值、肉食产品加工增值和市场流动增值”的三次增值,提高渔牧的充分商品化水平,促进渔牧业向现代化、产业化发展。
……
四、发挥龙头企业作用,提高牧业商品化水平,增强竞争力
1、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农、牧、渔民群众脱贫致富、建设小康社会的愿望更加强烈,经济发展的需求更加迫切。本项目建成后,可以吸纳一大批富余劳动力,带动当地农、渔、牧民走上致富之路,有利于民族团结,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
……
五、扩大就业机会
本项目建成后,能够进一步带动周边产业的综合发展,而项目本身可以安排多工种的就业岗位200多个,计划优先从退耕还林的农民和下岗、失业的适龄人员中招聘,经培训后上岗,使之掌握一定的生产和工作技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具备基本工作能力和职业素质的产业工人,这将对当地经济、社会的稳定持续发展带来较为深远的影响。
第四章 项目产品市场分析
第一节 产业现状及产品分析
一、猪肉市场分析
中国是一个生猪生产大国,同时也是猪肉及其制品消费大国。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猪存栏量达到47411.3万头,比2012年略降0.38个百分点;在最近五年,2010年猪的存栏量虽然最少,但也有46460万头,2012年最多,达到47592.2万头;从数据上来看,2012和2013年的平均存栏量要高于2009-2011年三年的平均存栏量,预计2014年的存栏量将会出现增长态势。
图表 1:2009-2013年我国猪存栏量及增长情况
2013年,我国猪出栏量达到71557.3万头,比2012年增长2.53个百分点,出现了历史新高,说明市场上对猪肉的需求量有所加大。
图表 2:2009-2013年我国猪出栏量及增长情况
……
二、猪肉产量情况
2013年,我国猪肉产量达到5493万吨,比2012年增长2.81个百分点,受市场需求量的带动,2013年的猪肉产量也创造了历史新高,预计2014年,将会继续保持良好势头,保持5400万吨以上的产量。
图表 3:2009-2013年我国猪肉产量及增长情况
图表 4:2011年世界各国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的种类
……
三、市场发展前景
我国居民的饮食习惯中猪肉是需求最大的肉类,猪肉约占肉类总量的67%(除部分少数民族以外)。综合分析近50年来中国肉食生产和消费结构,可以得出论:在相当长一段时期中,我国肉类生产和饮食消费结构不会发生变化:在相当长一段时期中,我国肉类生产和饮食消费结构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猪肉仍将是产和消费的主体。
……
第二节 家禽市场
一、家禽出栏量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资料显示,2013年,我国家禽出栏量达到120.77亿只,同比增长6.62个百分点,增长率提高了3.7个百分点实现了连续五年持续增长的态势,突破了120亿只大关,预计2014年将会继续保持120亿只的出栏量。
图表 5:2009-2013年我国家禽出栏数量及增长情况
二、禽肉消费情况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众膳食的肉类消费结构也在发生着深刻变革,以猪肉为代表的红肉消费逐年递减,而以鸡肉为代表的白肉消费正逐年递增。鸡肉在肉类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从1982年的5%持续上升到目前的20%左右。按照这一趋势推算,预计到21世纪30年代,鸡肉将超过猪肉成为中国大众肉类膳食结构中的主流消费品。世界粮农组织预测的2020年各国禽肉的消费水平如下表和图所示。
三、鸡肉进出口贸易情况
1、进口情况
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现,近几年,我国鸡肉的进口数量持续降低,2013年比2011年减少了20倍,2014年1-8月的进口量高于2013年全年进口量,出现了回暖现象。由于2013年我国禽出栏量大增,势必会影响进口了,这也说明,中国的本土企业在逐步扩大市场,减少对进口鸡肉的依赖。
图表 7:2011-2014年8月我国鸡肉进口数量
同样,由于2013年我国进口鸡肉数量减少,进口金额减少至73425美元,比2011年减少了15.5倍,2014年1-8月,随进口鸡肉数量的增加,进口金额也有了回升。
图表 8:2011-2014年8月我国鸡肉进口金额
2、出口情况
2011-2013年,我国鸡肉出口数量呈现逐年减少趋势,到2013年,出口鸡肉56462吨,2014年1-8月出口鸡肉33014吨,预计2014年全年出口量将不会超过2013年全年出口量,仍将继续保持出口减少趋势,以满足国内市场。
同样,2013年我国鸡肉出口金额达16199万美元,呈递减态势,2011年虽然比2010年出口量减少,但出口金额有所回升,预计2014年,我国鸡肉出口金额与2013年持平。
图表 9:2011-2014年8月我国鸡肉出口金额
第三节 鱼虾市场需求分析
一、我国整体市场规模及增长速度
二、需求量及其增长分析
第五章 项目产品方案和生产规模
第一节 项目产品介绍
第二节 项目生产规模
第六章 项目工艺技术及设备方案
第七章 总图运输及公用辅助工程
第八章 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第九章 项目环境保护
第十章 项目能源节约方案设计
第十一章 职业安全与卫生及消防设施方案
第十二章 企业组织机构、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
第十三章 项目实施进度与招投标
第十四章 项目总投资与资金筹措
第一节 估算范围
第二节 估算依据
第三节 编制说明
第四节 项目总投资估算
一、建设投资估算
项目建设投资估算为1530万元,具体详见附表《项目建设投资估算表》
图表 10:固定资产投资表
二、总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1630万元,其中:固定投资153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100万元。
三、流动资金估算
经估算,该项目正常生产所需要的流动资金为100万元。
第五节 资金筹措
本项目一期总投资1630万元,其中申请金融机构贷款650万元,其余980万元由建设单位自行出资解决。
第十五章 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第一节 评价依据
第二节 营业收入和税金测算
第三节 成本费用测算
1、成本费用估算的依据及说明
1、主要外购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和动力按现行市场价格计算到工厂入库价(按含税价计)。
2、工资福利费按1.2万元/人/年计取。
3、修理费按固定资产原值的6%计取。
4、折旧按平均年限法计算,房屋建筑物按20年,机器设备按10年,残值率均为5%。
2、年总成本费用
经估算,生产经营期内达产期年总成本费用4799.06万元,年经营成本4694万元。详见“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第四节 财务盈利能力分析
第五节 不确定性分析
第十六章 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分析
第一节 社会效益
第二节 生态效益
第十七章 建设项目风险分析及对策
第一节 风险分析说明
第二节 技术风险分析及控制
第三节 市场竞争风险分析及控制
第四节 不可抗力风险分析及控制
第十八章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结论及建议
第一节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结论
第二节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建议
完整版附件请点击下载:陕西省某肉食品加工厂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案例.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