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某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案例
第一章 概述
1.1工程概况
1.2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1.3项目服务范围
1.4建设内容
通过对工程服务区本期及二期污水量的预测,确定本工程一期及二期设计规模分别为5万m3/d和10万m3/d。
1.5编制依据、原则
1.5.1编制依据
1.5.2采用的主要标准规范
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修改单(2006)》(gb18918-2002)
3、《城市污水处理厂工程项目建设标准(修订)》建设部主编2001.6.1施行
4、其他国家现行的相关标准、规范。
1.5.3编制原则
1、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政策,符合国家的有关法规、规范及标准。
2、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结合现状、既考虑近期发展,又兼顾长远发展。以近期为主进行全面设计,分期实施,使工程建设与城市建设同步发展,真正起到环境保护、改善居民居住环境质量的作用。
3、污水处理厂的建设结合当地自身条件,采用处理效果好、技术先进、稳定可靠、适应性强、经济合理、运转灵活、投资省、占地少、管理操作方便的污水及污泥处理工艺,充分发挥项目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4、工艺方案成熟可靠、有成功的实例、抗冲击负荷能力强、适应污水流量和水质波动的特点,通过稳妥可靠地确定技术参数,保证出水水质全面达标。
5、工艺设计做到高效节能、经济合理、节约能源、降低运行管理费用、节省用地,同时能够实现生产管理地自动化。
6、妥善处理和处置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栅渣、污泥、以及臭气,避免二次污染。
7、污水处理厂地布局尽可能为中远期工程地实施创造有利条件。
8、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污水厂的建筑布局,注重当地建筑风格,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等。
9、污水管网设计在充分利用原有管网的基础上,尽量减少工程量,将城市污水输送至处理厂。
1.6 编制目的
1.7编制范围
1.8 项目设计目标
第二章 城市概况及自然条件
2.1城市概况
2.2自然条件
2.2.1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2.2.2地形地貌
2.2.3地质
2.2.4气象
2.2.5水文
第三章 城市供水、排水现状及规划
3.1供水现状及规划
3.2城市排水现状及排水规划
第四章 工程建设必要性和可能性
4.1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4.2工程建设的可能性
第五章 总体设计
5.1工程规模
5.1.1服务范围
5.1.2设计年限
5.1.3建设规模
5.2排水体制
5.3污水处理厂进出水水质及处理程度
5.3.1污水厂设计进水水质
5.3.2污水厂设计出水水质
5.3.3处理程度的确定
图表 1:各主要污染物处理程度一览表
5.4污水处理厂厂址选择
5.4.1污水处理厂选址原则
城市污水处理厂是城市排水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当地选择污水处理厂的位置对于城市规划的总体布局、城市环境保护要求、污水污泥的利用和出路、污水管网系统的布局、污水处理厂的投资和运行管理等都有重要影响。
污水处理厂厂址的选择应符合以下原则:
1、根据总体规划的要求,同时结合城市实际发展情况进行厂区规划,解决好近、远期结合与分期建设的问题。
2、污水处理厂的位置应与污水管网系统布局统一考虑,一般应设在城市排水管网的下游;
3、污水处理厂宜设在水体附近以便于排水,但又要考虑到不受洪水的威胁;
4、必须有满足污水处理工艺所需的土地保证;
5.4.2厂址选择方案
5.4.3厂址确定
5.5污水处置及排放水体
5.6污泥处置
5.6.1污泥处理工艺的要求
5.6.2污泥处理工艺
5.6.3污泥出路
5.7厂区防洪排涝
5.8与二期工程的衔接
第六章 污水处理厂工程
6.1设计规模
6.2污水、污泥和深度处理工艺
6.2.1污水处理工艺方案
6.2.2深度处理工艺的选择
6.2.3污水消毒工艺的选择
6.2.4污泥处理工艺选择
6.2.5工艺流程
图表 3:工程设计污水污泥处理工艺流程
6.2.6 除臭系统
6.3主要处理建构筑物工艺设计
6.3.1粗格栅、提升泵站
6.3.2细格栅及沉砂池
6.3.3氧化沟
6.3.4二沉池
6.3.5中间提升泵站
6.3.6混合反应及滤池
6.3.7紫外线消毒渠
6.3.8反冲洗废水池
6.3.9二沉池配水井及污泥泵房
6.3.10加药间
6.3.11污泥浓缩脱水间
6.3.12鼓风机房
图表 4:附属建筑物一览表
图表 5:生产建筑物一览表
图表 6:生产构筑物一览表
6.4总图设计
6.4.1污水处理厂厂址
6.4.2总平面布置
6.4.3竖向设计
6.4.4厂区防护
6.4.5厂区绿化
6.4.6管线综合
6.4.7交通运输和通讯
6.5建筑设计
6.5.1建筑设计依据
6.5.2建筑设计标准
6.5.3建筑设计内容
6.5.4建筑装修及材料
1、室外装修
建筑物外墙一般采用灰白色涂料,辅以浅灰色面砖及线条做点缀;构筑物外表面不做装修处理,池壁外露混凝土要求平整光洁;构筑物上做铝合金栏杆,钢格板及钢梯等均做热浸镀锌处理,有防腐要求的特殊功能盖板采用玻璃钢盖板。
2、室内装修
所有建筑均按中级标准做室内装修。一般办公室房采用铺地砖楼地面,控制室内做防静电架空地板,其他生产建、构筑物地面做法应满足功能要求;一般建筑内墙刷白色乳胶漆,厨、浴、厕等房间墙面满贴瓷砖,鼓风机房内墙做矿棉吸音板墙面,脱水机房贴2.0m高釉面砖墙群;楼梯栏杆扶手采用不锈钢扶手。
3、屋面
坡屋顶为钢架支撑檩条上铺青灰色釉面装饰瓦屋面,平屋顶采用架空板面层屋面,做聚苯板保温,sbs改性沥青防水层。
4、门窗
一般情况下,外门宽度w≥2.4m采用彩板夹芯平开大门,w<2.4m采用铝合金喷塑门,内门做木门,窗材质为铝合喷塑;有特殊功能要求的门窗除外,如鼓风机房采用隔音密闭门窗,配电室做外开防火门等。
6.6结构设计
6.6.1结构设计依据
1、根据工艺、建筑及相关专业提供的设计条件,对各单体建、构筑物按照国家规范和相关标准的要求进行结构安全设计。
2、结构设计主要适用规范和技术标准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2001
《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153-92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7-200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06
其他国家现行的相关标准、规范
6.6.2结构设计标准
1、本工程设计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按二级。
2、本工程各建、构筑物主体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按50年。
3、本工程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型属于二类;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构建的裂缝控制等级按三级,对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裂缝控制等级按二级。
4、本场区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7°,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第一组)。场地土的类型属中硬土,建筑的场地类型为ⅱ类。
5、本工程一般建筑结构的地基基础设计等级按丙级。
6.6.3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及压缩模量
6.6.4结构设计内容
6.7电气设计
6.7.1设计范围
6.7.2用电负荷
6.7.3负荷等级及主结线方式
6.7.4电气保护
6.7.5电气传动及控制
6.7.6照明
6.7.7防雷、接地及防火安全
接地系统设有防雷接地,工作接地和计算机接地3个部分,它们互相分开。污水厂各建筑物属于三类防雷等级,在高度大于15米的建筑物顶部设计防雷带或避雷针,并通过引下线单独接地,要求冲击接地电阻小于10欧姆。
低压配电系统采用tn-c-s系统。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金属构架和金属管道均需可靠接地。接地电阻小于4欧姆。
计算机系统接地电阻要求小于或等于1欧姆,采用铜板作接地极,并用电缆穿pc管引入到各plc和pc操作站设备。
所有电缆一律采用阻燃电缆,进出各变电所及配电室的电缆孔洞用耐火材料封堵以免火灾蔓延。在变电所和各配电室等的适当位置放置化学灭火器,当火灾发生时能及时扑灭。
6.7.8电缆敷设
高、低压电力电缆选用交联聚乙烯绝缘,聚卤乙烯护套,铜芯,阻燃电力电缆,室外直接埋地敷设的加内钢带铠装。控制电缆选用聚卤乙烯绝缘铜芯阻燃控制电缆,室外直接埋地敷设的加内钢带铠装。电缆敷设采用电缆桥架,电缆沟,电缆排管和局部穿钢管相结合。在室内一般采用电缆桥架沿墙,沿楼板进行敷设,在泵房及配电室内一般采用电缆沟,结合穿管至现场设备。到各设施配电室去的电源电缆在室外部分一般采用电缆排管或沿各水池的外壁进行敷设。
6.7.9供配电设备选型
1、高压开关柜
高压开关柜选用金属铠装中置式高压柜,该产品满足iec298,gb3906等标准要求,具有防止带负荷推拉断路器手车,反正误分合断路器,防止接地开关处在闭合位置时关合断路器,防止误入带电割离及防止在带电时误合接地开关等联锁功能,是一种性能优越的高压配电装置;断路器选用vy4-12b真空断路器。
2、电力变压器
电力变压器选用干式变压器,干式变压器具有维护工作量少,过载能力强和安装简便等特点。
3、低压配电屏
低压配电屏采用抽屉式分隔低压配电柜。全厂供配电电气设备:见电气设备清单。
6.8自控及仪表设计
6.8.1设计内容
6.8.2设计原则
6.8.3计算机监控系统
6.8.4过程监控仪表
6.8.5在线仪表
6.8.6便携式仪表
6.8.7仪表电源
6.8.8工业电视监视系统
6.8.9电缆设计
6.8.10防雷,过电压保护及接地
6.8.11设计标准及依据
6.8.12施工验收应按照国家有关规范执行
6.9采暖通风及空气调节
6.9.1采暖通风
6.9.2空调设计
6.10全厂给排水
第七章 厂外排水工程设计
7.1厂外污水管网工程设计
7.1.1污水管网系统布置
7.1.2污水管网系统布置
7.1.3管材评述
7.1.4工程施工方案
7.1.5厂外配套管道工程近期实施内容
7.2厂外中途提升泵站工程设计
第八章 设备清单表
8.1污水厂及中途提升泵站设备表
8.2进口设备表及外汇使用清单
第九章 防腐设计
9.1防腐工作的重要性
在诸多的灾害中(水灾、火灾、风灾、地震和车祸等),腐蚀给人类带来的危害遥居领先。美国最新统计表明:每年腐蚀损失3千亿美元,人均1100美圆。我国每年腐蚀损失1500亿多元,平均每天损失约4亿元。腐蚀造成经济损失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左右,其中包括上百万吨钢材和各种灾害事故造成的损失,世界钢产量的1/3因腐蚀而报废,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是巨大的。此外,腐蚀造成的资源和能源损失也是严重的,管道因腐蚀、结垢造成的管径变小、磨阻增大、泵功率增加,跑、冒、滴、漏不仅浪费了资源,还严重污染环境,甚至造成人身丧亡事故、火灾、爆炸、窒息事件不断发生,直接威胁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腐蚀的严重性不单是经济问题也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9.2建(构)筑物防腐
1、为提高混凝土抵抗城市污水的浸蚀能力,将针对性的选择混凝土的外加剂,使其能与水泥的水化产物形成不溶凝胶,阻塞混凝土的毛细通路,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达到混凝土的防腐和钢筋防锈蚀作用。
2、于外露的钢铁件,除锈后刷无毒环氧防腐涂料二遍。
9.3设备和管道防腐
第十章 组织机构、劳动定员及项目实施计划
10.1组织结构
10.2劳动定员
10.3项目实施计划表
第十一章 工程招投标
11.1 概述
11.2 招标方案
11.3招标范围、招标的组织形式和招标方式
第十二章 项目的环境影响及保护对策
12.1水体环境
12.2气味
12.3噪声防治
12.4厂区污水
12.5固体废弃物
第十三章 劳动保护、卫生安全
13.1设计依据
13.2主要危害因素分析
13.2.1自然危害因素分析
13.2.2生产危害因素分析
13.3安全卫生防范措施
第十四章 消防
14.1编制依据
14.2.防火及消防措施
14.3厂前区防火
14.4污水处理区、污泥处理区防火
14.4.1平面布置
14.4.2建筑结构防火设计
第十五章 工程节能
15.1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15.2节能措施
15.3项目能耗分析
第十六章 工程效益
16.1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16.2社会经济效益
1、污水厂建成后,可大大减少了地表水污染,使城市的生产、生活、农渔业用水都得到保障,促使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
2、免使水源受到污染,减少因污染造成的给水处理的费用和基建费用(如:处理中减少投药量,避免选择不利的水源等)。
3、使水质改善,有机物浓度减小,溶解氧增加,避免水产品、畜产品、粮食作物减产,保证农、牧、渔业的生产发展。
4、水污染会造成人的发病率上升,医疗保健费用增加,劳动生产率下降,治理污染可以保护人民身体健康,减少医疗费用。
5、兴建污水处理厂,可以减少工业企业进行污水处理所增加的投资与运行费用,减轻了企业的负担,为企业扩大再生产创造有利条件。
第十七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7.1投资估算依据
17.2总投资
17.3资金筹措及用款计划
17.3.1资金筹措
17.3.2用款计划
第十八章 财务评价
18.1财务评价依据及说明
18.2生产成本估算
18.3财务效益分析
第十九章 国民经济评价
19.1概述
19.2国民经济评价识别效益和费用的原则
19.3国民经济评价
19.3.1效益计算
19.3.2投资调整
19.3.3经营费用调整
19.3.4国民经济评价指标
第二十章 结论和建议
20.1结论
20.2建议
完整版附件请点击下载:江苏省某某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案例.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