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某公司强化营养肠专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案例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项目提要
一、 项目名称:辽宁省某公司强化营养肠专利项目
二、 建设地点:
三、 项目建设单位:
四、 项目主管单位:
五、 项目法人代表:
六、 建设内容
项目建设包括食品加工间、污水处理、锅炉房、变配电室、综合办公楼、宿舍与食堂等设施。
七、 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
八、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第三节 项目建设背景与必要性
一、建设背景
二、建设的必要性
1、营养产业—初升的太阳
2、营养产业—正当其实
3、营养产业—是企业发展的需要
4、营养产业—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5.营养产业—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四节 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一、自然条件与地理位置
1、公司基本概况
2、公司规模
3、公司的产品
二、公司宗旨及商业模式
三、公司任务
四、公司优势
五、公司战略
第五节 报告编制依据
第二章 市场分析及销售设想
市场的需求规模是每个企业实际生产能力形成的决定因素。生产能力的高低,是构成产业发展水平的主要依据。本项目投产后,将向市场投放的产品为牛肉、猪肉、鸡肉、鱼肉、绿色五谷为主要原料制作的学生营养香肠,产品销售将以国内各大商场和超市为中心,面向国内和国外。因此,市场情况是值得十分重视的。
第一节 市场分析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生活时水平逐渐提高,有温饱型向小康型过度的步伐迅速,工作和生活的节奏加快。由于工作上的繁忙,人们过高的依赖方便食品和营养保健食品,特别在小学生食用食品中更胜一筹。
民以食为天,食以洁为本。食品是人类生存、劳动和繁衍的物质基础,人类对食品的基本要求就是“无毒、无害,符合应有的营养要求,具有相应的色、香、味等感官性状”。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在与贫穷和愚昧告别的过程中,越发认识到食品卫生与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息息相关、与子孙后代衍续和民族兴旺发达休戚相关、与国家经济发展和文明建设密切相关。
强化营养香肠中含有的dha具有多种生理保健功能,它是生命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即使在生命初期,如婴儿期大脑发育也离不开它,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内吸收营养素,已有科学证明,母亲通过胎盘给胎儿提供丰富的dha,会对促进胎儿的脑发育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dha是视网膜和大脑磷脂的主要组成部分。大脑脂肪酸中30%、视网膜磷脂中的40%以上有dha构成。对青少年来讲,提高脑神经机能、增强记忆、思考和学习能力。帮助中老年人预防及减轻记忆力衰退,预防及改善老年痴呆症,抑制视力减退,舒缓紧张焦急情绪,由此看出dha在人类的整个生命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dha,人类的进化是不可能的。
随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使用保健食品,这意味着市场容量很大,以健康为目标的功能领域,首先是儿童,这是一个特殊的消费人群,据专家统计,世界上有20%的儿童超重,有60%的儿童白天上课感到疲乏,15%的儿童因能量不足上课打瞌睡。除了儿童市场外,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的成人市场也不可忽视。随着人们期望寿命延长、工作节奏加快以及生活水平提高等因素,消费者特别是中老年人日益重视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从目前来看消费者对功能食品所持的是一种积极态度。按美国医学家研究证明:方便功能食品不仅能为人们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基本上也能满足人体热能的需求。
强化营养香场生产线创举点之一是,奉献给人类一个全新的与以往任何食品有着类别上和本质上不同的营养新品种上,是市场中青少年最青睐的产品,适合青少年每日膳食中补充所缺乏的多种营养元素的源泉。相信不久的将来,强化营养香肠必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为销售最火暴的产品之一。
为了迎合不同食用肉食品的中小学生,有鱼肉香肠、鸡肉香肠、猪肉香肠、牛肉香肠。要确保他们的营养需要,才能成长为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所以强化营养香肠在原料的配比、硬度以及整体之黏度加以考虑与研究,进而在营养补给源上,将各项成分的平衡及消化吸收列入分析,使开发出来的强化营养香肠非常符合儿童及青少年各个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目前,国内中小学生人数占国家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即两亿多学生)如每人每天食用二两学生强化营养香肠,每年市场需求量为720万吨。因此,开发学生强化营养香肠是一项前景非常乐观的发展项目。
第二节 目标市场
按中国国情分析,中国人口大约有13亿,其中占有1/5的青少年和儿童。食用强化营养香肠即食用方便又增加营养、精力充沛、提高智力。本项目填补了国内空白,而且还占有广阔市场的空间。
市场的开发主要是各大商场、大中小超市、大中小农贸市场。按项目每日生产60吨计算,每日销售额100万元,按10%存利润计算,每日利润可达10万元,销售兴旺,利润可观。本项目的产品销售可以依据全国各大超市和旅游网络等,有充分的市场保证。进入2001年后,国家出台各种规范市场整顿,各种市场秩序的法规,加大市场整顿的力度,严厉打击欺行霸市、地区封锁以及假冒伪劣的商品,有利于强化营养香肠的销售的实施,更有利于本项目产品销售的市场,可以断言,强化营养香肠在当今买方的市场中具有很强的竞争能力。
就我国当前食品市场而言,有些小商小贩及小作坊,无论是产品的档次,还是产品的质量及包装均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建设强化营养香肠生产线,其市场潜力相当巨大,人们的购买力将逐步加强,抢先投入这一领域,以优质价廉风味独特的强化营养香肠奉献社会,将会带来前所未有的经济利益。
第三节 销售设想
本项目产品的销售设想为:立足当地市场,开发国内其它地区市场,有目标的开发国际市场。
一、价位的确定
不变的是信誉,变的是价格,价位的确定是随着市场的起伏而定的。
二、销售策略
1、树立形象,创企业名牌。企业产品的名牌、商标将随着产品的产生而生产。企业将在内部生产管理、外部经营销售的过程中,扎扎实实地提高企业信誉和品牌的知名度,为企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加大利用宣传工具积极宣传本产品,使产品早日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3、在重点销售城市建立销售办事机构,在主要销售城市和地区建立销售网点,采用新的灵活机制,激发销售人员的积极性,努力开拓国内市场,并与国际金融资本和销售网络进行对接。
第三章 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第一节 建设规模
本项目年加工生产强化营养香肠21000吨。
第二节 产品方案
本项目产品分为高、中、低三档。
第四章 原料、燃料及动力供应
第一节 原料
第二节 燃料及动力供应
第五章 厂址选择及建设条件
第一节 厂址选择的原则
第二节 厂址位置与建设条件
第六章 工艺方案
第一节 基本数据
年产21000吨,预计每班出成品20吨。
第二节 生产工艺
一、设计依据
二、工艺流程
1、香肠加工工艺
原料→修整→绞制→腌制→充填→熏制蒸煮→包装→杀菌→装箱→入库
2、西式火腿类肉食品生产工艺
原料→盐水配制→盐水注射→滚揉→装模压块→薰制蒸煮→冷却→出模、包装→装箱→入库
第七章 总平面布置及道路运输
第一节 总平面布置
第二节 道路与运输
第三节 绿化
第八章 建筑工程
第一节 设计依据
一、有关专业生产工艺要求:
二、盘锦市有关气象地质水文资料:
三、现行建筑结构规范:
第二节 建筑工程概述
本项目建设的主要工程项目是根据项目生产的要求,管理的需要,总项目需要建设的建筑物,基本情况详见表。
表8—1 项目建(构)筑物一览表
第三节 建筑结构设计说明
一、生产车间
二、综合办公楼
三、宿舍、食堂
四、锅炉房
五、车库
六、变配电室及水房
七、围墙
第九章 公共工程
第一节 给排水
一、设计依据
二、给水系统
三、排水:
四、消防:
第二节 供电
一、设计依据
二、供电电源
三、供电负荷
四、供电设计
五、照明设计
六、防雷接地
七、通讯
七、主要设备选型
第三节 供热、通风、制冷和空调
一、设计依据
二、供热
三、通风
四、制冷、空调
第十章 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及劳动
第一节 环境保护
一、项目地区环境状况
二、建设项目环境的影响
三、设计中采用的标准
四、〝三废”处理与综合利用方案
第二节 安全卫生与劳动保护
一、安全生产
二、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
第十一章 设备选型
第十二章 组织机构、劳动定员及人员培训
第一节 组织机构
第二节 劳动定员
公司定员及人员构成表
第十三章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第一节 进度安排说明
第二节 项目实施进度
第十四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第一节 投资估算依据
1、建筑工程费用:根据结构形式,根据辽宁省盘锦地区工程项目概算定额标准及现有类似建筑的实际造价情况确定。
2、设备费:根据设备厂家报价及调研结果确定。
3、设备运杂费:按设备厂家报价的5%计算。
4、设备安装费:根据设备厂家报价和调研结果按设备价格的5%—10%(除特殊安装外)计。
5、厂区工程费:按初步拟定方案的道路、供水、供暖、供电方案估算。
6、开办费:按工程费用的6%确定。
7、勘察设计费:大约按工程费用的1.5%计。
8、预备费:
① 基本预备费:按工程费用和其他费用的10%。
② 涨价预备金:由于本项目建设短,且考虑到目前建筑市场情况,因而不计取涨价预备金。
9、征地费按每亩3万元。
10、电增容费按每千伏安500元计。
11、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根据国家目前政策本项目不计取此税。
12、本项目流动资金借款利率按8.4计,建设期拟申请5年长期贷款,利率按8.4计。
13、铺底流动资金估算:采用详细列表法计算流动资金,计算情况见附表7。
第二节 投资估算
本项目总投资4,671.5万元,其中建设投资为2,265.28万元,流动资金2,406.22万元,建设期利息190.2835万元。项目投资结构详细情况,见附表2。
第三节 资金筹措及使用计划
本项目投资所需资金主要通过融资,本项目建设总投资2,265.28万元,整个项目在一年内建成,第二年开始投产,固定资产投资拟在一年内全部投入,流动资金生产第一年投入。资金筹措及使用计划见附表3。
第十五章 财务评价
本项目报告按照国家发改委、建设部颁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法和参数》第三版规定的原则和方法进行。
第一节 基本数据与说明
一、生产安排
项目计算期为10年,其中建设期1年,投产第2年,投产期生产负荷为60%,第三年为达产期,生产负荷为100%。
二、销售收入
本项目正常生产年产品产量以及产品销售收入和销售税金及附加情况见附表4。
达产期销售收入表
三、总成本费用
生产成本及费用见附表6(包括购置原料、辅料、包装材料、燃料动力、工资及附加、费用支出)。
生产成本表
2、固定资产折旧:按平均年限法计算,房屋及建筑物按20年计,残值均为5%,设备按10年计,残值均为5%,车辆仪器按10年计。
3、递延资产 (开办费):按10年摊销,折旧与摊销情况详见附表。
4、修理费:按固定资产原值2%计。
5、销售费用:为在销售过程中发生的一切费用,按销售额5%计取。
6、其他管理费,日常办公开支。
7、税收:根据有关规定本项目生产征收增值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和所得税,增值税销项税率为17%,购进的农产品按进项税率13%扣除进项税,购进的原料肉按进项税率13%扣除进项税,其他为17%,城建税为增值税的1%, 教育费附加为增值税的3%,地方教育费为增值税的1%,所得税税率按销售额4%的33%计算(按盘锦税收政策),详见附表。
8、财务费用:为长期借款与流动资金借款利息。
四、公积金按税后的利润的10%计取。
五、公益金按税后的利润的5%计取。
六、还款期间,折旧的100%和全部的未分配利润用于还款。
第二节 盈利能力分析
计算期各年的利润及其分配情况见损益表(附表)根据计算,项目生产期内年均销售收入34,591.1111万元,年均总成本26,019.0747成万元,年均利润4,753.1576万元,上交销售税金2,523.4837万元,所得税456.6027万元,投资利润率为101.75%,投资利税率183.5%,说明单位投资对国家积累的贡献水平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全部投资现金流量表见附表9。项目按全部投资计算所得税后内部收益率为382.90%,净现值为48,420.4488万元,动态投资回收期1.817年(含建设期),静态投资回收期1.754年(含建设期),所得税前内部收益率为403.06%,净现值为51,180.1161万元,动态投资回收期1.746年(含建设期),静态投资回收期1.688年(含建设期)。
第三节 清偿能力分析
项目申请长期贷款4,671.5万元,年利率8.4%。企业还款来源为未分配利润和折旧摊销费,根据借款还本付息计算,项目借款偿还期为2.75年,详见附表10。资金来源与运用表见附表11。由附表11可以看出,生产期第一年即有资金盈余,项目资产负债表见附表12,反映项目计算期内各年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情况,具体如下:
1、项目资产负债率从第3年开始小于50%,说明建设单位从第3年起掌握有一半多资产,显然项目面临的风险程度不是很大,有较强的偿债能力。
2、从第4年开始,项目流动比率超过650%,说明项目流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也是较强的。
3、从第4年开始,速动比率超过600%。
第四节 不确定性分析
1、敏感性分析
影响该项目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有:建设投资、销售收入、经营成本等,本节将分别以一部投资为基础分析基本建设投资、销售收入、经营成本变化对所得税后内部收益率的单因素影响,具体情况见附表13。根据附表13可判断如下:销售收入是影响经济效益的最敏感因素,当销售收入下降10%时,项目内部收益率下降38.04%,大大低于基准收益率。第二个敏感因素是经营成本,当经营成本上升10%,内部收益率下降101.5%,固定资产投资变化对经济效益的影响也不大,这表明项目对销售收入和经营成本较为敏感。
2、盈亏平衡分析
本报告对该项目的生产能力利用率进行盈亏平衡点分析,以生产能力利用率表示的盈亏平衡点为15.739%,表明该项目只要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15.739%时,企业生产就可以保本。
第十六章 社会效益
本项目的建设实施,不但能够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能够取得十分明显的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贯彻落实国家省、地、市的农业产业化政策有重大意义
二、调整产业结构带动畜牧业发展
三、有利于其他行业的发展
四、增加就业机会,保障社会安定
五、增加税收
六、提高了人们科技和文化水平
第十七章 可行性研究结论
第一节 项目可行性研究结论
本项目符合国家有关产业政策,符合国家改革开放的方针。本项目利用盘锦地区的原料资源、人力资源和畜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及技术优势,生产高质量的肉制品,这对发展盘锦地区的经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将起到积极的作用。随着发展,本项目产品在国内的市场将会越来越看好。本可行性研究报告在对项目进行总体规划的基础上,依据市场需求,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和资金筹措的可能性,合理确定了项目的建设内容及其生产规模和产品方案。对项目的具体选址方案、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组织机构、劳动定员、实施进度、市场前景等进行了全面的研究论证。并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对项目从动态角度进行了财务评价和不确定分析,本项目建设总投资2,265.28万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723.12万元。总建筑面积6,500米平方米。劳动定员312名。
本项目技术指标符合要求,财务内部收益率为382.90%(税后),投资利润率101.75%,投资回收期2.75年(含建设期),清偿能力强,风险不大。通过分析论证,认为该项目建设目标明确,市场前景广阔,技术方案科学合理,工艺设备先进适用。项目在技术上是可行的,项目各项财务指标均高于行业基准水平,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较强,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因此,在财务上也是可行的。在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的同时,项目建设还可为促进农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综上所述,项目建设的可行性依据是充分的,建设条件基本具备,宜尽早实施。
第二节 建议
本项目建设由于投资大、工期紧,务必予以重视。为此,建设承办单位及主管部门在以下几个问题上加大工作力度。
一、开拓产品市场
市场竞争是激烈的,目前已很难再找到未开发的市场处女地,本项目投资大,压力也大,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和建成后及早行动,采取多种多样的灵活手段,做好市场开拓和广告宣传等工作。
二、加强人员培训,提高管理水平
培训工作要有计划并落到实处,生产管理要引进“公司+农户”的贸工牧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经营管理模式,不断总结经验,制定和完善管理制度,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三、加强工程建设过程中监督管理
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在各个环节上严格把关,切实保质保量,同时尽量节约投资,建立专门的监审机构或设立专门人员负责这一工作。
完整版附件请点击下载:辽宁省某公司强化营养肠专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案例.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