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某工业园供水管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案例
第一章 绪 论
1.1 项目背景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迅速发展,城市的生产、生活对供水系统需求越来越大。加快供水管网建设,满足日益增长的用水量需求,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稳定,具有显著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工业园紧靠四川省某市主城区,以浅丘山地为主,地形、地质和自然山体植被良好,经济果林居多,山形优美,独具特色。改革开放以来,某市依托农业优势,大力发展食品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条。近年来,大力推进水、电、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引进优质加工企业,发展外向型经济,逐步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工业过渡。
新建工业区是四川省某市大力发展制造加工业,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根据城市发展的战略要求,工业区重点发展以电子信息产业、机械制造业、水暖卫浴产业、纺织化纤产业为主导,适度发展食品医药、轻工业等,集研发、生产、展销、物流为一体的现代化工业园。供水管网工程作为工业园重要的市政基础设施,直接影响园区的建设用水和生产用水,进而影响工业园的生产制造和招商引资工作。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城市“十二五”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在“十二五”期间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按照功能完善、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和集约发展的原则,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拓展更加广阔的经济发展平台;建设完善给排水管网。
……
1.3 项目概要
1.3.1 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1.3.2 项目定位概述
1、区域定位
1)、自然条件
地形地貌:工业园区多以浅丘山地为主,为山间河流冲击平原,四周山脉围绕,形成“山城环抱”之势。地形、地质和自然山体植被良好,经济果林居多。
气象:本地区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区,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常年温和湿润,雨量充沛,日照充足,霜期短。年平均气温21.5°c。最冷月份是1月,月平均气温1℃,最热月份为7月,月平均气温28.5°c,极端最高气温37.4°c,无霜期为333天,年平均日照数1736小时。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6-8月以偏南风为主。年降雨量1700-2500mm,其中4-9月份为雨季,其降水量占全年总降水量的82.1%,年平均降雨量为1750mm,年平均蒸发量1568mm。
2)、水文:……
3)、地质:……
2、城市供水现状
城区自上世纪70年代使用自来水以来,先后建成a、b、c等3家水厂。为改善用水条件,提高饮用水水质,2001年城市某供水集团公司开始筹建现代化的d水厂,经过数年的建设,2009年d水厂正式投产,日供水能力可达20万吨。目前,城区的供水能力从当初的每天6000立方米提高到27万立方米,供水量从每天4000吨提高到18万吨,用户从8000户增加到19万户。2010年5月,供水集团终止了 a水厂的生产。
供水集团公司b水厂为北城区主要的供水厂,建于80年代初,后经过改扩建,设计供水能力为1万吨/日。
c水厂于1994年底投产,规模:6万立方米/日,属中型水厂,主要供水区域为东南片区。
2009年d水厂正式投产,位于西城区,首期设计供水能力为20万吨/日,供水范围覆盖整个城区。同时由于城区实行并网供水,各水厂根据调度室的指令进行供水,其供水范围的划分界限并不是很明显。
工业园现状没有供水厂,外接一条dn600的供水管。依据《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工业园不新建供水厂,水源为区的b水厂、c水厂、d水厂。
……
1.3 项目效益分析
1.4 项目编制依据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2.1 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推动城市经济发展
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关系到企业运营成本,直接影响产业区位选择,因此基础设施的建设配套情况对工业基地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完善的基础配套设施能够有效引导产业布局。城市依据基础设施围绕产业发展的思路,加大对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切实解决产业发展较好的重点区域的基础设施配套问题,促进产业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而供水管网工程作为工业园重要的市政基础设施,它的建设将影响园区的建设用水和生产用水,是改善工业园招商引资条件的重要举措。因此本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发挥城市的区位优势,以工业园为重要载体,带动产业发展,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从而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
2.2 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本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满足工业园建设需要。本项目的简称,可以有效改善工业园的供水设施,提升供水水质,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增强工业园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带动能力,提升整体城市化水平。
……
2.3 项目的建设是工业园区建设的迫切需要
随着招商工作地进展,工业园内几条主干道和次干道已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施工,土地平整工作已完成3000多亩;工业城内其他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为避免重复建设,与主干道和次干道配套的供水管网工程设计与施工迫在眉捷。及时对工业园的供水工程进行统一规划,合理确定管道的管径、管材、走向,可以供规划部门进行所有市政设施统一安排,避免出现旧城区的管线交叉、敷设凌乱的弊病。避免同种管道分期投资、不同种管道交叉建设导致重复挖马路的现象,达到减少综合投资、便于管道维护管理的双重目的。
……
2.4 项目优势分析
2.4.1 政策优势突出
2.4.2 区位交通优势
2.4.3 外部设施及环境优势
……
第三章 需求量预测及供需平衡分析
3.1 工业园总体规划
结合地形和交通条件,规划工业园为“一核、二廊、三组团”的空间结构。
一核——是指行政管理、商业服务、科研开发核心区。位于城区城西大道至园区的入口处,是全区行政管理、商业服务、文化、娱乐、科研开发、商品展示、居住集中区。
二廊——是指沿高速两侧绿带形成的绿色廊道和农场交界处自然山体和水体形成的绿色廊道。
三组团——是指依据自然地形、生态环境条件和高速公路、高压线等限制因素,将新区规划为三个组团。
图表 1:工业园规划用地平衡表
目前,工业园成立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在抓好基础设施同时,积极抓好工业城的招商引资,目前正在洽谈和跟进的投资项目近50亿,其中已落实的项目有10多个,即将动工。工业园是城市重点打造的核心工业园,这里将建成一个以工业为主导、产业聚集为特征,集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于一体的生态、环保型综合性新区。目前,首期开发区内的各项基础设施已取得很大进展,新区雏形已凸现,近期可实施“三通一平”的供水管道施工。
……
3.2 用水量预测
根据测算结果,本区最高日用水量为5.39万m3/d;日变化系数釆用1.4,平均日用水量为3. 85万m3/d。
……
3.3 近期用水量预测
根据已招商和落实的项目,急需供水用地工业用地面积为1016.35亩,居住用地12亩,公共设施用地105亩,已完成道路约为525亩。对近期用水量采用不同性质用地指标法进行用水量预测,得出近期用水量为8000m3/d。
3.4 供需平衡分析
工业园首期用水量为8000 m3/d, b水厂供水能力为10000 m3/d,可以用做工业园首期的供水来源。当工业园用水量超过8000 m3/d,应考虑上二期管网建设,连通c水厂及d水厂与工业园的供水干管,兴建相关的加压粟房,釆用c水厂及d水厂供水。
……
第四章 输水管网设计方案
4.1 输水管网设计
4.1.1 管网设计原则
1、通过分期建设,经济条件下满足工业园供水的需求。
2、工业园釆用生活—消防—生产共用供水管网,供水管网按照最大日最高时进行,管网平差计算,并按最大时水量加消防流量进行校核。
3、满足室外消火栓供水压力不小于0.1mpa。
4、供水管网的设计,以工业园总体规划和供水工程专项规划为依据。从全局出发,结合工程规模、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正确处理集中与分散、近期与远期的关系。尽量避免重复开挖、重复建设造成的资源浪费。
5、管道平面、高程布置充分考虑各种城市管线的敷设走向,在考虑经济性的同时预留有足够的空间,为管线综合提供条件。
……
4.1.2 管网设计比较
根据分期建设和一次性建设两个不同角度出发,分别制订了方案一和方案二。
图表 4:方案设计比较
考虑分期实施的可能性和施工的难易程度,以及投资造价,推荐釆用方案一。
……
4.2 配水管网设计
4.2.1 设计原则
1、按照工业园供水管网总体规划,在工业园用户规划服务区内,根据用户的分布情况,本着以大用户为主,同时兼顾较小用户,合理布局。
2、在满足水量、水压的要求下,力求以最短的距离敷设管线,降低管网造价和经营管理费用,降低工程投资。
3、供水管网按其使用要求,主干管、支干管、配水管管径有明确区别。配水干管、支干管以最短距离配至大用户。
4、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并结合实际道路地下设施情况,尽量减少拆迁。同时还要为施工和运行维护创造方便条件,从而达到节约工程投资,缩短建设周期,尽快发挥工程效益的目的。
5、根据具体路段的实际情况,考虑釆用相应的管材和管网施工新技术,适当采用新管材。
6、鉴于工业园区的发建设将持续较长时间,前期用水量较小时部分管网中流速较慢,故在此部分管网适当距离设置放空排泥阀,用户管接入处增设倒流防止器,以保障供水水质安全。
4.2.2 管材及附属设施
图表 5:管材比较
根据上述比选,建议在穿越马路或障碍物时采用钢管,需要采用水平定向施工方式时采用hdpe管,一般在人行道或在非机动车道敷设的管道建议采用球墨铸铁管。
……
4.3 管网水力计算
图表 6:管网水力计算图
图表 7:水力计算表
第五章 项目工程量计算
5.1 工程量计算原则
5.2 工程量计算分析
第六章 项目环境影响保护分析
第七章 项目节能措施分析
第八章 项目组织机构和劳动定员分析
8.1管理机构
为了管网能够正常运行,必需设制有效的管理机构,对管网进行正常的维护及检修。管理机构需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建立工作流程及管理制度。同时还应建立监督机制和投诉反馈制度,以保证管网的正常运行。
8.2人员编制
根据《城市给水工程项目建设标准》输(配)水工程管理维修人员(包括检漏、巡线、闸门维修,后勤人员)可按管道长度配备,可按每6-8km配备1人。本项目管网部分配备1人。
8.3进度安排
项目建设进度应结合工业城内道路及其他基础设施的建设进度,进行综合考虑,使工程建设能够尽快产生效益。项目建设一般分为四个步骤进行:项目审批立项阶段,前期设计阶段,施工阶段,项目投产运行阶段。
第九章 项目融资方案及经济评价
9.1 项目投资估算
9.1.1 项目投资估算编制依据
9.1.2 项目总投资的构成
经估算,工程总投资为1887. 02万元,单位造价2359元/m3,其中工程费用1532. 78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98. 6万元、预备费138. 5万元、建设期借款利息17. 14万元。
9.2 项目资金筹措
本项目总投资为1887. 02万元,最终的资金筹措方式为:政府投资935万元,占50%;自有资金374. 88万元,占20%;银行贷款577. 14万元,占30%。
9.3 项目财务评价
9.3.1 销售收入预测
城市自来水价格为2.03元/m3,项目投产后供水量达8000m3/d,预计每年销售收入为591万元。
……
9.3.2 总成本费用估算
经计算,平均年处理总成本为421.05万元,年单位平均总成本为1.442元/m3,年经营成本为总成本扣除固定资产折旧和利息支出以后的全部费用为324.03万元,年单位平均经营成本为1.110元/m3。
9.4 项目敏感性分析
9.5 盈亏平衡分析
本项目生产能力盈亏平衡点为52.95%,即只要达到设计能力的52.95%,项目就可以做到保本。
……
9.6 财务评价汇总
第十章 风险分析与防范对策
10.1 风险分析
本项目的主要风险集中在资金风险、工程质量风险、工程造价风险以及工程工期风险等方面,针对这些风险的不同来源、特点、影响程度,分别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防范,降低发生的可能性。
10.2 防范对策
第十一章 结论及建议
11.1 结论
工业园区供水管网建设项目,从用水量的供需平衡分析着手,通过比较分析确定管网建设方向和方案,并对环境影响进行了评估,确保建设方案是务实可行的。通过对工程费用及其他费用的估算,测算出项目总投资,在比较各种融资方式后,制定了本项目的资金筹措方式。在此基础上,测算项目的收入、费用、现金流量等指标,进而运用经济评价分析方法,分别从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不确定性等三个角度对项目的经济效益进行了深入分析。从测算结果来看,各项财务指标均优于行业的参考值。最后对项目存在的风险进行了全面分析。经分析发现,潜在风险可通过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得以解决。通过上述建设方案、资金筹措、经济效益、风险防范等方面的分析,可知本项目具有可行性,这为下一步投资决策提供了依据。
……
11.2 建议
……
完整版附件请点击下载:四川省某工业园供水管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案例.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