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北京市危房改造项目申请报告
项目性质:新建
项目背景:
20世纪60、70年代,由于“文革”的影响,北京市原有的 46 所高校中有13所被迫外迁,其中以地矿、农林院校为主,其房屋被行业单位、社会户占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大部分学校恢复在京办学,经过努力陆续收回被占教学区内房屋和用地。但是,眷属住宅区的收回却因为问题众多、年代久远、社会影响大,很多都被搁置。以学院路几所高校为例,建校时间大都在20世纪50年代,所建房屋为砖木结构,其经济耐用年限只有40年。如今这些房屋早已过使用年限,其水、电、暖、管线等已严重老化,大多被鉴定为危房。由于人员情况复杂、管理混乱,给整个校园环境带来了安全隐患,拆迁改建迫在眉睫。但是,因为投资巨大,拆迁又困难重重,改建工作很难实施。
行业准入:
2012年1月,北京市政府发布了关于北京市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意见的文件。文件指出:为改善老旧住宅小区居住环境,提高群众生活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政府牵头协助产权单位对老旧小区实施综合整治,对全区抗震等级低、配套设施简陋、居住环境差的简易楼进行全面改造。
经济影响:
项目总投资159439.27万元。项目建设完成后,租售收入为472577万元,利润总额228440.15万元,净测算,税后财务净现值27046.18万元,税后内部收益率16%。
社会影响:
本项目为排危解困工程,对生活在简易楼的居民来说,置换到新的住宅楼,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会明显提高。生活区绿化景观和娱乐建设设施的建设,有益身心健康。但是,在整个改建过程中,从搬迁到工程建设,对居民的生活还是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如施工中的噪音和灰尘等,所以在施工管理中应该把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完整版附件请点击下载:北京市危房改造项目申请报告案例.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