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河南省肉牛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性质:新建项目
项目地点:河南省
项目背景:
随着改革开发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物质生活的水平的不断提高,膳食结构的不断发展变化,对肉、蛋、奶的需求量将越来越大,每年将以10%的速度递增。牛肉及制品在肉食结构中的比例逐步加大,需求量逐步增加,近四年,我国牛肉产量增加了117%,产量达240万吨,平均占有量翻了一番,即便如此,我国人均占有量也只有2公斤,而世界平均水平为10公斤,发达国家则高达30—50公斤左右。我国每年从国外进口牛肉大约10万吨,需要花费大量外汇,可见国内市场前景十分看好。如北京地区拥有1100多万人口,还有大量的国内外的旅游观光者,各国的驻华使馆、商驻机构聚集在此,各类宾馆、饭店林立,牛肉及食品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欢迎,需求潜力相当大,北京清真肉类加工中心及加工厂等每年牛肉需求量缺口就约在4000-5000吨,需从外地大量购进。特别是上海、杭州等地区作为国家金融和旅游城市,人口众多,每天人口流量就达300-400万人次,而周边城市又无大规模的养牛基地和加工厂,牛肉需求量更大。引育杂交后的鲁西黄牛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享有较高的声誉,是国家重点推广的品种之一。其产品将由国内市场转向国际市场,市场更加广阔,可见该项目的实施,将会填补这一国内市场的空缺。
建设内容:
项目建设1个年出栏万头富硒育肥牛场,包括育肥牛牛舍、饲料间、青贮窖,相关污水处理工程、公用设施等。
项目总投资:
本项目总投资6000万元,其中基建投资800万元,设备购置1000万元,购买种牛4000万元,其它费用200万元。
项目结论:
从生态学观点看,牧草和农作物秸秆,以及水处理后养牛,通过其生物学能转化为肉,成为能供人体直接消化的多种氨基酸,与其他利用方式相比,更具合理性和高效性。此外,通过养牛过腹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地力,形成“牛多一肥多一粮多一秸秆多一牛多”的良性循环,不仅能减少因秸秆焚烧废弃对空气的污染,而且能减轻畜牧业依赖于粮食的负担。发展肉牛养殖,对保护土地资源,增加粮食供给,优化农村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完整版附件请点击下载:河南省肉牛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案例.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