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四川省某小学新建教学楼项目项目建议书
项目性质:新建
项目地点:四川省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某乡某小学是某县重点村级小学之一,属一类村小,在全县村级小学中,学生多、规模大,人数为全县村小第一。
2、某乡某小学现有教学用房4间,尚差教学用房3间,教师寝室8间,办公室、实验室、微机室3间及厕所、教师食堂。目前尚差部分由学校全部租房上课、办公、住宿达二年之久。
3、在“双基”、“普实”验收时,由于县、乡经费紧缺,因此教学用房设计规模小。但4年来,面对蓬勃发展的小学,学校无力扩建;更谈不上添制一些教学设施、设备。现乡政府债台高筑,学校因“普九”后负债累累,无力完成县、乡交办的任务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期盼。
4、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群众强烈期盼小学尽快完善办学设施;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
5、建成后的希望小学学生达250人,能使硬件达标,学校规模、办学水平上新台阶,真正成为全县村小的领头雁,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就近入学难问题。
项目建设方案:
1、根据学校现有情况,打算在操场外新建一幢占地140平方米,二楼一底的教学楼(建筑面积420平方米),除楼梯间、走道外,需教学用房6间,教师宿舍8间,另建食堂,便能基本能满足学校教学用房的需要。
2、添制教学设备方案
按重点村级小学配备,打算新购10台微机和基本的音乐、体育、卫生、实验器材。
投资概算:
1、新建教学楼:建教学楼420平方米,由于运输材料路远,按每平方米500元计算(含基础)共计21万元,食堂由学校向县、乡筹资1.2万元建成。
2、新添设备:微机3万元(10台x3000元),音乐、体育、卫生、实验等器材预计0.5万元,共计3.5万元。总投资需25.7万元。
3、向某希望基金申请资助21万元,县乡政府解决4.2万元,学校自筹0.5万元。
社会效益:
优化某小学的办学条件,不仅是某乡“两基普九”接受国家复查验收、巩固、扩建改善办学条件的需要,更是振兴当地教育,摘掉“特困”帽子,阔步迈入社会的新农村、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有着深远的意义和社会效益。首先,它为提高本乡公民文化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山区经济发展储备优秀的文化知识人才和劳动建设大军;其次,新教学楼的建成,可让本乡及比邻地区的适龄儿童得到良好的教育,为他们将来成为跨世纪新人奠定基础;再次是切实完成了“普九”巩固扩建任务,为党和人民分忧,让学生有了安全保障,也为素质教育提供了优教场地,同时也使学校有了良好的育人环境,更是密切联系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因素,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完整版附件请点击下载:四川省某小学新建教学楼项目项目建议书案例.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