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江西省某旅游风景区游步道项目建议书
项目性质:新建项目
项目地点:江西省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本项目的建设是“生态立县”和大力发展旅游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从总体上看,项目所在县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偏低。一是国民经济结构仍处于较低的层次,是一个带有工业化初期阶段特点的经济结构,主要表现在农业比重偏高,工业成份较低,第三产业发展相对落后。二是经济总量偏小。为了加快经济发展,县委提出“生态立县、旅游兴县”,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之路和强县之本,大力发展生态旅游。
2、项目的建设是更加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资源的需要。发展生态旅游,可以有效调整当地以林业为主的产业结构,降低当地经济对传统产业的依存度,逐步减少木材的砍伐量,有利于保护现有的森林资源,维护目前良好的生态环境。
3、项目建设是改善旅游硬件环境,以适应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项目所在风景区连接各主要景点间道路有部分为森林小径,路窄坡陡,雨天泥泞不堪。新辟景点也因资金缺乏,没有及时修建游步道,因而交通极为不便。
项目定位:
本项目的整体定位为:建成为特色鲜明、有较强吸引力和竞争力的生态旅游胜地。
建设方案:
项目主要建设游步道、栈道、垃圾筒、休息桌椅、指示牌等设施。
市场分析: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休闲娱乐越来越成为人们工作之余不可缺少一部分,出门旅游便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追捧。2006年以来,我国国内旅游人数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截止到2012年底增至29.57亿人次,旅游市场不断升温。
2013年我国旅游经济总体上平稳运行,消费需求旺盛,投资持续增长,产业运行相对景气,发展方式加速转变。《旅游法》和《国民旅游休闲纲要》的出台,对行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受“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等政策影响,公务旅游消费急剧下降,商务旅游消费明显放缓,国民休闲旅游消费增长势头强劲。预计国内旅游人数33亿人次,同比增长11.6%,预计2013年国内旅游收入2.6万亿元,同比增长14%。
经济收益与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本项目总投资1600.00万元。项目建成后,生态旅游区的基础设施将进一步完善,来此观光旅游的人数将进一步增加。根据我国旅游发展的速度,邻近旅游区的发展状况及考虑交通等公共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备,预测2015年旅客人数为150万人次。
社会效益:1、增加就业机会及财政收入。项目所在县是个农林业县,目前,全国农村劳动力大都相对富余,城镇下岗、待业人员较多,特别是林场职工。项目的建成将增加近500人的就业机会,从而缓解就业压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促进社会安定。同时,项目的建成所产生的收入需缴纳营业税、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等税费,可为国家和地方财政增加一笔可观的收入,缓解地方财政压力。2、拉动相关产业发展。旅游是一个关联性极强的龙头产业,旅客来此观光旅游需要吃、穿、住、行,需要购买纪念品及当地特产,新开辟景点可设置20-30个延途小服务站,代步工具需要加油,维修等。这将会带动饮食、娱乐、食杂、汽修等行业的发展,有利于进一步发展地方经济。
完整版附件请点击下载:江西省某旅游风景区游步道项目建议书案例.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