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云南省18万立方米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线建设项目建议书
项目性质:新建项目
项目地点:云南省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云南省林业的改革和发展,实施了生态立省、环境优先的发展战略,明确了“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林业发展思路。在坚持生态优先的前提下,加快推进低效林改造工作,合理经营商品林资源,是实现林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加快推进低效林改造工作,充分发挥云南省自然优势和林地生产潜力,培育优质高效的商品林资源,是彻底改变云南省林业“大资源、小产业、低效益”现状的重要途径;加快推进低效林改造工作,是实现生态建设和林产业协调发展、推进云南省现代林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加快推进低效林改造工作,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落实省委省政府林业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做好低效林改造工作,对促进云南省农民增收、林区发展和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项目定位:
实施中低效林改造,是拯救一代林分的重要举措,是实现“青山常在、永续利用”的必由之路,既可充分发挥文山州的森林资源优势,提高林地的生产力,又可保证林地所有者的收益,有利于林区稳定,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建设项目。
建设方案:
本项目占地面积150亩,总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
主要建筑物一览表
市场分析:
目前我国人造板人均年消费量仅为0.014m³,相当于世界人均年消费量的58%(世界人均消费量为0.024m³)。根据预测,到2015年我国家具行业每年生产家具12亿件,按其中40%使用人造板测算,每年将消耗人造板2600万m³;建筑业(含装饰、地板业)预计每年需求量为38.5亿m³,每年消耗的人造板为1.05亿m。我国三种传统人造板(胶合板、纤维板、刨花板)中木材利用率较高的纤维板和刨花板的比例将逐步上升,到2010年三种人造板的比例将接近4:4:2。由此可见,我国的纤维板行业仍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经济收益与社会效益:
本项目符合国家和云南省产业政策,可以做到中密度纤维板原料有来源,产品有市场,经济有效益,产品档次高,能促进产业升级。同时,该项目有利于环境保护,围绕增加产品品种,改善产品质量、节能降耗、提高劳动生产率,努力提高企业的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对促进生态环境建设、增加当地就业机会、促进地区经济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项目报批总投资13889.98万元,项目完成后,可达到年产18万m³中密度纤维板和2万m³建筑模板,实现年均收入24825.00万元,税后利润平均643.14万元/年以上,全部投资回收期为7.23年,经济效益明显,社会效益较好。
完整版附件请点击下载:云南省18万立方米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线建设项目建议书案例.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