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黑龙江省某肥牛育肥基地及屠宰加工厂项目建议书
项目性质:新建项目
项目地点:黑龙江省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大兴安岭国有林区是我国最大的林业生产基地,开发建设以来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由于长期实行过量采伐,森林资源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森林资源结构性危机逐渐加深,使独木支撑的林业经济陷入危困的境地,为改变林区“两危”局面,地委、行署、公司提出了“二次创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并发扬“战严寒、破禁区”的大兴安岭精神,积极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特别是天然保护工程的实施,为振兴林区的经济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项目定位:
本项目的主要产品是以牛肉为主导产品,其它为副产品。
建设方案:
本项目一期工程设计引进皮埃蒙特种牛冻精9000份,年人工授精繁殖6000头杂交牛,集中育肥规模按2000头计算,年育肥6000头牛;建设屠宰厂(包括处理牛、猪、羊、皮毛加工)。二期计划建设粉厂、血粉厂。使之成为东北较大的牛产品生产基地。
市场分析:
根据大兴安岭畜牧业发展规划,到2010年,肉牛、肉羊的屠宰加工能力分别达到1.2万吨、6万吨。畜牧产品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60亿元。2020年畜牧业及畜牧产品加工产业体系得到充分完善,并形成品牌,产品走出大兴安岭,打入国内外市场。
经济收益与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该项目与饲养户的关系是紧密型经济、联合关系,项目建成后,公司市场开发(包括产品架子牛市场)及与之相配套的产业链需加强,否则会发生供求、产销矛盾。同时还须保证品种优良和适时更新换代。
社会效益:本项目符合国家天然林保护政策和产业政策指导思想,对调整林业企业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安置下岗分流人员,带动农民和下岗职工走上致富之路,提高人民身体素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完整版附件请点击下载:黑龙江省某肥牛育肥基地及屠宰加工厂项目建议书案例.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