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湖北省某年产23000吨再生铅冶金技术改造项目建议书
项目性质:改造项目
项目地点:湖北省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项目建设与国家对铅锌行业的准入要求相适应。为了使我国再生金属行业健康发展,发改委颁布了《铅锌行业准入条件》,准入条件中关于再生铅行业要求如下:
现有再生铅企业的生产准入规模应大于10000吨/年;改造、扩建再生铅项目,规模必须在20000吨/年以上;废杂铅的回收、处理必须采用先进的工艺和设备,并使用机械化破碎分选,对分选出的铅膏必须进行脱硫预处理,脱硫母液必须进行处理并回收副产品;熔炼、精炼必须采用国际先进的短窑设备或等同设备,熔炼过程中加料、放料、精炼铸锭必须采用机械化操作;必须有节能措施,确保符合国家能耗标准,冶炼能耗应低于130千克标准煤/吨铅,电耗低于100千瓦时/吨铅。
项目定位:
项目建成后,形成年处理废铅蓄电池3.5万吨、年产再生铅2.3万吨、铅及铅合金2万吨的规模和生产能力。
建设方案:
项目设备改造包括废旧铅酸蓄电池预处理系统、循环水系统、脱硫转化系统、冶金车间改造、合金车间改造、烟气治理系统及常用仪器等。土建工程有改造预处理车间、冶炼车间,新建收除尘室和部分风机房,新增和改造相关设备基础。
市场分析:
我国再生铅的主要原料80%以上来自废铅酸蓄电池,再生铅产品80%以上用于铅酸蓄电池行业,因此再生铅行业与汽车行业发展有密切关系。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和社会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废铅酸蓄电池的蓄积量持续增长。
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本项目技术改造新增建设投资2500万元,通过节能降耗,扩大现有生产能力,实现新增销售收入2000万元,生产期年平均新增利润总额372万元。经测算,项目税前投资回收期6.3年,内部收益率19.76%,净现值(i=12%)1306万元,各项财务指标优于行业基准指标,项目盈利能力较强。
社会效益:通过项目的实施,公司废铅酸蓄电池处理能力虽然不变,但实现节约、降耗、减排,效果明显。项目达产后,减少烟气排放2961万立方米,减少烟尘排放7.92吨,减少铅渣3680吨,减少铅尘排放1.325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72.44吨。
完整版附件请点击下载:湖北省某年产23000吨再生铅冶金技术改造项目建议书案例.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