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某市再生水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案例
第一章 概述
1.1编制依据
1.2采用的主要标准规范
1.3编制范围
第二章 城市概况
2.1城市概况
2.2气象条件
2.3工程建设区工程地质描述
2.4城市供排水现状
2.4.1城市供水现状
2.4.2城市主要污水处理厂现状
2.5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现状
2.6城市污水再生利用规划
第三章 城市水资源概况
当地平均年降水总量27.93亿m3,平均年地表水资源量为10.2亿m3,平均地表水模数为9.37万m3/km2,地下水资源量43115万m3,其中天然补给量3417万m3,转化补给量39698万m3,合计水资源总量10.54亿m3,人均占有水量490.1m3/人,属水资源严重缺乏地区。
3.1地表水资源量
当地地表水资源根据流域特征划分为五个大区,全市各流域水资源量见下表:
第四章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必要性
根据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情况,从人均占有水资源来看,当地属于严重缺水性城市。因此,为了解决水资源紧张的问题,进行污水再生利用,节约用水,实现污水资源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当地结合城市生态林的绿化工程已建成了雅玛里克山、红桥两座一级强化污水处理厂,设计总规模已达8万m3/d;污水处理厂出水在灌溉季节用于农田灌溉,污水再生利用在这里是指经处理后的城市污水回用,城市污水回用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
第五章 工程总体方案论证
5.1设计规模
本设计主要用途为部分企业生产用水,城市绿化用水、部分城市杂用水。根据目前工业园区的建设进程,本工程分两期建设,近期主要考虑电厂的生产用水及园区的部分绿化用水;待工业园区内大部分入住企业确定后再实施二期工程。
电厂本期2×300mw机组夏季耗水量1582.32m3/h,耗水指标0.733m3/s.gw,日耗水量37976m3/d;冬季耗水量860m3/h,耗水指标0.398m3/s.gw,日耗水量20640m3/d。
再生水处理厂设计规模按夏季最高日用水量考虑,适当考虑厂区及周边园区绿化用水量2000m3/d,即再生水厂设计规模40000m3/d。再生水处理厂生产用水量5000m3/d,即近期设计取水量45000m3/d。
远期设计规模根据《某市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程专项规划》(2006—2020)暂定达到80000m3/d。
本设计,再生水处理厂按近期40000m3/d规模设计,预留远期80000m3/d规模建设用地;加压泵站土建按远期80000m3/d规模一次设计,设备按近期40000 m3/d规模安装;输水管道按90000m3/d输水能力一次设计。
5.2水源选择
1、水量及地理位置
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20万m3/d,二期扩建工程完成后,设计规模达40万m3/d,目前河东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量20万m3/d,二期扩建工程建成后,日处理污水量40万m3/d,且出水水质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
2、水源水质及深度处理的条件
……
鉴于以上不可预见因素及电厂供水的重要性,本工程有必要设置备用水源。初步选择七道湾污水处理出水,即在紧邻本输水管道空地建设备用加压泵站。
5.3厂址方案选择
5.4河东污水厂取水口的选择
5.5输水方案的选择
1、在管道材质容许的压力条件下,本设计采用一次加压的方式,这样可节省工程建设费用及运行管理费用(每级泵站约损失10~15m水头)。在正常运行的条件下,可从河东加压泵站一次将原水加压提升至再生水处理厂;当启用七道湾备用加压泵站时,一次将水加压提升至再生水处理厂。
2、为了供水的安全性,在再生水处理厂设2×1.0万m3的清水池进行调节,近期调节比例为50%,远期根据实际情况可对清水池进行扩建。
本设计根据两个水源的具体位置,为提高输水的安全性,将河东加压泵站至七道湾加压泵站段的输水管道设为1条,设计管径dn1000;将七道湾加压泵站至再生水处理厂输水管道设为2条,设计管径2×dn800,设连通管道2处,当输水管道发生事故时,输水能力不小于设计水量的70%。
5.6输水管道管材比选
目前用于给水输水工程的管材主要有球墨铸铁管、焊接钢管、缠绕玻璃钢夹砂管、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等。本工程输水管道工作压力较大,设计选择可用于本工程的球墨铸铁管、焊接钢管作经济技术分析。
1、球墨铸铁管
球墨铸铁管(dip)是以镁或烯土镁合金球化剂在浇注前加入铁水中,使管材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延伸率。
球墨铸铁管适用于压力较高的场合,安全性高;抗拉强度接近焊接钢管,但其抗腐蚀性比钢管高3~4倍,采用橡胶圈接口,使用寿命长。施工安装方便,能适用于各种场合。
按国内生产的球墨铸铁管价格,比钢管要低,宜用作输配水管道。缺点是管材价格较高,不能在当地建厂,须长途运输至工地。
2、钢管
钢管是大口径埋地管道中运用较为广泛的管材,物理力学性能最好,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可承受较高的外压和内压,安全性好,重量较轻,单管长度大,接口方便。但埋地钢管极易腐蚀,钢管需做内外防腐及电化学保护,防腐造价高。使用寿命较其他管材短。因此,除特殊情况外,尽可能减少钢管的使用,以延长整个输水系统的耐久性。
综合比较上述各类管材性能及优缺点,初步确定适用于本工程的给水管材是钢管、球墨铸铁管。
5.7给水管材经济比较
选择适用于本工程的二种给水管材:球墨铸铁管、焊接钢管进行管材投资比较。
表中所列价格为包括管材价,管道公称压力为2.5mpa。通过管材综合造价比较表可以看出,球墨铸铁管道投资较焊接钢管低。
综上所述,球墨铸铁管道在国内外均有50年以上的使用实例,球墨铸铁管道抗腐蚀性能好,施工对基础、回填的要求低,施工质量相比较而言易保证。在大口径输水管道、供水安全性上、碰头接管方便快捷、抢修时间短、工程施工质量易保证等方面均具有较大优势,考虑到本工程是电厂生命线工程的重要性,本设计输水管道管材推荐采用球墨铸铁管。
第六章 水处理方案论证
6.1水源水质及处理标准
6.1.1水源水质
6.1.2进厂水水质指标的确定
6.1.3出水水质要求
本工程水处理标准执行《工业冷却用水回用水质最高允许浓度标准》中循环冷却补充水水质标准。
图表 5:工业冷却用水回用水质最高允许浓度标准
6.2采用的处理工艺
本工程主要供水目标是电厂冷却用水,兼顾周边的城市杂用水及景观用水。通过对进出水水质的比较,本工程主要处理的对象nh3-n、tp及细菌类微生物。在出水nh3-n、tp符合标准要求时,其它指标cod、bod5、ss即可达到设计标准。
通过以上工艺处理后,出水能保证水厂冷却用水指标,高于城市杂用水标准,除总氮其余指标均可满足城市景观用水标准。
6.3消毒工艺比选
目前在城市污水深度处理常用的消毒方式主要有:液氯、二氧化氯、紫外线(uv)消毒方式。
相对于其它消毒方式紫外消毒的特点:
1、紫外线(uv)消毒是一种高效、安全、环保、经济的技术,能够有效地灭活致病病毒、细菌和原生动物,而且几乎不产生任何消毒副产物,不受水体的温度、ph值影响。因此,在净水、污水、回用水和工业水处理的消毒中,uv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有效的消毒技术。
2、具有广谱杀菌性,紫外线消毒是通过光化学作用破坏病原体的核酸(dna和rna),从而有效阻止它们合成蛋白质和细胞分裂。最终病原体不能够复制、不能传播而最终死亡。特别是通过最近uv对贾第虫、隐孢子卵囊的灭活证明,uv已发展成为在饮用、污水、回用水及工业用水的最安全、最环保的消毒技术。
3、产生最少的副产物,水中的化学物质与消毒剂反应形成消毒副产物(dbps)。氯的副产物包括:三卤甲烷、盐酸、高分子卤化物。大部分dbps是致癌物质、诱变剂、致先天缺陷,所以需要控制这些副产物。二氧化氯消毒副产物含有盐酸盐和亚氯酸盐。臭氧消毒使大的有机聚合物转变为小分子有机物。紫外线消毒几乎没有任何消毒副产物。
4、经济效益,紫外线消毒也被认为是一种经济的污水处理技术。一次性投资略高于液氯消毒方式,但运行费用低于液氯。uv处理成本约0.0105元/m3。
5、运行安全可靠,紫外线灭活病原体的广谱性、安全性更高,没有消毒副产物,无令人不爽的味道和气味,不需要运输、储存化学品(液氯、盐酸、氯酸钠等)物质。
6、处理后的水质不增加对设备的腐蚀性。
鉴于本工程处理后的水主要用于电厂冷却塔,为防止微生物在设备中的繁殖,对微生物的灭活要求较高,所以本设计初步选择uv消毒方式。
6.4水处理工艺选择
第七章 输水工程方案设计
输水工程主要内容包括:取水控制井、河东污水处理厂加压泵站、七道湾污水处理厂紧急备用加压泵站、有河东污水处理厂加压泵站经七道湾污水处理厂加压泵站至再生水处理厂原水输水管道。
7.1取水控制井工艺设计
7.2加压泵站工艺设计
7.2.1污水处理厂加压泵站
1、站区平面
站区平面尺寸:60×40m。内设吸水井、加压泵房2座构筑物。
2、吸水井
吸水井为地下式钢筋混凝土构筑物,平面为扇形,有效水深4.5m,有效容积327m3。
3、加压泵房
土建按远期规模设计,加压泵房为半地下室钢筋混凝图结构,平面尺寸为32×8m,地上高6.5m、地面以下深6m,在泵房的一侧设有变配电室、值班室。
近期安装主要设备:
卧式离心泵:q=958m3/h、h=142m、配套电机n=500kw,3台(2用1备);
潜污泵:q=15m3/h、h=12m、n=1.1kw,1台;
单梁悬挂吊车:t=5t、h=12m,1台。
7.2.2七道湾污水处理厂备用加压泵站
1、站区平面
站区平面尺寸:60×40m。内设吸水井、加压泵房2座构筑物。
2、吸水井
吸水井为地下式钢筋混凝土构筑物,平面为扇形,有效水深4.5m,有效容积327m3。
3、加压泵房
土建按远期规模设计,加压泵房为半地下室钢筋混凝图结构,平面尺寸为32×8m,地上高6.5m、地面以下深6m,在泵房的一侧设有变配电室、值班室。
近期安装主要设备:
卧式离心泵:q=958m3/h、h=116m、配套电机n=500kw,3台(2用1备);
潜污泵:q=15m3/h、h=12m、n=1.1kw,1台;
单梁悬挂吊车:t=5t、h=12m,1台。
7.3输水管道工艺设计
1、设计流量
输水管道按远期规模建设,设计输水能力为9万m3/d,设计输水量3750m3/h。
2、管道走向
起点为河东污水处理厂北部的加压泵站,终点再生水处理厂,单管全长约10.7km。管道出加压泵站后沿河东污水处理厂东侧围墙至北外环路,沿北外环穿越土乌大高速公路至乌奇公路,穿越乌奇公路后向东前进穿越铁路专用线至七道湾污水处理厂(接入七道湾加压泵站出水管道),向东穿越水磨河后经农田进入水区工业园区,沿工业园区内的道路铺设至再生水处理厂。
3、管径、流速、管材
河东加压泵站地面标高为662.40m,输水管道终点地面标高790.0m,地面高差127.6m。
河东加压泵站至七道湾加压泵站输水管道初步选用dn1000、2.5mpa球墨铸铁管,管道长度l=4587m。远期管道流速v=1.32m/s,近期管道流速v=0.66m/s。
七道湾加压泵站至再生水处理厂输水管道初步选用2×dn800、2.5mpa球墨铸铁管,管道长度l=2×6113m。远期管内最大流速v=1.04m/s;近期采用单管输水,管内流速v=1.04m/s。输水管道事故状态输水能力不小于远期设计流量的70%。
4、穿越障碍
输水管道穿越土乌大高速公路1次,采用顶管施工;穿越乌奇公路1次,采用顶管施工;穿越铁路专用线1次,采用顶管施工;穿越水磨河1次,采用大开挖施工;其余除穿越农田及现有城市道路,与即将开工的城市道路同时施工。
5、管道附件井
在4+587、7+000处分别设dn800连通管道及阀门井;
在管道穿越重要的公路、铁路两侧设有检修阀门井;
在输水管线隆起点或平直段800~1000m处,设进排气井;
在管道凹下点及在每个检修管段的最低点设泄水阀井;
在横向或由纵向转弯处、三通处、检修阀门处,设置支墩或拖拉墩。
6、管道基础
根据管道沿线地质状况、及当地气候条件、交通运输条件,输水管道覆土1.5~2.5m,有关管道地基处理方案详见结构专业说明。
第八章 再生水处理厂工程方案设计
8.1再生水处理厂工艺设计
8.1.1总平面设计
尽量利用厂区地形坡度差,在厂区处理流程布置上考虑尽量减少填挖土方量,清水池基本埋地,向上依次为过滤、沉淀、生物滤池等各处理单元。
厂区生活用水由电厂供给,消防、绿化用水及部分生产用水全部由处理后的再生水解决。
8.1.2曝气生物滤池设计
8.1.3高效沉淀池设计
高效沉淀池1座,维护结构建筑尺寸为:30.6×20.6,地面以上高10m,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屋顶采用钢制网架。1座设置2池,每池水力负荷2.25万m3/d。该构筑物主要由混合区配水、絮凝区和沉淀区三部分组成。每座澄清池共用混合配水单元,分设两个反应、沉淀单元。
8.1.4气水反冲洗滤池设计
气水反冲洗比单一水洗滤池具有节水、节能、冲洗后净度高和过滤周期长等显著的优点;而均质滤料由于不存在反冲洗时的滤层混杂问题,因此最适合气+气水同时+水(滤层微膨胀)的冲洗方式,这种冲洗方式由于具有“气水同时冲洗”阶段,气水同时冲洗时滤料不但磨擦,还产生向下的循环运动,同时脱落污泥上浮排出滤料层,因此冲洗效果比其他方式均好。本工程过滤单元设计采用均质滤料气水反冲洗滤池。
近期设1座滤池(远期增加一座),每座4格滤池,单排布置,管廊间在一侧。围护结构尺寸:39.6m×22m×h11.8m(地面以上),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屋顶采用钢成品网架。
8.1.5反冲设备间设计
反冲洗间主要功能是为曝气生物滤池提供曝气空气及反冲洗空气,为滤池提供反冲洗气和水,为全厂气动阀门提供干净、干燥的压力空气,并提供厂区绿化、生产及消防用水。
8.1.6清水池设计
本设计设置调节容积为10,000m3的清水池2座,调节比例为50%。池体按下埋设计,单池总平面尺寸60×45m。池深4.2m,最大水深4.0m。池内设有导流墙。在池顶设有通风口与检修人孔,池顶覆土考虑0.5m,在池顶复土层上考虑种草皮绿化。
清水池设dn1000进水管两根,出水管上设流量计以及出厂水浊度等取样措施。
8.1.7 uv消毒间设计
uv消毒间按远期规模进行土建设计,只安装近期设备。
消毒间建筑尺寸:10×4.5m×h6.5m(地面以上),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共2条渠道,近期安装一个模块组,每个模块组含有6个模块,每个模块8根灯管,共48根灯管。
8.1.8加药间设计
8.1.9排泥调节池设计
8.1.10污泥脱水机房设计
8.1.11厂区生活污水系统设计
8.2建筑设计
其工程内容中生产构筑物包括曝气生物滤池,高效沉淀池,气水反冲洗滤池,清水池,反冲洗设备间,废水调节池,排泥调节池,脱水机房;生活及附属建筑物包括综合办公楼,食堂浴室,车库仓库及维修间,变配电所,uv消毒池,大门传达室及围墙。建、构筑物主体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年限五十年。屋面防水等级iii级,防水材料耐久年限10年。耐火等级二级,抗震类别为乙类(部分附属用房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八度。
8.3结构设计
8.3.1工程地质概况
8.3.2地震特征
8.3.3结构方案选型
结构选型根据工艺要求的结构特点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盛水构筑物及生产建筑物;另一类为附属建筑物。
1、盛水构筑物主要包括:曝气生物滤池、高效沉淀池、汽水反冲洗滤池、清水池、uv消毒池、反冲洗设备间下部结构、排水调节池、排泥调节池及厂外取水泵房等。
2、生产建筑物主要包括:
鼓风机房、变配电间、浓缩脱水机房等。
3、附属建筑物主要包括:
办公楼、机修间、车库、仓库,锅炉房、食堂、围墙门卫等。
8.3.4结构设计
8.3.5地基处理
1、如厂区各构(建)筑物基础以下粉土层较厚时:将基础底以下粉土层处理 3.0米深,上部3:7灰土300mm厚,下部素土翻夯2700mm厚分层夯实,分层取样,夯实系数大于0.97,然后再做基础,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 160kpa。地基处理范围为超出基础外边缘不小于2.0m。
2、如厂区各构(建)筑物基础以下粉土层不足3米时:将基底以下粉土层完全清除,超挖部分回填级配良好的砂卵石并分层夯实,压实系数大于0.95。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 160kpa。地基处理范围为超出基础外边缘2.0m。
3、如厂区个构(建)筑物基础直接座落在圆砾层时:以圆砾层为持力层,开挖范围为超出基础外边缘2.0m。
8.3.6材料选用
8.3.7注意事项
8.3.8输水管线管道结构设计
8.3.9输水管线管道地基处理
8.3.10管道沟槽开挖及回填要求
8.3.11管道制作注意事项
8.3.12使用规范及依据
8.4电气设计
8.5自控仪表设计
8.5.1自控系统
8.5.2电视监控系统
8.5.3通讯系统
8.6供暖设计
8.6.1设计依据
8.6.2室外主要气象参数
8.6.3设计范围和要求
8.6.4供热负荷
8.6.5采暖设计
8.6.6室外热力管网设计
由于枝状管网形式简单,造价低,运行管理方便。因此本工程厂区室外热力管网均采用双管制枝状管网形式供热。厂区室外热力管网供热热媒为95/70℃低温热水,室外热力管网敷设采用无补偿直埋方式敷设,充分利用管道自然转弯等吸收管道受热伸长。在分支、转角处等应力集中处,应力不满足要求时,设置补偿器。直埋管采用聚胺脂硬质泡沫保温管,直埋管埋深约0.7~1.2m。在管道分支处和装有阀门、排水装置等处设置砖砌检查井,检查井平面尺寸为2000×2000mm,井内净高为1.8m。各建筑物的室内采暖系统以及污泥加热工艺的生产用热与厂区室外热力管网均采用直接连接方式。
8.6.7热源设计
8.6.8通风设计
第九章 主要设备材料
9.1工艺主要设备材料表
9.1.1取水控制井工程量表
9.1.2加压泵站工程量表
9.1.3输水管线工程量表
9.1.4再生水处理厂工程量表
9.2电气主要设备材料表
9.3自控主要设备材料表
9.4化验设备
9.5车辆配置
第十章 管理机构、人员编制及建设进度设想
10.1管理机构与人员编制
10.2项目实施计划
第十一章 主要原料供应
第十二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2.1投资估算
12.1.1编制说明
12.1.2综合估算
12.2资金筹措
第十三章 工程建设与经济评价
13.1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是项目研究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根据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以及行业、地区发展规划的要求,在项目初步方案的基础上,采用科学规范的分析方法,对项目的财务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进行分析论证,做出全面评价,为项目的科学决策提供经济方面的依据。
13.2基础数据
13.2.1生产规模
13.2.2实施进度
13.2.3总投资估算
1、建设投资估算
项目建设投资估算为15770.73万元,其中工程费用13091.79万元,其它费用1510.74万元,预备费1168.2万元。
2、建设期利息估算
项目向国内银行贷款12000万元,年利率7.83%,2年建设期利息1055.63万元。
3、流动资金估算
根据国家规定,项目流动资金的30%应由企业自筹,作为铺底流动资金,计入总投资,其余70%可向银行贷款,本项目流动资金按详细估算法计取,共计567.63万元,其中铺底流动资金170.29万元,银行贷款397.34万元。
4、建设总投资
总投资=建设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建设期利息+铺底流动资金
=16996.65万元。
其中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因本项目为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税率为零。
13.3资金来源与使用计划
13.3.1资金来源
项目资金拟向国内银行贷款12000万元,贷款利率7.83%。
13.3.2使用计划
建设投资按2年建设期分配,第一年投入60%,第二年投入40%。
13.4财务评价
13.4.1水处理成本计算
1、外购原材料
本工程为中水回用,水源为河东污水处理厂处理后中水,中水按0.3元/米3计取,年费用492.75万元;水处理需投加化学药剂,主要有三氯化铁和阳离子。三氯化铁每吨2500元,年费用109.5万元;阳离子每吨20000元,年费用29万元。
2、外购燃料及动力
本工程动力为电力,每千瓦时0.43元,年费用455.18万元。
3、工资及福利费
项目定员52人。根据当地地区目前的工资水平,按每人每年4万元计算,年工资福利费208万元。
4、固定资产基本折旧费
折旧费按固定资产原值的5%计算,采用平均年限法,折旧年限22年,年折旧额838.2万元,净残值率4%,净残值670.56万元。固定资产原值为建设投资中的工程费用、其它费用(除生产职工培训费)、预备费及建设期利息之和。本项目固定资产原值为16763.96万元。
5、大修理费
修理费按固定资产原值的2.5%计提,年提存419.1万元。
6、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摊销费
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按建设投资中生产准备费(生产职工培训费)的10%计取,按10年摊销,年摊销额6.24万元。
7、其它费用
本费用包括管理和销售部门的办公费、取暖费、差旅费等其它不属于以上项目的支出,为简化计算按前7项费用总和的15%计算,年支出257.03万元。
8、利息支出
利息指长期借款利息、流动资金借款利息及短期借款利息之和。流动资金借款额为流动资金的70%,流动资金及短期借款利率均为7.47%,流动资金年利息29.68万元。
9、总成本费用
总成本费用是指项目在一年内为生产和销售而花费的全部成本和费用,为上述9项费用之和。本项目平均年总成本2838.44万无,其中固定成本1465.3万元,可变成本1373.14万元。
10、经营成本费用
经营成本是指从总成本中扣除折旧费、摊销费和利息支出后的成本费用。项目年经营成本1970.56万元。
13.4.2水价预测和销售税金及附加估算
13.4.3财务盈利能力分析
图表 11:项目经济指标表
由计算结果看出,财务内部收益率大于行业基准收益率,说明盈利能力满足了行业最低要求;财务净现值大于零,该项目在财务上是可以考虑接受的;项目的总投资收益率和资本金率均大于行业平均利润率和平均利税率,说明本项目投资对国家积累的贡献水平达到了本行业的平均水平。
13.4.4清偿能力分析
13.4.5不确定性分析
由于项目评价所采用的数据,大部分来自预测和估算,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为了分析不确定性因素对评价指标的影响,需进行不确定性分析,估计项目可能承担的风险,确定项目在经济上的可靠性。不确定性分析包括盈亏平衡分析和敏感性分析。
1、盈亏平衡分析
盈亏平衡分析是通过计算盈亏平衡点,分析项目对水量变化的适应能力。
以生产能力利用率表示的盈亏平衡点(bep)为
bep=(年固定总成本/(年售水处理收入-年可变总成本-年销售税金及附加))×100%=50.23%
计算结果表明,项目达到设计能力的50.23%时,亦既年水处理能力为733.42万米3时企业既达到盈亏平衡,。
2、敏感性分析
敏感性分析是通过分析、预测项目主要因素发生变化时对财务评价指标的影响,从中找出敏感因素。本工程为城市公用设施,影响因素较多,主要影响因素为固定资产投资、经营成本、销售收入收费。现对以上三个因素分别提高和降低5%、10%、15%、20%,进行单因素分析,计算敏感度系数和临界点,判别各因素的敏感程度及对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和投资回收期的影响。
13.5国民经济评价
本项目作为环境治理的社会公益事业项目,其创造的价值远远高于项目本身创造的财务效益,而这些效益除部分可以定量计算外,常常表现为难以用货币量化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13.6评价结论
通过以上的分析、计算,项目的各项财务评价指标均达到或好于行业的基准指标,项目在财务上是可行的。
本项目除具有可量化的经济效益,还具有一些难以定量的社会效益。作为节能和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改善本地区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其社会效益是极其广泛和重要的。
综上所述,项目既具有经济效益又具有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在财务和国民经济两方面都是可行的,建议积极筹备,尽早实施并发挥其作用。
第十四章 环境、劳动保护
14.1周围环境对水厂的影响
14.2水厂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及劳动保护
14.2.1生产废水、废渣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在生产过程中,原水经过硝化、澄清、过滤等工艺处理后,得到净化。同时因沉淀池排泥、曝气生物滤池及滤池反冲洗,会产生排泥废水和反冲洗等生产废水。生产废水中主要含经过絮凝沉淀而沉淀下来的废弃生物膜,无重金属及有毒有害成分。生产废水调节储存后提升至沉淀池进行重新处理,可基本达到生产废水零排放;排泥水中的泥渣属一般性固体废物,经脱水处理后外运与城市垃圾一起填埋。整个处理过程产生的生产废水及固体废物不会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14.2.2再生水厂废水回用问题的解决
本工程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生产废水,主要是曝气生物滤池的反冲洗水、滤池的反冲洗水。本工程将这两部分水回流至高效沉淀池重新处理,这样可节约水资源及运行费用,每日可达4980m3/d。污泥浓缩产生的废水排入电厂排水管道系统。
14.2.3生活污水处理与排放
由于净水厂人员52人,最大班人数23人,每日生活排水量约为3~7m3/d,流量非常小,排入电厂排水管道系统。
14.2.4加氯系统事故处理及劳动保护
14.2.5降低噪声措施
第十五章 消防及节能设计
15.1消防设计
15.1.1消防设计依据及原则
本工程防火设计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建筑内部设计防火规范》以及《电气设计规范》等国家及地方的有关规范、规定执行。
本工程消防设计原则是从总平面布局、建筑平面布置、细部构造、设备等各方面统筹考虑的,能全面满足防火规范以及安全生产的要求。
15.1.2总体布置
15.1.3生活区消防
主要布置构(建)筑物间距均能满足防火规范的有关要求。
1、车库、仓库
几个建筑均为单层,车库的防火分类为ⅳ类。车库内以防火墙进行分隔,每个防火隔间所停车辆在5辆以内。车库内的修理车位,用防火墙与车库其它部分进行分隔。机修、仓库各为一个防火分区、疏散口及疏散距离均能满足“规范要求”。
2、综合办公楼
为框架结构,耐火等级为二级。疏散口及疏散距离均能满足“规范要求”。
建筑内灭火器按《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设置,火灾危险等级为5a级,配置磷酸铵盐泡沫灭火器。
3、耐火等级及灭火器配置
建筑内灭火器按《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设置。综合楼、值班宿舍火灾危险等级为5a级,配置磷酸铵盐泡沫灭火器。仓库、车库为砖混结构,耐火等级为二级。火灾危险等级为3a级,配置清水泡沫灭火器,车库火灾危险等级为4b级,配置二氧化碳灭火器。
15.1.4生产区消防
生产区建筑根据工艺流程要求,进行总平面布置。建筑平面根据工艺、电气等工种的功能要求进行设计。
1、生产厂房及构筑物的火灾危险分类及耐火等级
2、变配电室
变配电室防火设计除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外,还须按《电气设计规范》执行。
按照规范,配电室当长度大于8m时,设有两个出入口,变压器室与配电室之间开门,均设甲级防火门,其余门窗采用非燃烧体的金属门窗。变压器室、配电室等,其室内没有与之无关的管道及线路通过。
3、其余生产厂房
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丙类厂房,当每层面积大于250 m2,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超过20人;戊类厂房,当每层面积超过400 m2,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超过30人,疏散出入口均超过2个。
(4)建筑防火、防爆措施及消防设施
建筑物承重墙,防火墙采用200厚砌体,屋面板及楼板均采用钢筋混凝土构件,其它建筑物和构筑物各部位构件耐火极限按防火规范附录二规定执行。
建筑物安全疏散口数目,安全疏散距离,疏散楼梯、走道和门的净宽均符合防火规范,厂房和车库大门均向外开启。
生产厂房内按《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配置灭火器,并配备砂箱、水桶等消防工具,并在主要房间内设报警电话及禁止烟火等标记。
(5)室内装修
建筑物室内装修严格按《建筑内部装修设计规范》(执行,根据使用功能,采用不同的装修标准,所选材料均为非燃烧体或难燃烧体,均能满足规范要求的耐火极限。
15.1.5消防给水
净水厂规划用地净面积为37000m2,工程定员数52人。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同一时间内的火灾次数表”的规定,同一时间内发生火灾的次数为一次。
厂内给水管道采用dn100并连成环网。用二个接管点从不同方向厂区生活给水泵房相连接,厂区生活泵房设备满足生活及消防两种工况,其中任何一个接管点都能通过全部消防水量。
室内消防用水量为5l/s,室外消防用水量为15l/s。因此,水厂的室外消防用水量按20l/s设计。
厂区内设地面式消火栓,间距控制在120m以内。厂区入口及主要建筑物附近均设地面式消火栓。
15.2节能设计
15.2.1系统的能源消耗
15.2.2节能措施
第十六章 项目招标要求及内容
16.1工程招投标
16.2招标基本情况表
第十七章 结论及建议
17.1主要结论
17.2主要建议
完整版附件请点击下载:新疆省某农贸市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案例.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