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某现代设施农业及生态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案例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项目概况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河北某现代设施农业及生态旅游综合开发项目
项目性质:
新建
项目单位:
建设地址:
建设内容:
本项目占地规模为400亩,预估投资金额为22193.45万元。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农业设施的及初步生态旅游区的建设。项目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300亩的农业设施大棚种植草莓、口蘑以及有机蔬菜销售收入,以及温室大棚吸引的采摘收入及产生的消费性收入。
项目优势:
(1)项目种植草莓为日本原种草莓,产品较市场更优。
(2)项目草莓成熟时间为5月-11月,为反季销售,市场竞争力强。
(3)项目草莓有成熟销售团队,拥有足够市场需求。
(4)项目草莓种植技术采用市场先进技术,实施科学种植,合理增产。
(5)项目口蘑及有机蔬菜种植部分,已与北京东来顺达成相关意向协议,作为其生产基地,提供口蘑及有机蔬菜。
二、研究项目主要结论
1、项目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
项目估算总投资(含流动资金)22387.64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1630.80万元,建设期利息507.75万元,流动资金249.09万元。建设投资中,固定资产投资19628.00元,预备费用1962.80万元,递延资产40.00万元。
资金来源为企业自筹7387.51万元,银行贷款15000.00万元。
2、项目投资效益情况
(1)经济效益
经测算,项目内部收益率irr为14.02%,全部投资财务净现值npv为6891.00万元,投资回收期为4.40年(不含建设期)。项目为农业项目,不缴纳相关税收。所得税前后净现值npv远大于零,说明该项目动态收益率超过了该行业应达到的最低收益水平。内部收益率irr大于行业基准收益率6%,说明该项目的动态收益是可行的。
从财务指标可以看出,项目各项财务指标处于较理想状态,项目盈利能力较好,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回收全部投资,项目从经济指标上看是可行的。
(2)社会效益
本项目充分利用和挖掘丰宁县的原生态自然风光,以生态农业开发为平台,辅以休闲旅游,并藉此向外界宣传丰宁县,让外界走进丰宁县。同时,大量有投资和消费能力的游客通过业务往来,对上缸房村周边优越的原生态自然环境增进了解,极大的增进了大滩镇的知名度,非常有利于整个大滩镇区域的对外招商引资。
第二节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依据
第三节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原则和研究范围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第一节 项目建设背景分析
一、政策背景
(一)国家政策
中发[2008]1号《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
《意见》指出,要继续实施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扶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科技示范户和种养大户率先实行标准化生产。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积极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培育名牌农产品,加强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
农业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国家八部委《关于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农发[2006]6号)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各级财政部门要逐步增加扶持农业产业化的资金投入,重点支持龙头企业为农户提供的培训、技术、信息服务以及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等。
加大投资支持力度。要整合各类农业投入资金,构建完善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投融资体系,形成多方推进的合力。
加大税收支持力度。要在落实好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现行税收优惠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鼓励龙头企业研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税收政策,加大企业创新投入力度,鼓励社会资金捐赠创新活动。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对符合条件的龙头企业的季节性收购资金,要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加快办理,切实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配套金融服务。
……
(二)地方政策
《河北省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目标。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深入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建立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
坚持以推进农村改革为根本动力。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基础上,不断创新农业体制机制,提高农业经营的集约化和组织化水平。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农村公共服务能力。
坚持以发挥区域优势为基本策略。针对环首都绿色经济圈产业发展以及农产品市场发展趋势,发挥区域功能优势,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形成区域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化、组织化、品牌化的产业特色。
《承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沿首都经济带包括丰宁、滦平和兴隆县。认真贯彻省环首都经济圈建设的战略部署,以建设“四区六基地”为重点,借助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契机,主动接受首都辐射带动,推动传统优势产业提层级、战略性新兴产业成规模、现代服务业上水平、现代农业增质效,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的先行区、跨越发展的展示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
《河北省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发展规划(2008-2020)》
以京津市场为核心,立足河北,拓展周边,吸引国际,通过对休闲旅游资源的集约型利用和经营,延长服务链、产业链和经济链,提高环京津休闲旅游带的消费拉动力、市场影响力和产业带动力,将休闲旅游业发展成为河北省现代服务业的重要龙头产业、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的先导产业,将环京津休闲旅游带建设成为经济增长带、生态保护带、区域合作带、民生改善带、产业示范带,有效促进全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休闲旅游目的地。
……
二、区域背景
三、市场背景
四、项目单位背景
第二节 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实质上是生态化的现代农业,它的发展既符合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又符合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也符合农村社会人文发展的方向,因此,生态休闲观光农业是一种可操作,可实现的现代农业。他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而且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满足了人们自身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缓解了繁忙的城市生活所带来的紧张感和压迫感。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于是,农业,农村与旅游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一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应运而生,可以肯定,生态休闲观光农业是非常具有前景的。
作为推动消费结构,农业结构,就业结构和社会结构转变的最佳产业,结合点,作为促业农村产业联动发展和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有效载体,现代农业产业的休闲,旅游,娱乐,种植等多种功能对于加速城乡经济社会融合,促进人也自然和谐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1、适应就业结构调整的需要。近年来,伴随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的人地矛盾越来越突出,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困难,而农产品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的持续下降,进一步弱化了农民在“农内”赠收的潜力,致富农民必须到“农外”寻找出路,因此,转移农村劳动力已经成为农民致富的必然选择,一般而言,农民转移但是由于受到农民个体素质,知识差异,技能门槛和投入能力等因素的制约,使得二,三产业转移增加了难度就目前而言在农村地区,生态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国应该最大的第三产业,他具有关联度高的特点,对一二三产业均有巨大的带头作用。据世界旅游组织测算旅游业每直接收入1元相关行业就可增收4.3元,旅游业每直接收入一人社会就可新增5个就业机会。由此可见,生态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园效益显著,它能使农业经济结构再优化,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推动农村经济和农业劳动力结构调整,开拓增渠道,创造新的增收模式。
2、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现代农业产业是依托农业发展起来的休闲旅游产业,它的发展拓展了农业的功能,为农业向二,三产业延伸开辟了通道增强了第三产业的发展能力,项目的建设适应了我市经济结构整体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要求作为关联度很大的产业,它对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高效生态农业发展,丰富农业功能调忧农材产业结构都具有积极意义。
……
第三章 项目产品市场分析
第一节 草莓产品市场分析
一、我国草莓种植规模分析
草莓是世界十大水果之一,在世界各类浆果中栽培面积和产量仅次于葡萄,居第二位。由于其营养丰富并具有的保健和抗癌作用,其消费量越来越大,是近十几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发展最快的水果之一。近年来,我国的草莓生产得到了飞快的发展。根据我国农业部统计,2012年,我国草莓种植面积共计为10.05万公顷,总产量为276.10万吨。从集中度分析,我国草莓主要集中在山东、辽宁、河北、江苏、安徽这5个地区,这5个地区的草莓产量占据了75%以上。
图表 1:2012年我国草莓产量分布示意图
二、河北省草莓产品市场规模分析
三、北京市草莓产品市场规模分析
四、本项目草莓销售途径分析
第二节 口蘑产品市场分析
一、我国食用菌产业市场分析
从大行业分析,口蘑隶属于食用菌产业。食用菌是近十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在我国得以迅速发展,据中国食用菌协会统计,2008年,全国各类食用菌总产量达1000万吨,品种多达50多个,国内消费量以18—20%的比例增长,全球食用菌消费量也以8—12%的比例增长。
二、河北省食用菌产业发展
河北省作为食用菌生产大省,历史悠久,如平泉食用菌;遵化小香菇;张家口口蘑等等均具有一定知名度。近十年来,随着行业浪潮的推动,食用菌产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2001年河北省食用菌产量在全国排名第10位,产值第10位;到2010年产量排名第5位,产值第4位。
图表 2:2000-2012年河北省食用菌产量及产值增长一览表
三、北京市食用菌产业
四、本项目口蘑销售途径分析
第三节 蔬菜产品市场分析
蔬菜,是指可以做菜、烹饪成为食品的,除了粮食以外的其他植物(多属于草本植物)。蔬菜是人们日常饮食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蔬菜可提供人体所必需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据国际粮农组织1990年统计,人体必需的维生素c的90%、维生素a的60%来自蔬菜。
一、全国蔬菜市场分析
近几年,全国蔬菜产量较为稳定,平均以每年5%以上的速度递增,2013年,全国蔬菜总产量达到7.45亿吨,比2012年增加4.63%。
图表 6:2009~2013年全国蔬菜总产量示意图
目前,全国蔬菜播种面积约占农作物总面积十分之一以上,创造产值占种植业总产值三分之一,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据中国蔬菜协会会长薛亮介绍,“目前,我国人均蔬菜消费量为世界第一,蔬菜在农业产业结构中相对经济效益较高,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和企业效益”。目前,中国人均消费量为270kg,印度为68kg,巴西为46kg,俄罗斯为114kg,美国为127kg,日本为104kg。
图表 3:中国人均蔬菜消费量与世界各国对比示意图
二、河北省蔬菜产品市场分析
三、北京市蔬菜市场分析
四、本项目蔬菜销售途径市场分析
第四节 生态旅游市场分析
一、生态旅游概述
近年来,伴随全球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人们发现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随着收人的增加、闲暇时问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于是,农业与旅游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生态农业观光应运而生。各地掀起发展观光农业的热潮。
从整体来看,我国生态旅游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趋势:
1、生态旅游是热点
随着经济的增长、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一方面在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同时,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却面临下降的威胁,广大旅游者对回归大自然、欣赏大自然美景、享受原野风光和自然地域文化的需求与日俱增。生态旅游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热点。
2、乡村旅游受重视
乡村旅游的发展是旅游业中的一个新领域,起步虽然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乡村旅游具备了先天的资源优势,也迎合了都市客源市场新的需求,并且对促进农村经济建设,促进农民脱贫致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乡村旅游越来越受各地政府的重视。
3、休闲度假占主流
……
二、承德旅游市场规模统计分析
近年来,承德市根据国内外市场的需要,将发展的目标锁定在休闲旅游上,以民俗风情游、生态观光游、皇家文化游、乡村体验游为特色的休闲旅游业,已成为承德市经济发展的战略支撑产业。
据统计,2013年承德全市接待中外游客2463万人次,同比增长22%左右;实现旅游收入204亿元,同比增长26%。截至到2014年11月末,旅游人次达到2774万人次,同比增长14%,旅游收入达到229亿元,同比增长20%。预计到2015年,承德全市旅游接待人数达到3500万人次,旅游收入400亿元人民币。
截止2013年底,承德全市发展旅游型乡镇32个,旅游型村78个,分别占全市乡镇和行政村数量总和的15.6%和3%,全市从事乡村旅游经营农户达3393家,乡村旅游接待床位达32215张。最新核定星级乡村旅游示范户480家。全年乡村旅游接待游客数量达35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亿元。
根据抽样调查显示,国内客源市场中,京津游客占全市接待游客总量的30%以上。国际市场中,以新加坡、马来西亚、港澳台为代表的东南亚市场和以英、法、德为主的欧洲市场占入境市场的70%以上,韩、台市场近年来呈现增长势头。
三、本项目旅游市场分析
第四章 项目产品技术及建设方案
第一节 项目产品方案
第二节 项目技术先进性
第三节 项目平面规划方案
第四节 项目建设内容
第五章 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第六章 项目环境保护
第七章 项目能源节约方案设计
第八章 企业组织机构、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
第九章 项目实施进度与招投标
第十章 项目预计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第一节 估算范围
第二节 估算依据
第三节 编制说明
第四节 项目总投资估算
一、工程建设投资费用
项目工程建设投资费用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为项目主体内容施工投入费用,第二部分为公共工程,包括水、电等,第三部分包括前期种苗、肥料等投入。根据测算,项目工程建设部分总投资费用为19628.00万元,其中,项目主体工程投资金额为13380.00万元,公共工程投资金额为2960.00万元,前期种苗、肥料等投资共计为3288.00万元。
各部分测算结果如下述表格。
1、主体建设投资
图表 5:项目主体建设内容工程投资费用测算一览表
二、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
三、预备费用
四、建设期利息
建设期利息主要是指工程项目在建设期间内发生并计入固定资产的利息,主要是建设期发生的支付银行贷款、出口信贷、债券等的借款利息和融资费用。本项目主要为银行贷款产生建设期利息。项目贷款金额为15000.00万元,建设期两年,贷款年限七年,建设期利率以基准利率上浮10%计算,此部分金额为507.75万元。
五、流动资金
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采用分项详细测算法对本项目流动资金需求量进行测算。经估算,流动资金需求量为248.96万元。(具体见附表《流动资金估算表》)
六、项目总投资估算
项目估算总投资(含流动资金)22387.51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1630.80万元,建设期利息507.75万元,流动资金248.96万元。建设投资中,固定资产投资19628.00万元,预备费用1962.80万元,递延资产40.00万元。
图表 6:项目总投资费用测算一览表
第五节 资金筹措
第十一章 项目的经济效益分析
第一节 评价依据
第二节 营业收入及税金测算
第三节 成本费用测算
第四节 利润测算
第五节 财务效益分析
1、净现值npv
财务净现值是指在方案的整个实施运行过程中,所有现金净流入年份的现值之和与所有现金净流出年份的现值之和的差额。
项目净现值npv为:npv= (1+i)-t=6891.00万元,远大于零,说明该项目动态收益率超过了该行业应达到的最低收益水平。
2、内部收益率irr
财务内部收益率反映的是方案本身实际达到的收益率。
当npv= (1+i)-t=0时,求出的i值即为该项目的内部收益率。经计算求出irr=14.02%,大于基准收益率6%。说明该项目的动态收益是可行的。
3、投资回收期pt(不含建设期)
从现金流量表求得,其计算公式是:
计算得出景泰投资回收期为4.44年(不含建设期)。
4、投资利润率及利税率
投资利润率=年利润总额/总投资额*100%=21.72%。
从财务指标可以看出,项目各项财务指标处于较理想状态,项目盈利能力很好。
第六节 项目敏感性分析
一、项目盈亏平衡分析
盈亏平衡分析系指通过计算项目达产年的盈亏平衡点(bep),分析项目成本与收入的平衡关系,判断项目对产出品数量变化的适应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以生产能力利用率表示的盈亏平衡点(bep)计算公式为:
bep生产能力利用=×100%=36.6%
计算结果表明,只要生产能力达到设计能力的36.6%,项目就可保本,由此可见,该项目风险较小。
二、项目敏感性分析
敏感性分析系指通过分析不确定性因素发生增减变化时,对财务或经济评价指标的影响,找出敏感因素。
该项目作了全部投资的敏感性分析。考虑项目实施过程中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变化,分别对销售收入、经营成本和建设投资作了提高10%和降低10%的单因素变化对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影响的敏感性分析,计算结果详见下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各因素的变化都不同程度地影响财务内部收益率及财务净现值,其中销售收入的提高或降低最为敏感,建设投资次之,经营成本再次之。但销售收入、经营成本和建设投资提高10%或降低10%后,财务内部收益率仍均大于行业基准收益率,财务净现值仍均大于零。由此可见,项目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
第十二章 项目综合效益评价
第一节 经济效益
第二节 社会效益
第三节 环境效益
第十三章 结论
完整版附件请点击下载:河北某现代农业及生态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案例.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