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质新型建筑板材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案例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概况
1.1.1 项目名称:
1.1.2 项目建设性质:
1.1.3 项目建设单位简介:
1.1.4 投资估算及产品方案:
本项目总投资金额为300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614.46万元,流动资金385.54万元。建设投资中,固定资产投资2274.20万元,预备费用122.59万元,无形资产40.00万元,递延资产177.66万元。
资金来源为公司自筹,占总投资额的100%。
……
1.1.5 项目建设地址:
1.1.6 项目创新性:
(1)具有传统墙体材料无可比拟的特点:重量轻、防火、防老化、防裂纹、抗冲击、耐酸碱、隔音、保温隔热、无毒无味、无辐射,能锯、能钉、能刨、能粘、能贴、可接可截等。
(2)可增加5%—10%建筑使用面积;
(3)减少重作业,同粘土砖相比提高工时60%,降低劳动强度;
(4)降低建筑物自重,有利于改变肥梁胖柱深基础的局面;
(5)可大量节约钢筋水泥,降低建材生产能耗和建筑使用能耗,节约能源和工程造价。
……
1.1.7 建设年限:
1.1.8项目财务评价指标
经测算,所得税前项目内部收益率irr为36.47%,全部投资财务净现值npv为4204.79万元,全部静态投资回收期为3.03年(不含建设期)。所得税后项目内部收益率irr为26.89%,全部投资财务净现值npv为2484.56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为3.73年(不含建设期)。所得税前后净现值npv远大于零,说明该项目动态收益率超过了该行业应达到的最低收益水平。内部收益率irr大于行业基准收益率12%,说明该项目的动态收益是可行的。
……
1.2报告编制的依据
1、国家有关部门关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内容要求;
2、《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年本)(修正);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4、《土壤环保“十二五”规划》;
5、《工程咨询报告》编制委托书;
6、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以及现场调研的资料;
7、国家现行的行业规定、法律、法规、设计标准。
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原则和研究范围
1.3.1 编制原则
(1)符合国家、河北省各级政府有关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产业发展政策;
(2)符合公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3)建设规模、投资数额做到切合实际;
(4)统筹考虑施工方便、管理维护便捷等因素。
1.3.2 可行性研究范围
本项目可行性研究的范围包括:项目的必要性、产品市场分析预测、工艺技术条件、建设方案、建设规模、环保、节能、投资估算和财务评价等内容。
1.4 研究项目主要结论
1.4.1 主要研究结论
1.4.2 建议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与必要性分析
2.1项目建设背景
2.1.1 政策背景
为推动全社会开展节能降耗,缓解能源瓶颈制约,建设节能型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国家和地方政府都制定了一系列有关建筑节能和新型建材相关的政策。
……
2.1.2社会背景
2.1.3企业背景
2.1.4 经济背景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2.2.1本项目建设是响应国家产业政策的需要
统计数据显示,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建筑能耗较高,目前既有的建筑大概有95%都是属于高耗能建筑。我国能耗分为工业、建筑和交通三大块,其中建筑能耗占总能耗28-30%,并且,此数据每年还在以1%以上的速度增长,如此发展下去,到2020年,林立的高楼将可能占据我国能源消耗的40%。以建筑供热为例,我国集中供热一次能源消耗约每平方米20公斤标煤,高出同纬度甚至更高纬度欧洲国家的1倍,而且这些国家的集中供热系统还包括供冷,我国基本没有。
从实测结果来看,我国能耗比发达国家要高2-3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市场,建筑能耗占总能耗的比重也会越来越大。如果按照目前能源消费增长趋势,到2020年能源需求量将高达40多亿吨标准煤。如此巨大的需求,在煤炭、石油和电力供应以及能源安全等方面都会带来严重的问题。
为了缓解我国能源危机,我国政府颁发了一系列政策推动建筑节能产业的发展,通过实施强制性标准、资金补贴等多项措施,希望降低建筑行业的能源消耗。本项目产品作为新兴墙体节能材料,不仅节约能源,而且还具备提升建筑面积等优点,完全符合我国政策导向,因此,可以说,本项目的建设是响应我国产业政策号召的需要。
2.2.2项目的建设是降低建筑行业能耗、满足行业发展趋势的需要
建筑节能对节约能源和国家的可持续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实现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组成部份之一。
传统建筑材料实心粘土砖在生产和应用上都存在毁地取土、高能耗、高污染的缺陷,以2008年为例,全国生产粘土砖消耗14亿方优质粘土,相当于毁甜120万亩,并消耗6000万吨煤,产生1.7亿吨co2。推广应用新型墙材可节约大量耕地和能源、降低建筑能耗:新型墙材平均生产能耗仅为实心粘土砖的50%,每万平方米新型墙材可以节约土地3亩,节约能源0.023万吨标煤,减排废气0.057万吨;此外,新型墙材可提升墙体保温性能50%-65%,增强建筑能效。
图表3:新型墙材与传统墙材生产能耗指标对比一览表
由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新型墙材在节能方面较传统墙材更胜一筹,符合行业的发展趋势;此外,应用新型墙材可以大幅度降低建筑物自重,为建筑结构轻型化创造条件,并提升了建筑建设效率,进而降低综合造价,符合现代施工技术和建筑产业化的趋势。因此,可以说,本项目的的建设是满足行业发展趋势的必要。
2.2.3本项目建设是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手段
国际上建筑节能技术进步非常快,已经从低能耗建筑向被动式建筑、零能耗建筑、到产能建筑上发展。提高建筑性能,使建筑本身对能耗的需求降到最低,并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从而摆脱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已经成为德国、瑞典、奥地利等建筑节能领先国家的节能减排重要手段。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推动新型建材的生产,对于我国能源节约能产生积极的作用。
……
2.2.4从解决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角度的必要性
第三章项目市场分析
3.1 市场现状分析
3.1.1 市场定义
3.1.2 市场规模分析
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以及国家在环保、节能等方面一系列法规政策的出台,我国的新型建材进入了历史机遇期,新型建材行业销售收入从2009年的2649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5682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了28%以上。
图表11:2009-2013年我国新型建材行业销售收入
从区域分布方面分析,我国新型建材行业的资产主要集中于辽宁、山东、河南、北京、江苏、浙江、河北等地;前五个省市的资产合计占到了我国新型建材行业总资产的67.91%;前十个省市的资产合计占到了我国新型建材行业总资产的83.49%。辽宁省作为我国新型建材行业的最大产区之一,资产规模占全国总资产的21.80%;河南省和山东省的资产规模也分别达到16.88%和16.42%,可以看出我国的新型建材行业区域分布相对比较集中。
图表12:我国建材行业资产区域分布示意图
目前墙体保温市场年产值最大企业的销售额约为3.2亿元(其中包含该企业其他辅助产品的销售);极少数企业的年销售额达到2亿~3亿元,年销售额1亿~2亿元的企业数不到2%。年销售额5000万~1亿元的企业不到3%,超过80%的企业的销售额在700万~3000万元。也就是说,以单价为100元/平方米计算,按照达到2亿元的销售额,外墙外保温施工面积为200万平方米;按照达到1亿元的销售额,外墙外保温施工面积为100万平方米;按照达到5,000万元的销售额,外墙外保温施工面积为50万平方米。更多企业的年销售量在10~30万平方米之间。
图表13:我国建材企业营业额分布一览表
3.1.3 市场价格分析
3.2 市场竞争分析
第五章产品方案及产品功能分析
5.1产品方案
本项目产品为轻质新型建筑保温板,年产能为50万平方米。
本项目产品所属类别为新型墙体材料,新型墙体材料主要指以非粘土为主要原材料制成、用于替代实心粘土砖等传统墙材的新型材料以及传统材料的新制品。相比于传统墙材,新型墙材利废节材、节能环保,能够有效降低建筑能耗,全面提升建筑物功能性;此外,新型墙材轻质高强,可降低建筑自重,提升建设效率,节省综合造价。
本项目产品是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使用全自动成组立模机流水法加工生产而成的,是以氧化镁等多种无机材料和部分矿渣废料,经纳米真空技术复合而成的,是一种新型复合材料和资源再生利用的新型墙体材料,具有传统墙体材料无可比拟的特点:重量轻、防火、防老化、防裂纹、抗冲击、耐酸碱、隔音、保温隔热、无毒无味、无辐射,能锯、能钉、能刨、能粘、能贴、可接可截等。
产品通用规格:2800mm*600mm*90mm,其它规格可以根据具体设计要求设计板块大小。新型建材的下游是建筑装饰行业、工程建筑行业及房地产行业,长期来看,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提升,对新型建筑建材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
5.2 产品功能
5.3本项目产品使用效果
第六章土地利用情况
6.1 项目选址
6.2 项目土地利用情况
6.2.1 项目各功能分区占地情况
6.2.2 土地利用合理性分析
6.3 节约集约用地措施
第七章节能与节水
7.1 设计的依据和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2、《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2006);
3、《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发改委环资[2004]505号);
4、《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2007年);
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6、《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gb/t15587-1995);
7、《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2589-2008);
……
7.2 能耗分析
7.2.1 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
7.2.2 能耗指标
7.3 节能措施和效果分析
7.3.1 节能措施
7.3.2 节水措施
7.4 节能效果分析
第八章环境影响评价
8.1 环境保护设计依据
8.1.1 设计依据
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1998国务院令第253号);
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
8.1.2 环境保护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一级标准;
4、《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中的1类标准;
5、《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标准;
6、《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
7、《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
8、《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501-2007);
8.1.3 环境保护原则和目标
1、环境保护原则
(1)坚持“三同时”原则。
(2)坚持服从“统筹规划,把项目环境保护、治理与区域环境综合治理同步进行”的原则。
(3)坚持“环境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相结合”的原则。
2、环境保护目标
根据城市发展规划提出的要求,本项目环境建设的目标为: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配套推进的原则,对项目环保进行全面配套建设,使其与环境生态、城市发展规划相融合。
……
8.2 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8.2.1 项目施工建设期环境影响分析
8.2.2项目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
8.3 环境保护措施方案
8.3.1项目施工建设期环境保护措施
8.3.2项目运营期环境保护措施
8.4 环境影响评价
第九章职业安全、卫生与消防
9.1设计依据、执行的标准及规范
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安全和工业卫生方面的方针政策,以及“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工业企业噪声标准”等规范,在设计中对确保生产安全和职工人身安全、改善工人劳动条件和环境等方面,均采取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职业安全卫生部分具体执行如下标准:
劳动部文件劳字(1988)48号《关于生产建设工程项目职业安全卫生监察的暂行规定》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1—2002
《工业企业噪音控制设计规范》 gbj87-85
《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 gb6222-2005
采用的劳动安全卫生标准:
《机械防护安全距离》(gb12265-90);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12801-91);
《用电安全导则》(gb/t13869-92);
《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92)。
9.2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
生产过程中无对人体危害的因素。
9.3安全生产所采取的主要防范措施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各建、构筑物在布置上均按规范要求,留有安全通道。保持通风,并且布置消防栓。
煤气发生炉和预烧料车间内设计将全部电气设备非带电的外壳,配线穿管以及电气安装支架等,均作接零保护。所有机械传动设备,均装设安全防护罩。
煤气发生炉和预烧料车间与煤气相关部位的动力供电与照明系统均采用防爆类型。
为确保产品达到卫生质量标准,防止空气浑浊,应有良好的通风设备,工作时严禁吸烟与饮食,饭前必须洗手、漱口,所有员工统一发放工装、手套等防护用品,加强职工安全培训,定期进行职工身体检查。
……
9.4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及教育
9.5消防
9.6煤气站与相关部位安全生产
第十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10.1组织机构
10.1.1 组织机构设置原则
10.1.2 组织机构设置
10.2 劳动定员
10.3 人员培训
10.4 劳动制度
第十一章项目管理及进度安排
11.1 项目实施原则
11.2 建设管理
11.2.1 实施管理
11.2.2 项目招投标
11.3 项目建设工期也施工进度
第十二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2.1 估算范围
12.2 估算依据
12.3 编制说明
12.3.1 项目总投资费用
本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金额为2614.46万元,铺底流动资金为385.54万元。具体见下表所述。
图表39:项目总投资估算一览表
12.3.2 建设投资估算
本项目需要新建厂房,以满足项目需要。建设投资估算额为2614.46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用994.00万元,设备购置费为1200.00万元,安装工程费用80.20万元,其他费用340.26万元,预备费122.59万元。
12.3.3项目流动资算
参照相关企业的应收、应付、存货和现金等流动资产的最小周转天数,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采用分项详细测算法对本项目流动资金需求量进行测算。经估算,项目流动资金为385.54万元。
12.4资金筹措
要保证本项目建设按计划完成,首先应落实资金计划筹措。具体措施如下:
1、及时准确编报项目资金使用计划。
2、切实做好项目年度资金计划的落实工作。
3、项目资金计划落实后,及时划拨到专用基建账户。
本项目计划总投资3000万元,全部资金由企业自筹解决,占总投资的100%。
……
第十三章财务评价
13.1 评价依据
13.2 营业收入和税金测算
13.3 成本费用测算
13.4利润测算
13.5财务效益分析
13.6项目还款能力分析
13.7项目盈亏平衡分析
第十四章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分析
14.1社会效益分析
14.2 环境效益分析
第十五章结论与建议
15.1 结论
15.2 建议
完整版附件请点击下载:轻质新型建筑板材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案例.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