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安徽省某新型药用辅料生产线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性质:扩建项目
项目地点:安徽省
项目背景:
当前,我国医药产业在化学原料药的生产与研发水平上,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差距不大,但在医药制剂的研发和生产却远落后于上述发达国家,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国产药用辅料品种开发和应用上的落后。近些年,国家行业主管部门和科技部门已经关注到新型药用辅料的研发和应用水平对创新药物研究开发的“瓶颈”制约,工信部在其公布的《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首次将“新型药用辅料的开发和应用”列入五大重点领域之一;科技部在其公布的“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中亦首次将“新型药用辅料开发的关键技术”列入五大研究课题之一。
建设规模:
扩建年产7,100吨新型药用辅料生产线,其中:微晶纤维素5,000吨/年、羟丙纤维素1,500吨/年、交联聚维酮300吨/年和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300吨/年。
项目市场分析:
微晶纤维素主要用在片剂湿法制粒中的稀释剂和粘合剂。近年来,因其具有良好的可压性和崩解性,能够很好地满足直接压片工艺的需要,微晶纤维素成为全粉末压片的主要辅料之一。由于直接压片工艺节省了制粒、干燥等湿法制粒的必经环节,既提高了生产效率,又降低了生产成本,近年来,国内药品生产企业已开始逐渐采用直接压片工艺取代湿法制粒工艺,微晶纤维素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目前,我国片剂生产的湿法制粒工艺占90%以上,而国外40%以上采用粉末直接压片工艺,因此,在我国医药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制药技术不断提高的推动下,微晶纤维素作为全粉末压片的主要辅料之一,未来将快速增长。
随着药品质量标准的逐步提高,低取代羟丙纤维素的需求量按年增幅25%推测,到2015年其需求量将超过9,000吨,届时国内低取代羟丙纤维素的供给能力将存在巨大缺口。
项目总投资:
项目投资总额为1230.8万元。
研究结论:
本项目符合国内行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也符合公司的发展战略。
完整版附件请点击下载:安徽省某新型药用辅料生产线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案例.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