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某公司设立海外医药制品公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案例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概况
1.1.1 项目名称:
1.1.2 项目建设性质:
1.1.3 项目建设单位简介:
1.1.4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15000万元(2500万美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1400万元(1900万美元),铺底流动资金2400万元(400万美元)。
项目资金来源为:
(1)企业自筹;
(2)引进战略投资者,中非发展基金;
部分融资贷款,国开行非洲中小企业投资优惠贷款。
1.1.5 项目建设地址:
1.1.6 建设主要建设目标:
1.1.7 建设年限:
1.1.8项目财务评价指标
经测算,所得税前项目内部收益率irr为51.36%,全部投资财务净现值npv为7855.42万元,全部静态投资回收期为2.65年(不含建设期)。所得税后项目内部收益率irr为36.57%,全部投资财务净现值npv为4353.79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为3.70年(不含建设期)。所得税前后净现值npv远大于零,说明该项目动态收益率超过了该行业应达到的最低收益水平。内部收益率irr大于行业基准收益率10%,说明该项目的动态收益是可行的。
从财务指标可以看出,项目各项财务指标处于较理想状态,项目盈利能力较好,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回收全部投资,项目从财务指标上看是可行的。
……
1.2报告编制的依据
1、国家有关部门关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内容要求;
2、《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年本)(修正);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4、《风电发展“十二五”规划》;
5、《工程咨询报告》编制委托书;
6、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以及现场调研的资料;
7、国家现行的行业规定、法律、法规、设计标准。
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原则和研究范围
1.3.1 编制原则
(1)符合国家、省各级政府有关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产业发展政策;
(2)符合公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3)建设规模、投资数额做到切合实际;
(4)统筹考虑施工方便、管理维护便捷等因素。
1.3.2 可行性研究范围
本项目可行性研究的范围包括:项目的必要性、产品市场分析预测、工艺技术条件、建设方案、建设规模、环保、节能、投资估算和财务评价等内容。
1.4 研究项目主要结论
1.4.1 主要研究结论
1.4.2 建议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与必要性分析
2.1项目建设背景
2.1.1非洲的高死亡率以及严重不对等医疗条件
根据统计,大多数非洲国家的医疗状况都不太理想。综合国力不强、卫生条件差、贫富悬殊导致当地医疗设备落后、药品短缺,医疗人员的教育及技术水平低下,从而造成当地的医疗环境恶性循环。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卫生报告,非洲大陆负担全球20%以上的疾病负担,但只拥有全球3%左右的医护人员资源和1%的经济资源。
图表1:非洲疾病负担、医护人员资源等占全球比例示意图
1、高死亡率
以活产儿死亡率作为分析指标,下图为1990年和2008年,世界各地区每千例活产儿中5岁以下死亡的概率。由下图可以看出,虽然与1990年相比,2008年,非洲地区死亡率有一定的下降,但是与世界其他各国相比,其活产儿死亡率仍然为世界最高,是全球的平均水平的一倍以上。
图表2:每千例活产儿中5岁以下死亡的概率
2、不对等的医疗设施及医疗人员
(1)医院数量极少且设施差
在医护人员资源等医疗设施环境与疾病负担及其不对等的情况下,当地仅有的医院配套设施也及其落后。一般的非洲国家,平均约有2-4所大型医院,本项目所在地赞比亚仅有3所大型国家级医院。除了数量少之外,非洲医院建筑大多比较陈旧,而且条件一般。
(2)极少的专业医师及护士
2009年,赞比亚及非洲整个地区每万人口拥有专业医师数量不足5人,而世界上其他发达国家人数为30人以上,为赞比亚及非洲的6倍以上;赞比亚和非洲地区护士和助产士每万人口拥有数量不足20人,发达国家高于100人,为非洲5倍以上。由此发现,非洲的大部分国家不能满足医疗基本标准和保健覆盖率,医疗环境设施及其落后。
图表3:2009年全球医师人力分布(每万人口)
图表4:2009年全球护士和助产士人力分布(每万人口)
(3)居民多以服用药品改善疾病,但当地没有固体制剂生产企业
医疗设施也较少,收费也较高。在此情况下,非洲当地居民多以购买药物进行疾病治疗,而当地的医药环境也及其匮乏,主要依赖进口,项目所在地赞比亚当地就没有一家固体制剂生产企业。
2.1.2世界各国积极对非洲进行医疗援助
健康无国界,卫生问题较为严重的国家与地区更需要国际社会的支援。非洲国家因为医疗卫生条件落后而疾病蔓延,因此也一直是国际社会医疗援助的主要对象。
2013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继续布什政府启动的“总统防治艾滋病紧急援助计划”,表示美国将继续向非洲国家的卫生项目提供援助,并透漏2013年将向该计划注资42亿美元。
……
2.1.3南南合作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药品是人类治疗疾病和改善人体健康的必要物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病理有了更多的认识,对自身健康也投入了更多的关注。与国际先进发达国家相比,落后的非洲国家在此方面的发展仍然有很大的差距。由于经济条件差,环境恶劣,非洲国家在医药行业方面发展一直较为落后。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项目所在地赞比亚地区人均寿命仅有48岁,与世界第一名日本83.4相差接近一倍;疾病方面,艾滋病等传染性病毒感染率在世界排名靠前;非传染性疾病如疟疾也成为迫害当地人口死亡的重要疾病之一。
在患病率极高的情况下,当地配套的医疗设施建设极其匮乏。境内医院只有81所,大输液药品生产企业零星可数,固体制剂当地甚至无一家生产。境内医药基本来源于进口,费用高,并且不能满足当地实际发展之需要。
在此情况下,本项目的建设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项目的建设填补了赞比亚医药制品制造业的空白。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可以为当地输送一定规模的医药品种和医疗用品,为当地居民预防疾及治疗疾病及时提供服务,为改善当地医疗环境做出中国企业的贡献。
……
第三章项目市场分析
3.1赞比亚医疗环境现状
3.1.1赞比亚人均寿命排名靠后
2011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公布了2011年人类发展报告及人类发展指数排名,其中公布了2011年世界各国人口出生预期寿命排行榜。人均寿命是标志一个地区、一个时期人们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的重要标尺,也是各地区幸福指数的重要参考数据。它与个人的生活方式、经济发展水平、生活环境等因素密切联系。根据统计,2011年,排名前三位的分别为日本、83.4岁,中国香港,82.8岁,瑞士,82.3。与此同期,非洲多个国家位于排行榜倒数名次,赞比亚就位于其中,赞比亚排名世界180名,当地居民出生时预期寿命仅为49岁。
而导致当地人均寿命较短的原因则主要是由于经济发展限制,当地医疗条件设施较差,疾病种类较多,且较难在适宜条件下得到治疗。因此,与较短的人均寿命对应,赞比亚和非洲地区的死亡率在全球排名靠前。
根据统计,2011年,赞比亚人口死亡率为21.15‰,以1300万为人口基数,则每年赞比亚死亡人口约有:
1300万人*21.15‰=27.5万。
而在这些死亡人口中,绝大比例是由于因病死亡。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11年赞比亚因病死亡的原因统计中,传染病为主要原因,其次为损伤、心血管疾病、癌症、呼吸系统疾病。赞比亚常见流行性疾病有疟疾、艾滋病、肺结核、腹泻、霍乱、痢疾、性病、麻疹、伤寒和麻风病等。据政府公布的数字,艾滋病感染率为26%左右,但实际感染率可能高于此。2011年,赞比亚因病死亡人员统计如下图所示。
图表6:2011年赞比亚因病死亡人员原因统计表
3.1.2医疗设施建设落后
3.1.3政府不断加强改善当地医疗条件
……
3.2项目医药产品市场现状分析
3.2.1固体口服制剂药品市场现状分析
赞比亚目前国内没有固体口服制剂的生产厂,其主要药品全部需要进口,进口来源和大输液药品是基本相同的,值得注意的是:印度公司几乎是赞比亚药品市场的独家垄断者,几乎80%以上的口服治疗药品都来自于印度的进口,其主要产品有以下几个大类:艾滋病防治药品;疟疾治疗药品;消炎类药品(主要以抗生素为主);治疗呼吸系统和止咳类药品;止痛类药品;其他常规治疗药品。其中,艾滋病的防治药品多有国际援助,有定向的采购来源,其余均为常规药品。
(一)疟疾治疗药品
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疾病,多由蚊子传播,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发病较多。疟疾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呕吐等,严重时可引起死亡。本项目生产疟疾治疗药品主要为青蒿素口服制剂。
……
3.3项目产品主要销售区域与市场
第四章产品方案及产品功能分析
4.1产品方案
本项目主要生产产品为固体口服制剂药品、大输液药品、以及医疗药品产品,其他生产产品有水净化(处理)设备、民用净水机、纯净水;产品包装用纸盒、纸箱等产品。
4.2 产品功能
4.3本项目产品使用效果
第五章土地利用情况
5.1 项目选址
5.2 项目土地利用情况
5.2.1 项目各功能分区占地情况
5.2.2 土地利用合理性分析
5.3 节约集约用地措施
第六章节能与节水
6.1 设计的依据和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2、《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2006);
3、《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发改委环资[2004]505号);
4、《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2007年);
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6、《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gb/t15587-1995);
7、《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2589-2008);
……
6.2 能耗分析
6.2.1 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
6.2.2 能耗指标
6.3 节能措施和效果分析
6.3.1 节能措施
6.3.2 节水措施
6.4 节能效果分析
第七章环境影响评价
7.1 环境保护设计依据
7.1.1 设计依据
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1998国务院令第253号);
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
7.1.2 环境保护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一级标准;
4、《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中的1类标准;
5、《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标准;
6、《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
7、《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
8、《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501-2007);
7.1.3 环境保护原则和目标
1、环境保护原则
(1)坚持“三同时”原则。
(2)坚持服从“统筹规划,把项目环境保护、治理与区域环境综合治理同步进行”的原则。
(3)坚持“环境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相结合”的原则。
2、环境保护目标
根据城市发展规划提出的要求,本项目环境建设的目标为: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配套推进的原则,对项目环保进行全面配套建设,使其与环境生态、城市发展规划相融合。
……
7.2 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7.2.1 项目施工建设期环境影响分析
7.2.2项目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
7.3 环境保护措施方案
7.3.1项目施工建设期环境保护措施
7.3.2项目运营期环境保护措施
7.4 环境影响评价
第八章职业安全、卫生与消防
8.1设计依据、执行的标准及规范
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安全和工业卫生方面的方针政策,以及“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工业企业噪声标准”等规范,在设计中对确保生产安全和职工人身安全、改善工人劳动条件和环境等方面,均采取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职业安全卫生部分具体执行如下标准:
劳动部文件劳字(1988)48号《关于生产建设工程项目职业安全卫生监察的暂行规定》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1—2002
《工业企业噪音控制设计规范》 gbj87-85
《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 gb6222-2005
采用的劳动安全卫生标准:
《机械防护安全距离》(gb12265-90);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12801-91);
《用电安全导则》(gb/t13869-92);
《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92)。
8.2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
生产过程中无对人体危害的因素。
8.3安全生产所采取的主要防范措施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各建、构筑物在布置上均按规范要求,留有安全通道。保持通风,并且布置消防栓。
煤气发生炉和预烧料车间内设计将全部电气设备非带电的外壳,配线穿管以及电气安装支架等,均作接零保护。所有机械传动设备,均装设安全防护罩。
煤气发生炉和预烧料车间与煤气相关部位的动力供电与照明系统均采用防爆类型。
为确保产品达到卫生质量标准,防止空气浑浊,应有良好的通风设备,工作时严禁吸烟与饮食,饭前必须洗手、漱口,所有员工统一发放工装、手套等防护用品,加强职工安全培训,定期进行职工身体检查。
……
8.4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及教育
8.5消防
8.6煤气站与相关部位安全生产
第九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9.1组织机构
9.1.1 组织机构设置原则
9.1.2 组织机构设置
9.2 劳动定员
9.3 人员培训
9.4 劳动制度
第十章项目管理及进度安排
10.1 项目实施原则
10.2 建设管理
10.2.1 实施管理
10.2.2 项目招投标
10.3 项目建设工期也施工进度
第十一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1.1 估算范围
11.2 估算依据
11.3 编制说明
11.3.1 项目总投资费用
本项目总投资1500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金额为12600.00万元,建设工程费2700万元,安装费用600万元,设备购置费用6900.00万元,运输费用1200.00万元,预备费用1200万元,流动资金2400.00万元。
11.3.2 建设投资估算
本项目厂房为租赁厂房,项目建设投资估算部分主要费用为项目车间净化工程投资以及附属设施装修投资等费用。根据估算,本项目建设投资2,700.00万元,其中固体制剂部分900.00万元,大输液部分800.00万元,医疗器械部分600.00万元,包装印刷部分200.00万元。研究所建设部分200万元。
11.3.3项目流动资算
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采用分项详细测算法对本项目流动资金需求量进行测算。经估算,流动资金需求量为2400.00万元,即400.00万美元。
11.4资金筹措
要保证本项目建设按计划完成,首先应落实资金计划筹措。具体措施如下:
1、及时准确编报项目资金使用计划。
2、切实做好项目年度资金计划的落实工作。
3、项目资金计划落实后,及时划拨到专用基建账户。
项目总投资:2500万美元,
项目资金来源:
1、企业自筹资本1500万美元;
2、申请国开行固定资产投资贷款1000万美元。
3、及时准确编报项目资金使用计划。
4、切实做好项目年度资金计划的落实工作。
5、项目资金计划落实后,及时划拨到专用基建账户。
……
第十二章财务评价
12.1 评价依据
12.2 营业收入和税金测算
12.3 成本费用测算
12.4利润测算
12.5财务效益分析
12.6项目还款能力分析
12.7项目盈亏平衡分析
第十三章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分析
13.1社会效益分析
13.2 环境效益分析
第十四章结论与建议
14.1 结论
14.2 建议
完整版附件请点击下载:河北某公司设立海外医药制品公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案例.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