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 论
一、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云南某煤矿30万吨/年扩建项目;
项目总投资:18,808.32万元人民币;
项目建设期:1.5年;
矿区面积:2.16平方公里;
煤种:主焦煤;
……
二、建设单位概况
三、项目提出的背景
四、建设规模及生产能力
根据目前市场需求量,结合该公司实际情况,融资能力,确定本项目生产规模为:设计能力为年开采销售主焦煤30万吨。
五、编制原则
六、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和范围
七、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经测算,本项目主要财务指标如下:
动态税后投资回收期:4.31年(含1.5年建设期)。
税后内部回收率(firr):36.70%(远大于折现率10%)。
税后财务净现值(fnpv):25,656.00万元(远大于0)。
从经济评价指标看,本项目具备了较高的投资收益能力,结合其他投资建设因素综合考虑,本项目的可行度较高。
八、研究结论
第二章 煤层及煤质
一、地层
二、地质构造
三、岩浆活动
四、煤层
五、可采煤层主要煤质指标及煤类
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市场分析预测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项目是国家煤炭规划的需要
煤炭工业“十二五”规划中指出,十二五发展目标为到2015 年,煤炭调整布局和规范开发秩序取得明显成效,生产进一步向大基地、大集团集中,现代化煤矿建设取得新进展,安全生产状况显著好转,资源回采率明显提高,循环经济园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矿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企业“走出去”取得新成效,矿工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基本建成资源利用率高、安全有保障、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煤炭工业体系。
煤炭生产能力41 亿吨/年。其中:大型煤矿26 亿吨/年,占总能力的63%;年产能30 万吨及以上中小型煤矿9 亿吨/年,占总能力的22%;年产能30 万吨以下小煤矿控制在6 亿吨/年以内,占总能力的15%。煤炭产量控制在39 亿吨左右。原煤入选率65%以上。
技术进步方面,全国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达到75%以上。其中:大型煤矿达到95%以上;30 万吨及以上中小型煤矿达到70%以上;30 万吨以下小煤矿达到55%以上。千万吨级矿井(露天)达到60处,生产能力8 亿吨/年。安全高效煤矿达到800 处,产量25 亿吨。
为满足国家对煤炭工业的发展要求,项目方需要实施本项目。
……
二、我国煤炭发展现状
根据国家第三次经济普查,2013年底,煤炭产业主要经济数据:1,煤炭采选业法人单位1.9万个,从业人员611.3万人;2,规模以上煤炭企业资产总额58824.7亿元,主营业务收入30045亿元,资产贡献率12.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科研经费支出158.6亿元,科研投入强度0.4。新中国成立以来(1949-2015.03),我国共生产煤炭超过700亿吨,其中2013年全国煤炭产量39.7亿吨。2014年产量38.70亿吨,人均生产量2.84吨/人年。2014年消费煤炭41.2亿吨,人均消费3.01吨/人年。
……
三、我国煤炭市场预测
对于煤炭行业未来的预测,主要体现在短期与中长期两个层次。
——短期发展预测:
首先煤炭市场供大于求不会根本改变。煤炭企业经营环境短期内不会发生变化。甚至在2015年会继续下滑,新电改对煤炭行业是带来了冲击的,电价下调2分钱对煤炭影响大概60块钱每吨。希望国家在煤炭税收方面进行进一步调整。再次铁路运价调整导致煤炭运输成本增加。不过国家仍然在积极推动 39项政策,这39项政策和措施是完全起到了作用的。
……
四、区域市场现状
截至2014年12月末,云南省各地上报关闭的煤矿有285个、淘汰落后产能1233万吨/年,超额完成了国家下达的关闭煤矿120个、淘汰落后产能360万吨/年的任务。全省煤矿安全生产事故总起数、死亡总人数、较大事故起数比2013年大幅下降,但重大事故起数和原煤生产百万吨死亡率同比大幅上升。
……
五、产品价格预测
根据市场考察,参照同类产品的市场价格,焦煤的市场销售价在650元/吨左右,且产品稳中有升,市场需求量大。
第四章 厂址选择及建设条件
一、厂址选择
二、项目建设地情况
第五章 煤炭储量及开采年限
一、矿井范围及资源/储量
二、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1、矿井工作制度
矿井设计年工作日330天,采用“三·八”作业制度。“二采一准”,“三班掘进”的循环作业方式。每天净提升运输时间为16h。
……
第六章 工艺技术方案及设备选型
一、采区布置
1、首采区特征
(1)首采区数目、位置选择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30万吨/年,设计“一区一面”达产,即在一个采区内布置一个工作面达到矿井生产能力。
设计移交生产采区为一采区,位于矿井东部,开采+1960m~+1810m标高间资源。
……
二、采煤方法及工艺
1、采煤方法
(1)开采技术条件
a、地质构造
矿区总体为一向斜构造,倾角20°~35°,地质构造中等。
b、可采煤层
矿区范围内有13个可采煤层,煤层稳定。
矿区可采煤层为8、9、10、11b、14、15b、16、19b、21a、21b、23b、24等12层,其中9、16煤层全区可采, 8、10、11b、15b、17、19b、21b、23、24煤层大部可采煤层;14、21a煤层零星可采。
c、水文地质条件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属弱裂隙含水层充水为主的中等类型。
d、工程地质条件
矿区工程地质条件为以层状软弱岩组为主的中等类型。
e、瓦斯、煤层自燃、煤尘爆炸
矿井为瓦斯矿井;煤层煤尘无爆炸危险性,煤层自燃倾向性为三类,属不易自燃煤层。
f 、地温、地压
矿井地温正常,无冲击地压。
……
三、巷道掘进及机械化
1、巷道断面和支护方式
矿井现大部分巷道均已形成,各巷道断面、支护形式如下:
主斜井、排水行人平硐、消防材料库、中央变电所及水泵房、井底水仓、清理撒煤斜井、引风硐均采用砌碹支护,断面为直墙半园拱形。
运输兼行人暗斜井、轨道暗斜井、材料石门均采用“u”支架支护,断面为直墙半园拱形。
车场、避难硐室均采用锚喷支护,断面为直墙半园拱形。
回风斜井、回风暗斜井、工作面回风巷、工作面运输机巷均采用梯形断面,金属棚支护。
开切眼采用矩形断面,综采支架支护。
采区巷道断面见下表。
……
第七章 总图布局与公用工程
一、总图布局
1、矿井地面总布置
矿井地面主要布置有主、副、风井工业场地,另外在工业场地东北部布置爆破器材库。主、副、风井工业场地布置在矿区东南部,为本次设计区域服务。
2、工业场地功能区分及平面布置
根据上述原则,设计将整个工业场地按功能分为生产储运区、辅助生产区、行政福利区共三大功能区。
现工业场地已基本形成,位于矿区东南部,整个工业场地处在缓坡地带。进场公路为6.0m宽的碎石道路。工业场地内建(构)筑物需进行建设。
工业场地及进场公路通过简单处理就可形成,工程相对较简单且经济。
根据开拓部署和防洪要求,通过合理规划布局,按功能分为三个独立分区。生产储运区布置在场区的西南部,辅助生产区布置在场区东南部,行政生活福利区布置在场区东北部,采取台阶式布置,整个场地占地面积2.89hm2。各分区简述如下:
……
二、工业场地防洪、排涝和竖向设计
1、矿井防洪标准
根据《煤炭工业小型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2005),防洪设计标准为:矿井井口设计频率1/100,校核频率1/300;工业场地设计频率1/100;场外截水沟设计频率1/10~1/25(本设计截水沟设计频率采用1/25)。
……
三、场内运输
1、运输方式选择
根据开拓方式,结合矿井生产、生活、救护、消防及材料、设备、矸石的运输要求,场内运输主要形式为窄轨铁路和公路。
2、窄轨铁路
根据矿井生产的特点和本矿的生产规模、货物运输的要求,场内矸石、材料、设备均采用窄轨铁路运输,技术标准为:22kg/m钢轨,600mm轨距,钢筋混凝土轨枕,15cm厚碎石道床,道床顶宽1.5m,路基宽度3.0m,每公里铺设1500根钢筋混凝土枕。弯道半径最小9m。矿车运输轨道线间距为2.0m,最大纵坡为5‰,人力或机车推车调度。窄轨铁路总长335m,窄轨道岔总共5付。
……
四、工业场地管线综合布置
五、土建工程
1、主要建、构筑物的建筑特征、结构及面积方案
按《煤炭工业小型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2005,主要工业建、构筑物总建筑面积为1954.8m2,建筑体积为7741.8m3。
……
六、电气
七、给水、排水
八、通风
九、电讯
第八章 环境保护
一、设计依据及标准
二、施工期间污染防治措施
三、营运期污染防治措施
四、治理效果
第九章 职业安全卫生及消防
一、设计依据及标准
二、矿井灾害因素分析
(一)火灾
矿井火灾分为内因火灾和外因火灾。本矿井煤层属不易自燃煤层。因此,矿井主要应加强防治外因火灾。
(二)瓦斯
沿江乡煤矿为瓦斯矿井,但不能有丝毫的麻痹大意和侥幸心理,必须充分认识矿井瓦斯的危险和危害性,采取严格有效的管理和预防措施,杜绝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
……
三、生产作业主要伤害因素分析
(一)爆破事故
造成爆破事故的主要原因如下:
1、爆炸材料使用不当;
2、雷管和炸药混放,违章使用明火;
3、爆破工未按照规程要求操作,违章处理瞎炮;
4、运输过程中操作不当,由于摩擦等原因引起爆炸;
5、躲炮时间和安全距离不够。
……
四、职业危害防范措施
第十章 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一、项目法人组建方案
二、管理机构组织方案
主要由矿长、生产副矿长、安全副矿长、机电副矿长、矿总工程师、会计师组成。
根据矿井情况,下设生产技术科、机电运输科、安全科、调度室、通风科等生产科室,负责矿井生产、安全等的生产调度管理。
三、生产作业班次
沿江乡煤矿为机械化改造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30万吨/年。根据该矿的生产技术条件,确定年工作日数为330天,“三·八”作业制,即两班采煤一班准备,三班掘进。
四、劳动定员
第十一章 项目实施计划
根据工程总量和实际建设经验,确定项目的建设工期为18个月。
第十二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一、编制说明
二、铺底流动资金
三、项目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估算为18,808.32万元,其中铺底流动资金180.00万元。
项目投资资金使用计划表
四、资金筹措
第十三章 经济效益评价
一、评价依据
二、基础数据
三、年营业收入和年营业税金及附加估算
1、年销售收入和销售税金及附加计算
项目正常年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6,666.67万元(不含税价),增值税额按销项税减进项税进行计算,销项税率为17%,进项税税率为17%。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分别按增值税额的5%、3%、2%计算。资源税按照销售额的5.5%计算。
收入测算表
单位:万元
四、利润总额及分配
五、财务盈利能力分析
投资利润率=年利润总额/总投资×100%= 49.36%;
投资利税率=年利税总额/总投资×100%= 55.54%;
六、财务分析结论
第十四章 结论与建议
完整版附件请点击下载:云南某煤矿30万吨年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案例.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