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项目依据及概况
第一节设立目的及依据
第二节项目总论
1、项目名称
北京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beijing culture bigdata exchange)
2、项目简称
北文数交中心(cbde)
3、注册资本
5000万元
……
第二章投资方基本情况介绍
第三章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第一节项目建设背景
一、政策背景
中国文化产业及文化大数据相关政策、项目、技术和应用等逐步进入实际落地阶段。各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重视程度逐步升级,相关的政策措施和规划方案处于高密度发布时期。
1、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
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由文化部于2014年7月31日批复设立,这是全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的国家级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被业内视为以文化产业改革探索、文化经济政策先行和产业融合发展示范的试验田。实验区以文化产业改革探索区、文化经济政策先行区和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为建设目标,是文化产业政策先行先试的试验田。以“北京商务中心区(cbd)-定福庄”一带78平方公里为核心承载空间。未来将在总结核心区建设和发展经验的基础上,适时拓展至全市其他重点文化产业功能区,形成“一区多园”的空间发展格局,并将建立京津冀协同合作机制,促进京津冀文化产业一体化的整体发展。
实验区将重点发展创意设计业、动漫游戏业、演艺娱乐业、艺术品交易业、数字文化产业、文化贸易业等六大产业,并将建设文化产业协同创新中心、文化产业金融服务中心、文化产业人才培训中心、文化创意及设计产品会展中心、云计算及数字文化产业发展中心、文化企业总部基地等一批功能性、平台性项目。
……
第二节项目建设必要性
一、国家核心战略方向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5年8月1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发展现代流通业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旺消费促发展;通过《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的行动纲要》(下称《纲要》),提升创业创新活力和社会治理水平;决定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涵养就业潜力和经济发展持久耐力。《纲要》是迄今为止政府高层出台的最重磅的大数据纲领性文件,标志着大数据已经正式上升到国家核心战略。
北京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的建设使国家掌握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主动权,提高数据资源的利用效益,支撑中国社会发展转型和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项目抓住信息技术优势,极大地存储、挖掘和使用信息资源,牢牢掌握对文化大数据开发利用的主动权,利用高科技发展生态中国文化产业。
北京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作为全球第一家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把文化大数据转换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有价资产,让文化大数据资产在全球范围流通并产生叠加价值,交易所将作为数据价值的权威鉴定者。同时,交易所结合京津冀在大数据方面的发展战略、资源、政策优势,在文化大数据交易方面树立起一面旗帜,将引领中国文化大数据交易市场的发展,提高国家大数据在国际大数据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
第三节项目建设可行性
一、国家政策支持引导
从2015年7月初国办专门印发运用大数据对市场主体服务和监督通知,要求在政府层面推动大数据应用,到2015年8月19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的行动纲要》,国家推进大数据和“互联网+”的相关产业发展的力度越来越大。各地方政府也意识到发展大数据产业的重要性,先后制定一系列政策,以促进大数据产业发展。这些政策的实施也为本项目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基础,北京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的设立正契合了这一趋势。
……
第四章项目所在行业市场分析
第一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1、世界文化产业规模分析
据韩国文化内容振兴院估算,2013年世界文化产业市场营业额达到2.337万亿美元。分区域看,北美市场份额最高,达到35.2%;欧洲、中东和非洲共占30.9%;亚太占27.4%;中南美洲占6.5%。
另据普华永道(pwc)测算,2011年美国、日本、中国、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巴西和韩国娱乐和传媒业市场规模居世界前10位。其中,美国遥遥领先,营业额达到3630亿美元,是排名第2位日本(1730亿美元)的2.1倍;中国、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和加拿大的营业额分别为890亿、720亿、690亿、610亿、590亿和370亿美元,位居世界第3至第8位;巴西和韩国均为350亿美元,分列第9位和第10位。预计到2016年,美国、日本、中国、德国和英国娱乐和传媒业营业额将继续排名世界前5位,分别达到4900亿、2030亿、1680亿、840亿和830亿美元,是2011年的1.3倍、1.2倍、1.9倍、1.2倍和1.2倍。
2、中国文化产业规模分析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为24017亿元,占gdp的比重为3.77%,较2013年增长了12.49%,远高于同期gdp增速,正在向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方向迈进。其中,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为20081亿元,比上年增加2010亿元,增长11.1%,比同期gdp现价增速高1个百分点。
图表1:2005年-2014年中国文化产业规模
第二节文化大数据产业发展现状
2014年,中国文化大数据产业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各地发展文化大数据积极性较高,但应用范围并不广泛,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已初现端倪。预计2014年,中国文化大数据产业市场规模达到23.20亿元,文化大数据产业成交额将达到3.79亿元。预计到2020年,中国文化大数据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908.17亿元,成交额将达到51.07亿元。
图表2:2014-2020年文化大数据产业市场规模及成交额预测
第三节大数据产业发展现状
2014年,中国文化大数据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各地发展文化大数据积极性较高,行业应用得到快速推广,市场规模增速明显。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文化大数据市场营收规模达到75.7亿元,同比增长34.7%。预计到2020年,中国文化大数据产业市场规模营收将达到422.6亿元。
图表3:2011-2020年中国大数据市场营收规模预测
2014年,中国大数据市场规模达到767亿元。预计到2020年,中国大数据产业市场规模营收将达到8229亿元,同比增长35.11%,大数据产业将在社会各产业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图表4:2014-2020年大数据产业规模预测
第四节大数据交易同业分析
第五章项目建设内容及产品规划
第一节业务定位
第二节建设内容
第三节商业模式
第四节项目交易创新性
第五节交易品种与服务
第六节交易流程及关键业务设计
常规数据交易流程如下图所示:
图表5:常规大数据交易流程
第七节案例举例
第六章项目业务发展规划
第一节业务发展规划
第二节项目经营计划
图表6:项目近期经营目标
第三节项目盈利模式
第七章项目风险控制能力分析
第一节风险分析
一、外部风险
1、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风险
项目的业务受到宏观经济状况和政策以及市场波动的固有影响,如融资成本和利率波动、通货膨胀、短期和长期可用融资来源、工业和金融行业上行或下行趋势、货币和财政政策、外汇政策和币值波动、税收政策、其他宏观经济政策以及影响文化行业及大数据行业的法律法规。
不利的金融或经济环境,可能对投资者信心和全球金融市场造成不利影响。另外,关于通货膨胀、能源成本、地缘政治、信贷供给和成本、失业率、消费者信心、资产贬值、资本市场波动和流动性问题的担心,均对市场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不利的金融或经济状况也可能对公司的业务产生不良影响。此外,监管政策的变化也会对公司的运作或业务开展及创新产生一定的影响。
……
第二节风险控制措施
一、交易场所风险防范
(一)借鉴银行间市场及证券交易所市场交易的成熟制度,建立健全内控制度,落实责任制,在运行中对规则制度不断予以完善,杜绝因制度性缺陷而引发的风险。
(二)全程接受监管部门的监管,实行重大事项报告备案制度。
(三)将交易信息终端显示置备于监管部门以接受实时监管。
(四)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构。风险管理组织机构主要包括:(1)董事会及其下设的风险管理委员会;(2)监事会;(3)高级管理层;(4)风险管理部门。
风险管理委员会,其成员5-9名,聘请包括会员在内及外部相关人士作为委员,对运营过程中的风险控制情况进行监控、评估和指导。其直接隶属于董事会,负责交易所有关风险控制管理体系。
第八章项目组织机构、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
第一节企业组织机构设置
第二节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
本项目运营期预计新增劳动定员119人。
第九章项目投资估算
第一节估算范围与依据
第二节建设投资估算
第三节流动资金估算
第四节项目总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额为项目建设投资与流动资金之和。根据以上估算,本项目投资总额为16,591.90万元。各细分项目如下表所示。
图表9:项目总投资估算表
单位:万元
第五节资金筹措
第十章项目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第一节评价依据
第二节项目的营业收入结构
项目测算期4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650.00、20,390.00、29,050.00、40,860.00万元。
第三节项目成本费用分析
第四节项目利润
第五节项目投资未来的现金流量预测
净现值是指在项目的整个实施运营过程中,所有年份现金净流入的现值之和与所有年份现金净流出的现值之和的差额。
本项目所得税前项目投资财务净现值为12,344.50万元,所得税后项目投资财务净现值8,469.74万元。两个数值均远大于0,这说明,按照该行业基准收益率12%,本项目是盈利的,同时也意味着本项目的内部收益率将高于一般行业水平。
……
第六节社会效益分析
一、对促进京津冀一体化起着重大战略意义
北京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是支撑京津冀协同与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提高文化数据资源的利用效益,对支撑京津冀社会发展转型和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极大地存储、挖掘和使用文化信息资源,牢牢掌握对文化大数据开发利用的主动权,利用高科技,发展生态京津冀。
本项目对京津冀一体化的十分重要战略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管理文化数据,提高政府决策能力。利用文化大数据,提取有用信息,能够改进政府部门决策,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为利益相关者服务。利用各种渠道获取的各种文化数据,在进行数据分析后,快速获得关键、准确的小数据,会显著修正政府部门的各项工作和措施。
第二,收集文化数据,文化大数据为政府统计提供了总体性、非结构化、丰富真实的原始资料,可以极大地缩短文化数据采集时间,减少报表填报任务,减轻调查对象负担,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目前,国家统计局与11家企业共同研讨建立大数据应用的统计标准,包括指标定义、口径、范围、分类、计算方法、代码等;确定利用企业数据完善、补充政府统计文化数据的内容、形式及实施步骤,包括文化数据的采集、处理、分析、挖掘、发布等。
第三,分析文化数据,整合大量非结构化或者半结构化的文化数据,依托文化数据及数据分析进行决策,在文化领域进行智能分析研究,可以有效实现对于文化结构及产业发展的科学准确的认识和判断。
第四,文化数据创新,通过对文化数据的提炼来提高效率、建设智慧城市,才能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实现更大的价值。政府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与文化行业、科研院以及高等学校一起形成全体动员的格局,从技术研发、分析利用、数据创新等多方面共同开展文化大数据战略。
……
第十一章项目整体评价
第一节财务效益评价
第二节社会效益评价
第三节总体评价
完整版附件请点击下载:北京某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长案例.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