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项目概况
第一节 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名称
二、建设地点
三、项目单位
四、项目内容
项目主体工程建筑主要有教学楼、综合楼、艺术楼、体育馆、食堂、学生宿舍、教职工宿舍、图书馆、开水房及澡堂以及门卫室等的建设。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工程量如下表所示:
五、项目招生规模
七、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项目估算总投资8893.86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8166.93万元;设备购置费320万元;安装工程费25.6万元;工程其它费用合计122.29万元;工程预备费259.04万元。项目所需资金全部来源于学校自筹。
八、建设周期
第二节 项目可行性研究结论
第三节 编制依据和原则
一、编制原则
二、编制依据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第一节 项目建设背景
一、政策背景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纲要》中指出教育建设要坚持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在加强加强美育方面,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文化部“十二五”文化科技发展规划》
《规划》指出要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加强理工学科与人文、艺术学科的交叉融合,支持高校设立文化科技交叉学科与专业,培养文化科技后备人才。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
二、经济背景
第二节 项目建设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是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教育部为了贯彻国家要求,在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下提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谋划发展,统筹城乡教育、促进教育公平,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高质量,促进公平,加强管理,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努力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总体要求。
二、项目建设是我国发展教育事业,搞好基础教育工作的需要
三、项目建设是贯彻科教兴市,提高全民素质的需要
四、项目建设是维护教育公平,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
教育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重要支撑。实践表明,现代社会中人们的受教育程度与职业、收入、社会地位呈正比关系,特别是在当今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背景下,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社会个体的发展前提。只有坚持教育公平,赋予每个受教育者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才能使社会成员的潜能、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人是社会的主体,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而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先导性作用。项目建设能够改善薄弱学校的薄弱环节,力促教育均衡发展,维护教育公平,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进程。
……
五、项目的建设是保证社会和谐,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需要
第三章 项目市场分析
第一节 我国教育发展情况
一、高中在校生变化情况
按照国家“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任务要求,2013年,高中阶段教育规模总体发展平稳。招生人数略有减少,招生普职结构较为合理,在校生规模略有减少,高中阶段普及水平继续提高,办学条件有所改善。
2013年,全国共有高中阶段学校(包括普通高中、成人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2.6万所,比上年减少643所。招生1497.5万人,比上年减少101.3万人,下降6.3%;在校生4369.9万人,比上年减少225.4万人,下降4.9%;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6.0%,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
全国普通高中共有学校1.3万所,比上年减少157所,其中河北省共有高中数量593个,班级数量19213个;招生822.7万人,比上年减少21.9万人,下降2.6%;在校生2435.9万人,比上年减少31.3万人,下降1.3%。
随着中等职业教育的持续快速发展,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比例大体相当。2013年,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普职比(普职比例为普通高中与中职招生人数之比)为54.9:45.1,中职所占比例比上年下降2.1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教育招生结构总体较为合理。
……
二、民办教育发展情况
三、教育消费支出情况
教育成为家庭消费重头,知识经济的革命导致普通百姓的消费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育消费已成为一个家庭培养孩子的必要支出。这如同买东西要交钱一样,在得到教育的同时,也需要投入资金,而且每个家庭已经把教育看作家庭的首要投资项目,来优先保证和安排。据有关资料表明,全国城镇居民用于教育文化的费用已大大超过了消费总支出的增长幅度,教育消费已成为家庭消费的重头。
随着教育阶段的提升,教育消费费用比例随之增加,到大学阶段才有所缓和;每月用于孩子消费的金额平均为1370元,其中44%用于教育消费。
……
第二节 我国文化产业市场发展情况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多个涉及文化产业的政策性文件,文化产业被提到将在2020年发展成为我国支柱性产业的目标,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密集发布。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文化产业加快成长速度,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成为现代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数据显示,2006年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且发展较为平稳。与2006-2010年相比,2011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有较大程度的上升,原因在于统计口径的改变。根据新的口径,国家统计局将2011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由原来的13479亿元修订为15516亿元。
2012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为18071亿元,同比增长16.47%。初步估算,2013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约达到21000亿元,同比增长16.21%。
……
第三节 艺术教育市场发展空间
一、文化强国战略为艺术教育行业提供了发展空间
二、国家“扩大内需”政策为艺术教育行业注入发展动力
三、国家支持民办教育是艺术教育产业的发展契机
第四章 本项目办学理念及班级设置
第一节 办学理念及目标
第二节 班级及课设置
第五章 项目选址及区位条件
第一节 项目选址
第二节 区位条件
一、建设环境
二、所在地自然条件
三、基础设施条件
第六章 工程建设方案
第一节 项目建设指导思想与原则
一、项目建设指导思想
二、总体建设方案设计原则
三、项目建设依据
四、项目建设用地指标
第二节 总体规划方案
1、场所感的交流沟通氛围
学校是培养人才、传播知识的重要场所,也是一个互相交流的场所,包括老师与学生的相互交流。创造具有交流沟通氛围的场所空间,形成层次分明的网络状公共空间系统,可为各种交流活动提供物质载体,进一步提升学校发展的内在动力。
2、有弹性、可生长的组织结构模式
学校校园是一个大系统,其各个组成部分将随着学校的发展而不断状大,因此规划方案的组织结构模式应具有弹性,可适应今后生长的需求,这样既可保证整个规划结构的完整,又可节约土地,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3、有特色的教学建筑
利用教学建筑自身的文化特质,创造错落有致、具有新时代特色风格的学校。
4、绿化系统
绿地是校园景观最重要的生态要素之一,对校园绿化景观格局产生重要影响。具体规划如下:
校区四周实现绿化与硬化的有机结合。同时设计方案中各功能区留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并按功能分区,在各自的功能区建设一定宽度的以乔木或灌木为主的绿化隔离带,使之形成相对独立的各功能区,并有利于改善小气候。校园内各支路两侧营造林荫景观,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景观。
第三节 建筑设计方案
第四节 结构设计方案
一、设计依据
二、结构设计
第五节 建筑节能方案
一、节能气候分区
二、建筑总体布局
三、建筑单体节能设计要点
四、墙体节能
五、屋面节能
第六节 公辅工程
一、设计依据
二、电力
三、给排水
四、其他辅助工程设计
第七章 环境保护
第一节 执行标准及排放标准
第二节 主要污染源、污染物及防治措施
一、项目建设期环境保护
二、项目运营期环境保护
第三节 环境影响综合评价
第八章 职业安全与卫生及消防设施方案
第一节 设计依据
第二节 劳动保护
第三节 消防设施及方案
一、设计标准及规程
二、建筑
三、给水消防
四、电气消防
五、暖通、空调消防
第四节 防范措施
一、主要技术措施
二、主要管理措施
第九章 节能方案分析
第一节 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一、相关法律、法规、规划和产业政策
二、建筑类相关标准及规范
三、相关终端用能产品能耗标准
第二节 节能措施综述
第十章 建设期限和实施的进度安排
第一节 项目建设进度
一、项目施工组织措施
二、项目实施进度
第二节 工程招投标方案
一、招标形式
二、资质要求
三、招投标工作组织
四、招标方式
第十一章 项目组织管理与运行
第一节 项目组织管理
一、组织机构
二、项目实施管理
三、资金与信息管理
第二节 项目建设后期及建成后运行管理
第三节 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
一、用人原则
二、教职工劳动定员
序号岗位人数占比
1管理人员83.85%
2文化课教师12057.69%
3美术课教师6028.85%
4后勤人员209.62%
5人员总数208100.00%
第十二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第一节 估算范围
第二节 投资估算依据
第三节 投资估算
一、建设投资估算
二、不可预见费用
三、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五、项目总投资估算
项目估算总投资8893.86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8166.93万元;设备购置费320万元;安装工程费25.6万元;工程其它费用合计122.29万元;工程预备费259.04万元。项目所需资金全部来源于学校自筹。
第四节 收入成本估算
第十三章 社会效益分析
第一节 项目实施对社会的影响分析
1、政治贡献
本项目的建设扩大了高中教育规模,增加了美术教育供给,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一定程度缓解了“上学难”的问题;同时,扩大了就业,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2、经济贡献
项目通过引导民间资金投资教育,拓宽了教育投资渠道,弥补了国家教育经费的不足;项目在拉动内需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促进了经济发展。
3、文化贡献
本项目在培养人才,提高国民素质和艺术文化水平,以及文明传承和文化创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4、教育贡献
项目的建设推进了教育体制改革与创新,民学校在经费筹措、办学形式、管理机制、教育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的探索,开拓了教育改革创新之路,也促进了公办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第二节 互适性分析
第三节 社会风险分析
第十四章 项目风险分析及规避建议
第十五章 结论及建议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建议
完整版附件请点击下载:河北省某文化艺术学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案例.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