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酒业产业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案例
第一章 总论
1.1 项目概况:
1.1.1 项目名称:
1.1.2 项目建设性质:
1.1.3 项目建设单位简介:
1.1.4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1.5 项目建设地址:
1.1.6 建设主要建设目标:
1.1.7 建设年限:
1.1.8项目财务评价指标:
1.2报告编制的依据:
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原则和研究范围
1.3.1 编制原则
1.3.2 可行性研究范围
1.4 研究项目主要结论
1.4.1 主要研究结论
1.4.2 建议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与必要性分析
2.1项目建设背景
2.1.1我国酿酒工业发展迅猛
酿酒工业是我国传统优势产业之一,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国民经济发展中增长最快、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2014年我国酿酒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9000.25亿元,实现利润总额超1000亿元,税金总额约900亿元。酿酒工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解决了141万人的就业问题。酿酒工业作为中国传统的酿造行业,传统的多菌种固态发酵技术和以现代理论为基础的单菌种液体发酵技术,形成了成百上千种风味物质协调搭配的独特产品风格;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上千年的文化的积累,使酿酒行业成为效益较好、附加值较高的产业。
2.1.2国家积极支持酿酒行业发展
1、《中国酿酒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2011年中国酿酒工业协会颁布的《中国酿酒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对酿酒产业而言,倡导企业诚信经营,不用、慎用、少用食品添加剂和加工助剂,严格执行标准规定的品种、范围和用量,是对企业和行业的考验。
产业结构方面:优化酿酒产业布局,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产业集群,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企业竞争能力。建设酿酒工业生产基地,打造特色经济区域集群。培育优质酿酒原辅料产区,推动西部原料产区建设。继续鼓励、支持和引导酿酒企业的改组改制;继续推动酿酒企业进入资本市场,优化多种所有制并存的产业经济格局。促进企业内部结构调整,支持企业通过收购、控股、并购、重组、强强联合,形成集团化、规模化的大型企业集团。规范中小企业产销经营,拓展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空间,达到大中小酒企和谐发展。
积极推动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扶持具有区域优势的地方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形成以大中型企业为主导、其他企业为补充的产业格局。大力推动酿酒产业制造基地集群建设,积极建立酿酒生态园区,鼓励和规范酿酒产业特色区域的科学发展。
……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2.2.1项目建设是提高企业生产能力、重新拓展中高端白酒市场的需要
生产是白酒生产流通流程中的重要环节,生产能力不足将直接影响到公司成品白酒的销售。面对日益增长的中高档白酒消费需求,尤其是市场对公司系列产品的品质和品牌的认可,公司现有成品酒产能有限,能够用于生产中高档白酒的产能更低,已经成为制约扩大中高档白酒的市场拓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增强成品酒生产能力,利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实现自动化生产,提升自动化水平,以满足公司重回中高端市场的需要,为中高档白酒及整体规模的快速增长提供充分保障。
……
2.2.2项目建设是公司优化产品结构,提升勾储能力的需要
正所谓“酒是陈的香”,经过较长时间的恒温储存是生产中高档白酒产品的必要条件之一。而越是高档白酒,用于勾兑的基酒贮存期要求越长。公司要求高档产品的基酒储存周期不小于5年,中档酒不小于3年。公司目前的基酒储存能力偏低,极大地制约了中高档酒的市场拓展,更难以实现“跨越式发展、回归高端白酒企业”的目标。通过白酒产业园项目的实施,公司基酒的品质将得到显著提升,优质基酒比率也将大幅提升。同时,公司还将配套以微机勾调系统应用和质量流量计系统在散酒的收、发、勾、贮流程中各环节的全面应用,提升产品的勾储能力,能较为稳定地整体提升产品质量。
……
2.2.3项目建设是企业加快技术创新,提高企业技术装备水平的需要
公司通过多年发展,培养了一批技术力量雄厚、事业心强,敬业肯干的技术人员。通过近年来研究,也开发了一大批科研成果。但由于现有设备设施落后,这些技术成果无法应用,严重阻碍公司开发新产品及相关研究工作,因此必须建立酒体设计研发中心,配备先进的先进实验设备和仪器,应用先进的技术成果对现有生产进行改造,进一步调整优化生产工艺和技术,提升原酒品质,优化产品结构,为重回高端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
2.2.4项目建设是打造“酒文化、酒生态、酒旅游”发展格局的需要
为进一步加强企业品牌建设与企业形象建设,公司提出在产业园建设中打造“酒文化、酒生态、酒旅游”的发展格局,宣传健康的饮酒文化,引领消费者体验深厚的酒文化,感受厚重的文化底蕴。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稳定、绿色的产品,使酒与生态合二为一。着力发展酒旅游产业,促进地区旅游业发展,并且给消费者带来不一样的旅游体验。公司按照以上的发展格局,不断提高品牌影响力,提升公司形象。
……
第三章 项目市场分析
3.1白酒行业分析
3.1.1 白酒简介
中国酿酒行业按生产工艺可分为蒸馏酒和发酵酒,前者包括中国白酒,白兰地,威士忌,伏特加,朗姆酒,杜松子酒,奶酒等。白酒是传统的中国酿酒,具有悠长的历史渊源。
根据饮料酒国标gb/t 17204-2008)规定,白酒主要以高粱等粮谷为原料,以不同的糖化剂(主要有大曲,小曲,麸曲,酒母等)经蒸煮粮食,糖化,发酵,蒸馏,贮存,勾兑而制成的酒精度在18-60%的蒸馏酒。目前国内主流的白酒按香型可分为浓香,酱香,清香,米香等(其他还有凤香,豉香,芝麻香,兼香等)。国内消费者普遍认为酒类价格与酒精度数成正比,目前主流为55度的高度酒,随着健康意识增强,以38度为主的低度酒需求也在逐步增长。
……
3.1.2 白酒需求分析
1、白酒消费特征和发展趋势
白酒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是现代生活中重要的社交工具,无论商政、送礼或是家庭聚餐,人们都会选择白酒以制造气氛。白酒在中国有很广泛的消费基础,市场覆盖了从农村到城镇,从民营企业到国家机关,产品价格范围也从几元到上千元,甚至在近几年中出现了百万元级别的产品。国内白酒市场目前的容量已超过5000亿元,但其消费量占酒类比值逐年下降,2014年白酒,啤酒销量计的占比分别为18.16%,74.58%。过去5年内,白酒销量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仅为6.6%,低于其他酒种,销售额年均增长率约为7%。数据显示,白酒销量在1997-2004年出现下滑,主要是受当时宏观调控、政府鼓励其他酒种消费、山西假酒案爆发以及人们健康意识增强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图表 4:2005年-e2015年饮料酒的市场销量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3.1.3 白酒供给分析
1、酿酒行业生产情况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4年啤酒企业总产量达4921.9万千升,在所有酒类中占比75.21%,白酒企业产量为第二位,达1257.13万千升,占比19.21%,黄酒和葡萄酒企业的产量为134万千升和109万千升,占比仅为2.05%和1.67%。
图表 10:2005年-e2015年全国饮料酒产量情况
3.1.4 竞争格局
1、白酒行业竞争格局
白酒行业进入门槛低,企业数量多,地方保护严重。目前业内普遍将白酒市场分为低于80元/瓶的低端市场,80-200元/瓶的中低端市场,200-500元/瓶的中高端市场和500元以上/瓶的高端市场,目前茅台等部分名优产品已近迈入1000元以上/瓶的超高端细分市场。各细分市场目前呈现高端市场寡头垄断,中端市场竞争激烈,低端市场集中度提升的态势。
……
3.1.5 产业链分析
1、产业链简介
酿酒行业各子行业的产业链相似,主要包括上游的种植业和食品添加剂业,酿酒机械业和瓶身包装业,以及下游的批发零售业和物流业。白酒企业向上游采购生产所需的粮食主要为口粮,且对粮食质量有较高要求,对上游的议价能力低。在下游行业,中高端产品由于其稀缺性导致提价能力很高,但低端产品处在价格战中,议价能力弱,不回轻易提价,或更在龙头企业后适度调价。
……
3.1.6 行业财务指标
1、综合盈利能力
比较了酿酒业主要子行业涉及公司的2005年-2014年历史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表现,葡萄酒行业的roe长期高于其他子行业,白酒次之,接下来是差距较大的啤酒和黄酒行业(以古越龙山为例)。在白酒子行业中,泸州老窖,洋河股份,贵州茅台,五粮液和山西汾酒的历史roe均高于上市公司平均值。
……
3.2 露酒行业分析
依据gb/t 17204-2008《饮料酒分类》标准,根据原材料的特点、生产工艺,定义露酒是以蒸俯酒、发酵酒或食用酒精为酒基,以食用的动植物、食品添加剂作为呈香、呈味、呈色物质,按一定生产工艺加工而成,改变了其原酒基风格的饮料酒。
3.2.1 露酒简介
露酒属于配制酒范畴,具有营养和功能型的露酒又称保健酒。常见的露酒有乌鸡酒、三鞭酒、阿胶酒、蚂蚁酒、枸杞酒和青梅酒等。国家名酒竹叶青酒、园林青酒、劲酒和宁夏红等是露酒产品的典型代表。饮料酒分类国家标准gb/t 17204-2008中规定露酒包括植物类露酒、动物类露酒、动植物类露酒及其他类露酒,并明确把露酒等同于配制酒。
……
3.2.2露酒产业优势
1、露酒可供开发的资源潜力巨大
露酒主要是以酒基和原辅料按照生产工艺加工而成。其原辅料可供选择的品种很多,具有强大的优势。如:宫丁香、枸杞、人参、蛇、当归、动物、动物的骨骼等等,可以说,凡是中医能够入药的品种,基本上都能按照生产工艺而生产露酒。特别是近年来应用科技的发展,原料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野生资源类有红景天、刺梨等野生果;花卉类中如梨花、玫瑰、茉莉、菊花、桂花等。为露酒的产品细分、市场细分、功能细分提供了巨大的空间。随着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对饮食类产品已不再过分关注“饱腹”和“享受”,逐步开始关注人体肌能的调理作用。广大的社会需求奠定了露酒较其他饮料酒更具有特殊优势。
……
3.2.3 市场发展趋势
1、露酒品牌逐步形成
露酒的发展应该以调整产品结构为主攻方向,产品以色、香、味、美,适于佐餐的质量为主,以消费者需求的口味为依据,实施产品定位,档次要分明,使产品更加贴近消费者的大众需求。前几年,许多企业看好露酒这个的朝阳产业和高利润,一哄而上,没有注重培养自己的优良品质和品牌。一些保健酒厂刻意追求古方、民方,夸大功效,误导消费者,一度使露酒陷入了危机。
……
3.3 果酒行业分析
3.3.1 果酒简介
果酒是酒类饮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作为生产果酒的原料极为浩繁。北方水果中的苹果、梨、桃、杏、柿子、红果等;南方水果中的荔枝、菠萝、柑桔、猕猴桃、芒果等;野生的红豆、越桔、沙棘均可依其特点加工成各具特色的水果酒,并可进一步加工成水果蒸馏酒,如苹果白兰地,杏、李子白兰地等,而以水果酒为酒基调配成各种类型的露酒、利口酒、鸡尾酒等都具有特色。果酒是饮料酒中可塑性最强的酒种。工艺灵活、产品类型可选择的范围及其广泛。
……
3.3.2果酒市场情况
在2010年,国内酒类销售总额为1124.7亿元,果酒的销售额为395.9亿元,果酒在整个酒类销售中占32%,白酒占68%。一年之后,1583.6亿元的酒类销售总盘子中,果酒达到726.87亿元,在整个酒类销售中占45.9%;到2013年,国内酒类销售总额为977.24亿元,果酒的销售额为608.8亿元,果酒在整个酒类销售中占62.3%,白酒占37.7%。2014年到2018年之间,果酒零售市场年增长率将达13%。据预测,到2018年,果酒零售市场规模将超过2000亿元。
……
3.3.3果酒行业发展趋势
1、生产甜型酒厂家增多
国酒行业许多厂家开始从盲目生产干酒向以生产甜型为主、以干酒为辅的方向转变。他们意识到,其他干型果酒超越葡萄酒干酒的可能性不大,因此,果酒最好做成甜型酒。半汁酒在市场上流行了那么长时间,是和它甜甜酸酸的口味分不开的,也说明了这种口味的酒在市场上有需求,虽然产品没有了,但市场不会消失,这个市场最终会被填充,果酒企业要积极争取。同时,作为农业产业化工程,国家会有一定的政策支持。果酒的甜型酒与葡萄干型酒相比也具有自己的优势:一是原料成本低,价格上有优势。二是口味具有多样性,避免了象葡萄酒那样口味雷同。
……
第四章 产品方案及产品功能分析
4.1 项目产品概述
依据“优质、多品种”的原则,本项目产品方案以白酒、露酒、果酒为主。在生产中也可根据市场状况做出灵活调整,在原有产品方案的基础上,可适当调整工艺参数,将不同贮藏期的原酒按一定比例勾兑、调味生产高、中、低档系列酒。
……
4.2 行业标准
4.3 产品方案
4.3.1 产品性质
白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和水(占总量的98%-99%),而溶于其中的酸、酯、醇、醛等种类众多的微量有机化合物(占总量的1%-2%)作为白酒的呈香呈味物质,却决定着白酒的风格(又称典型性,指酒的香气与口味协调平衡,具有独特的香味)和质量。乙醇化学能的70%可被人体利用,1克乙醇供热能5千卡。酸、酯、醇、醛等这些并没有多少有营养的微量成份,只是呈香而已。
……
4.3.2 产品主要指标
4.3.3 产品包装
1、包装容器应使用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包装瓶、盖。
2、包装容器体端正、清沽,封装严密,无渗漏酒现象。
3、外包装应使用合格的包装材料,箱内宜有防震、防碰撞的间隔材料。
4、产品出厂前,由生产企业质量监督检验部门按本标准规定逐批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并附质量合格证,方可出厂。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合格证)可以放在包装箱内,或放在独立的包装盒内,也可以在标签上打印“合格”二字。
……
第五章 产品工艺技术方案及设备方案
5.1 项目工艺技术方案
5.1.1 工艺技术选用原则
5.1.2 工艺技术方案流程
5.2 项目设备方案
5.2.1设备选型原则
5.2.2 主要生产设备
第六章 项目建设方案
6.1 项目建设方案
6.1.1 总平面布置原则
6.1.2 项目主要建筑
6.1.3 项目总平面布置
6.1.4 绿化
6.2 辅助公用工程及设施
6.2.1 供电
6.2.2 供水
6.2.3 贮运设施及机械化运输
6.2.4 通风与空调
第七章 项目选址条件分析
7.1 厂址选择
7.2 项目投资环境
7.2.1 项目地区自然环境
7.2.2 项目地区社会及经济环境
7.3 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
第八章 项目环境保护
8.1 设计依据及排放标准
8.2 主要污染源、污染物及防治措施
8.2.1 项目建设期环境保护
8.2.2 项目运营期环境保护
8.2.3 环境影响综合评价
第九章 项目能源节约方案设计
9.1 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9.1.1 相关法律、法规、规划和产业政策
9.1.2 建筑类相关标准及规范
9.1.3 相关终端用能产品能耗标准
9.2 节能措施综述
9.3 节能措施
9.3.1 节能监测
9.3.2 用电设备选型
9.4 其他节能措施
9.5 项目能耗分析
第十章 职业安全与卫生及消防设施方案
10.1 设计依据
10.2 安全教育
10.3 劳动安全制度
10.3.1 管理机构及人员配置
10.3.2 安全管理制度
10.4 劳动保护
10.5 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
10.5.1 项目建设期
10.5.2 项目运营期
10.6 消防设施及方案
10.6.1 设计标准及规程
10.6.2 消防说明
第十一章 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
11.1 与项目相匹配的各项管理能力分析
11.1.1 项目建设人力资源配置及能力分析
11.1.2 公司运行人力资源配置及能力分析
11.2 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
11.2.1 公司用人原则
11.2.2 生产班制及劳动定员
达产后,项目共需员工500人。具体人员配置详见下表:
图表 39:项目所需人员配置一览表
11.3 人员培训计划
第十二章 项目实施进度
12.1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12.1.1 项目施工组织措施
12.1.2 项目总体开发进度安排
12.2 项目实施进度表
第十三章 项目总投资额及资金筹措
13.1 估算范围
13.2 估算依据
13.3 编制说明
13.3.1 建筑工程费
13.3.2 设备、工具购置费
13.3.3 安装工程费
13.3.4 其它费用
13.4 项目投资估算
13.4.1 建设投资估算
13.4.2 流动资金估算
13.4.3 总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428,505万元,其中,建设投资金额为161,999万元,建设期利息33,21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为233,296万元。
图表 43:项目建设总投资估算表
13.4.4 资金筹措
第十四章 项目的经济效益分析
14.1 评价依据
14.1.1 遵循的有关法规
14.1.2 基础数据和说明
14.2 项目财务分析
14.2.1 收入及税金估算
14.2.2 主要成本费用估算
14.3 盈利能力分析
14.4 财务不确定性分析
第十五章 建设项目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
15.1 政策性风险及控制
本项目符合产业政策的要求,项目政策法规风险较小。但是如果国家大力发展该产业的政策有所调整,如:国家宏观调控的行业范围扩大,可能会给项目的经营生产带来不利影响。
防范措施:密切注意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行业政策以及地方性法规的调整,增强对经济形势和政策变化的预测、判断和应变能力,及时调整项目承建公司决策,避免和减少因政策变动对项目产生的不利影响。
……
15.2 技术性风险及控制
15.2.1 依赖核心技术人员的风险
15.2.2 产品性能与技术更新风险
15.2.3 技术外泄风险
15.3 市场竞争风险分析及控制
15.4 财务风险分析及控制
15.5 管理风险分析及控制
第十六章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结论及建议
16.1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结论
16.2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建议
完整版附件请点击下载:某酒业产业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长案例.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