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某公司光伏设施农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案例
第一章 项目概况
第一节 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二、项目性质
三、项目单位
四、项目地址
五、项目产品及服务
项目光伏大棚装机容量8mwp,年均可实现发电量1000万千瓦时。项目单体大棚设计为三层,屋顶外层为光伏发电,大棚底层养鸡,中层种植灵芝、松茸等高附加值产品。本项目所有农产品均是无农药残留,无重金属污染,无有害病毒细菌,富有人体所需微量元素(三无一有)的安全、健康、美味的农产品。本项目在力争提高产量、提高效益的同时,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为北京市及周边地区居民提供放心农产品。
六、项目发展内容
七、项目发展目标
八、项目投资总额
第二节 研究项目主要结论
一、经济效益
经测算,所得税前项目内部收益率irr为34.38%,全部投资财务净现值npv为17231.88万元,全部静态投资回收期为3.13年(不含建设期)。所得税后项目内部收益率irr为27.07%,全部投资财务净现值npv为12172.73万元,全部静态投资回收期为3.73年(不含建设期)。所得税前后净现值npv远大于零,说明该项目动态收益率超过了该行业应达到的最低收益水平。内部收益率irr大于行业基准收益率,说明该项目的动态收益是可行的。
二、社会效益
1、提高土地利用率
项目单体大棚设计为三层,屋顶外层为光伏发电,大棚底层养殖肉鸡,中层种植灵芝等高附加值农产品。在一定的土地空间上,光伏农业大棚实现了农业作物经济和能源发电效益的“双赢”。
2、提高农产品的品质
棚顶屋面由太阳能组件和超白玻璃组合铺设而成,可以有效利用大棚屋顶,无需占用土地资源;整个发电过程不仅不消耗煤炭等任何化石能源,还可大大降低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的排放,属于零排放、零污染的新型一体化光伏发电系统。相较传统的农作物大棚,光伏农业大棚还可以承受更加恶劣的天气环境,缩短农作物的生长周期,有效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
3、促进高效农业节能减排
温室大棚与屋顶技术相结合的光伏大棚,不仅可以保证棚内设施的正常运转,还可以提高植物的生长速率,是集低碳、节能、环保、旅游于一身的新型高科技农业生态建设项目,这极大地促进了传统农业向工业化农业的发展,也对地区的农业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实现了农民、企业、政府的“多赢”局面。
此外,为了充分利用土地与空间资源,实现渔、电、农产品三丰收,有效防止大气污染,建设光伏发电大棚,本项目架设光伏农业大棚形成“上可发电、中可种植、下可养鸡”的创新发展模式,既能充分利用空间、节约土地资源,又能利用光伏电站调节养殖和种植环境,还能优化地区能源结构、改善环境,并可提高亩产量、增产增收,在家禽养殖、食用菌种植和光伏产业上实现领域共享。
4、促进观光旅游和生态农业一体化
“光伏生态大棚”还可与旅游结合构建观光农业,与社区农产品需求结合,构建社区农场,与市民体验结合构建开心农场等集高效种植、农业科普、休闲观光于一体的新型农业项目。
三、综合评价
第三节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依据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第一节 项目建设背景
一、政策背景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国办发〔2015〕59号)
意见中提出,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延伸农业产业链,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创新农业营销服务,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种养业协调发展,鼓励发展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积极发展草食畜牧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实施化肥和农药零增长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创新,提升科技装备水平和劳动者素质,加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确保“舌尖上的安全”,全面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推进农业品牌化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2012年6月,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市农业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印发的《北京市十二五时期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提出着重发展循环农业、低碳农业、有机农业和沟域经济,打造一批特色果品产业带和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提高农业生态服务价值和农民增收能力。《发展规划》强化生产基础,为城市提供安全、放心、优质的农产品,稳定本市农产品的自给率,增强对农产品的控制力,确保安全率。注重生态效益,加大农业生态环境治理力度,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构建和谐城乡绿色空间。并引进发达国家或农业先进国家的新技术、新品种、新设施,整合相关行业和相关部门的资源,合理聚焦要素、资金、政策,形成合力,深化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以现代服务业引领现代农业,培育新型农业产业。
《北京市分布式光伏发电奖励资金管理办法》
办法规定,对于2014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并网发电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市级财政按项目实际发电量给予奖励,奖励标准为每千瓦时0.3元(含税),每个项目的奖励期限为5年,奖励对象为分布式光伏发电企业或自然人。此办法财政奖励资金结算截止日期为2024年12月31日。
……
二、经济背景
三、行业背景
四、社会背景
五、技术背景
第二节 项目建设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是合理利用光能资源的需要
世界能源问题位列世界十大焦点问题之首,特别是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世界人口的剧增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世界能源需求量持续增大,由此导致全球化石能源逐步枯竭、环境污染加重和环保压力加大等问题日趋严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之一,也是少数几个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之一,在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煤炭约占商品能源消费构成的75%,已成为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因此,大力开发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将成为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从资源量以及太阳能产品的发展趋势来看,在北京市开发光伏发电多功能大棚项目,项目在发电自用、余量上网的同时,有利于增加可再生能源的比例,没有任何污染,优化我国一次能源结构,有助于缓解我国环境保护压力。
二、项目建设是改善我国能源结构的需要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随着人口和经济的持续增长,能源消费量不断增加,能源消耗增长速度居世界首位,加剧了中国能源替代形势的严重性和紧迫性,能源结构不合理造成的环境污染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约束性增强,我国能源结果急需优化,此对我国经济发展和能源安全都有重大意义。
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和人们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北京能源对外依存度不断增加,能源对外依存度的增加直接影响到北京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同时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又使北京社会经济发展承受着巨大的环境压力。高效利用现有矿物能源、积极开发利用清洁和可再生的能源,是改善北京地区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的有效途径。
项目建设光伏农业太阳能发电工程,替代了一部分矿物能源,对于降低北京地区的煤炭消耗、缓解环境污染和交通运输压力、改善电源结构等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是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具体体现,有助于优化北京地区的能源结构。
三、项目建设是光伏产业自我转型的需要
四、项目建设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第三章 项目市场分析
第一节 中国光伏发电市场分析
第二节 中国蔬菜市场分析
近几年,全国蔬菜产量稳定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4年中国蔬菜年产量76005万吨,比上年增加3.4%;2014年蔬菜播种面积2128.9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9%。2010年至2015年,中国蔬菜产量与播种面积的平均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3.9%、2.8%。
第三节 中国食用菌市场分析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食用菌栽植的国家之一,拥有丰富的真菌物种资源。据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统计,全国现已查明真菌种类达1,500种以上,其中已人工驯化栽培成功的有60多种。
我国不仅是食用菌生产大国,也是食用菌消费大国,所生产的食用菌绝大部分用于国内消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迅速,根据相关统计资料,1978年,我国食用菌年产量6万吨,2000年664万吨,到2014年,食用菌总产量已达3460万吨,居世界第一,占世界总产量70%以上。
当前,我国食用菌产业正处在快速增长、创新提升的重要发展时期,为了推动食用菌产业化建设,协会全面贯彻中央指示精神,加强了对行业发展的调研和指导。两年来,先后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食用菌产业化建设的意见》,在全国开展了食用菌产业化示范县建设活动,出台了《全国食用菌质量安全行动意见》,召开了全国食用菌科技创新发展大会,下发了《关于加快食用菌培训工作的通知》,组建了市场流通专业委员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菌文化委员会,开展了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争先创优活动等等一系列活动。
我国食用菌种植规模在种植业中仅次于粮、棉、油、菜、果而居第六位。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食用菌产业大国,香菇、平菇、金针菇、草菇、黑木耳、银耳、滑菇、灵芝等产品的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我国食用菌市场需求旺盛,市场容量不断增加,是一个蓬勃发展的朝阳产业。
第四节 家禽及鸡肉市场分析
第五节 中国生态农业旅游市场分析
第六节 光伏农业大棚发市场分析
根据国家能源局2015年3月发布的《2014年光伏发电统计信息》,截止2014年底,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2805万千瓦,其中分布式467万千瓦;2014年新增装机容量1060万千瓦,其中分布式205万千瓦。
由于光伏发电需要占用较大的面积,而北京的土地资源有限、成本较高等原因导致北京光伏行业全部为分布式光伏。近年来,北京光伏发电产业发展迅速。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2013年北京累计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14万千瓦,2014年累计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55.6%,略低于78.2%的全国平均增速。北京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由2013年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3.4%提高到2014年的3.0%。
……
第四章 项目工艺技术及设备方案
第一节 项目产品及服务
第二节 光伏大棚工艺技术方案
一、光伏农业大棚特点
二、系统构成及设计
三、光伏农业大棚组成
四、技术原理
第三节 光伏大棚发电量计算
一、北京市太阳能资源概况
二、项目所在地太阳能资源情况
三、理论发电量
四、逐年理论发电量
五、发电系统效率
六、实际发电量测算
七、光伏电站全寿命元件分析
第四节 灵芝、松茸技术
一、灵芝种植技术
二、松茸种植技术
第五节 棚内养鸡技术
一、雏鸡的饲养管理
二、生长期的饲养管理
三、育肥期的饲养管理
第五章 总图布置与辅助公用工程
第一节 项目建设目标
本项目架设光伏农业大棚形成“上可发电、中可种植、下可养鸡”的创新发展模式,既能充分利用空间、节约土地资源,又能利用光伏电站调节养殖和种植环境,还能优化地区能源结构、改善环境,并可提高单位鱼塘产量、增产增收,在水产养殖、农作物种植和光伏产业上实现领域共享。
项目发展目标是:发展生态农业,加大科技支农力度,调整和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创建农业生产示范基地,坚持走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使之成为集太阳能发电、农业综合开发、生产经营等功能于一体的光伏电站生态农业示范园。
第二节 项目建设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
一、建设指导思想
二、设计原则
第三节 项目总体规划与功能布局
第四节 土建工程
一、设计原则及规范
二、光伏大棚建设
三、道路
四、排洪渠
第五节 辅助公用工程及设施
一、供电
二、给排水
三、采暖通风与空调
四、通讯
第六章 项目选址
第一节 项目投资环境
第二节 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
第七章 项目环境保护
第一节 设计依据
第二节 主要污染源、污染物及防治措施
一、项目建设期环境保护
二、项目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及治理措施
第三节 水土保持
第四节 环境影响综合评价
第八章 项目能源节约方案设计
第一节 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一、原则和标准
二、相关法律、法规、规划和产业政策
三、建筑类相关标准及规范
四、相关终端用能产品能耗标准
第二节 节能措施和效果分析
一、节能措施
二、节水措施
第三节 节能效果分析
第九章 职业安全、消防设施及劳动卫生方案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设计依据
一、国家、行业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
二、标准与规范
第三节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第四节 工程安全卫生设计
一、施工期劳动安全与卫生对策措施
二、运行期劳动安全与卫生对策措施。
第五节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第六节 消防设施及方案
第七节 结论
第十章 企业组织机构、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
第一节 企业组织机构设置
第二节 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
一、公司用人原则
二、劳动定员
本项目预计新增劳动定员77人,具体见下表,所需人员主要向当地公开招聘并择优录取。
三、人员培训计划
第十一章 项目实施进度
第一节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一、项目施工组织措施
二、项目总体开发进度安排
第二节 项目实施进度
第三节 项目招投标
第十二章 项目总投资与资金筹措
第一节 估算范围
第二节 估算依据
第三节 编制说明
第四节 项目总投资估算
一、建设投资估算
二、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三、流动资金估算
四、预备费
五、总投资估算
第五节 资金筹措
第十三章 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第一节 评价依据
第二节 营业收入和税金测算
第三节 成本费用测算
第四节 利润测算
第五节 财务效益分析
一、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
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系指能使项目在计算期内净现金流量现值累计等于零时的折现率,即firr作为折现率使下式成立:
式中:ci——现金流入量;
co——现金流出量;
(ci-co)t——第t年的净现金流量;
n——计算期。
经对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进行分析计算,所得税前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为34.38%,所得税后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为27.07%。
二、财务净现值fnpv
三、项目投资回收期pt
四、总投资收益率(roi)
第六节 项目敏感性分析
一、项目盈亏平衡分析
二、项目敏感性分析
第七节 项目经济效益评价
第十四章 建设项目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
第一节 政策性风险及控制
第二节 市场竞争风险分析及控制
第三节 技术风险及控制
第四节 不可抗力风险分析及控制
第十五章 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评价
第一节 社会效益评价
第二节 生态效益评价
第十六章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结论及建议
第一节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结论
1、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建设规模适当,产品结构能适应市场变化。本项目可创造就业机会,减少社会闲散劳动力,促进区域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稳定,社会效益显著。从财务评价结果看,各项经济指标均是可行的。
2、本项目选址合理,建设条件充分,用地符合选址原则,地理位置优越,地质条件良好,交通方便,水、电供应有保障。
3、本项目采用技术为先进技术,项目本身为国家大力鼓励发展产业,项目产品市场符合市场消费需求,具有较强的市场消费能力。
4、项目具备环保、消防、劳动安全卫生等条件,为项目的顺利运营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5、本项目各项财务指标均较好,产品盈利情况较强。经不确定性分析,项目具有很强的抗风险能力。
综上所述,该项目在可再生能源利用、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提高空气质量、节省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同时,推动农业经济向着现代化农业方向发展,可大幅增加农民收入,快速提升农业产值,加快新农村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明显,财务评价指标均高于一般农业项目,项目是可行的。
第二节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建议
完整版附件请点击下载:北京某公司光伏设施农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案例.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