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某有机肉类精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案例
第一章 项目总论
第一节 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二、项目地点
三、项目单位
四、项目业务发展规划
六、项目实施进度
七、项目建设规模
本项目分两期进行,一期建设周期6个月,主要是利用原有厂房,进行装修改造。项目占地面积10000㎡,厂房建筑面积为4500㎡,配套设施利用现有设施,不需新建配套设施。二期建设周期18个月,从2019年开始,占地面积100亩,主要建设厂房及办公配套设施15000平米。
align="center"> 八、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第二节 项目效益
一、经济效益
本项目总投资15147.50万元,其中,一期投资为3500万元,二期投资为11647.50万元。
本项目投资利润率141.08%;投资利税率168.35%,表明项目盈利能力较强。经计算,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前为58.38%,所得税后为51.80%;项目投资财务净现值所得税前为61267.06万元,所得税后为50018.33万元,大于零;所得税前项目静态投资回收期为4.48年(含建设期),所得税后项目静态投资回收期为4.74年(含建设期);所得税前项目动态投资回收期为4.73年(含建设期),所得税后项目动态投资回收期为5.05年(含建设期)表明项目投资回收较快,项目抗风险能力较强。
所得税前后净现值npv远大于零,说明该项目动态收益率超过了该行业应达到的最低收益水平。内部收益率irr大于行业基准收益率12%,说明该项目的动态收益是可行的。
从财务指标可以看出,项目各项财务指标处于较理想状态,项目盈利能力较好,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回收全部投资,项目从经济指标上看是可行的。
二、社会效益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第一节 经济背景
1、国民经济稳定增长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676708亿元,比上年增长6.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0863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274278亿元,增长6.0%;第三产业增加值341567亿元,增长8.3%。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0%,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0.5%,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0.5%,首次突破50%。全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9351元,比上年增长6.3%。全年国民总收入673021亿元。
在复杂的环境中,我国经济保持稳定的增长势头,为项目的建设提供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
……
第二节 政策背景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农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必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农药精准高效施用。实施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示范工程,推动种养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
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推动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管理、经营管理、市场流通、资源环境等融合。实施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推进农业物联网应用,提高农业智能化和精准化水平。推进农业大数据应用,增强农业综合信息服务能力。鼓励互联网企业建立产销衔接的农业服务平台,加快发展涉农电子商务。
《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
2015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提出要坚持开放共享、融合创新、变革转型、引领跨越、安全有序的基本原则,充分发挥我国互联网的规模优势和应用优势,坚持改革创新和市场需求导向,大力拓展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融合的广度和深度。到2025年,“互联网+”新经济形态初步形成,“互联网+”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
《指导意见》围绕转型升级任务迫切、融合创新特点明显、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领域,提出了11个具体行动,其中:“互联网+”现代农业,构建依托互联网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发展精准化生产方式,培育多样化网络化服务模式。
《关于深入实施“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的意见》
2016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的意见》,部署推进“互联网+流通”行动,促进流通创新发展和实体商业转型升级相关工作。
《意见》在工作任务中明确提出深入推进农村电子商务。着力促进农产品网络销售,引导电子商务企业拓展农村消费市场,鼓励各类市场主体整合农村物流资源。
《推进农业电子商务行动计划》、《关于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意见》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农业部会同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制定的《推进农业电子商务行动计划》提出开展两年一次的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申报认定工作,并向农业电子商务倾斜。农业部与商务部等19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意见》提出鼓励具备条件的供销合作社基层网点、农村邮政局所、村邮站、进村入户村级信息服务站等改造为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点。支持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对接电商平台,重点推动电商平台开设农业电商专区、降低平台使用费用和提供互联网金融服务等,实现“三品一标”、“名特优新”、“一村一品”农产品上网销售。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城市邮政局所、快递网点和社区直接对接,开展生鲜农产品“基地+社区直供”电子商务业务。组织相关企业、合作社,依托电商平台和“万村千乡”农资店等,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服务,并开展化肥、种子、农药等生产资料电子商务,推动放心农资进农家。
……
第三节 社会背景
第四节 项目建设必要性
一、符合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决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实施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示范工程,推动种养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推动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管理、经营管理、市场流通、资源环境等融合,鼓励互联网企业建立产销衔接的农业服务平台,加快发展涉农电子商务。
项目的实施,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符合国家农业中长期发展战略,是践行国家战略决策的具体体现。
二、“互联网+农业”推动内蒙古农业现代化发展
2015年“互联网+”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正式被纳入顶层设计,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农业与互联网的结合更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推进农业标准化和信息化。目前各地蓬勃发展的“互联网+农业”为农业信息化注入了新鲜生机和蓬勃动力,智能农业、数据农业的美好前景已经显现。
互联网技术对农业全方位的渗入,为我国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提供了重大的历史机遇。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与前两次工业革命失之交臂,错失了现代化的发展良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农业在机械化、化学化、工业化方面虽有所成就,但总体仍落后于美日欧等发达农业经济体数十年时间。今天,蓬勃发展的“互联网+农业”,有望成为农业信息化的催化剂,为中国农业搭上以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为特点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历史列车、赶超发达国家的现代农业提供了弯道超车的可能。
本项目融合了线上、线下共同发展的思路,充分运用互联网+的模式,建立完善的质量追溯体系和销售渠道,打造内蒙古生态肉类精深加工的龙头企业,推动内蒙古农业信息化发展,加快内蒙古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
三、有效解决当地绿色畜牧产品产能消化的问题
内蒙古是全国重要的优质粮食生产加工基地和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但在生产流通环节上,内蒙古的农畜产品还存在着销售渠道不畅、卖难买贵的问题。
通过电商平台可以有效解决当地绿色畜牧产品产能消化的问题,借助“互联网+”平台的即时性与“无疆界”渠道,拓展内蒙古特色优质农畜产品的外销渠道,将农畜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疏解囤货压力,同时降低牧民养殖户的损失,帮助牧民增收,保护他们的积极性。同时,项目借助电子商务平台,促进内蒙古农畜产品市场信息的有效沟通,实现农畜产品价值最大化,不断提高农牧业生产经营者的收入水平,推动新时期内蒙古农业现代化建设。
四、以“产业+扶贫”带动农村贫困户脱贫增收
五、提高农业科技技术含量,发挥龙头企业带头作用
六、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牧业结构调整
七、创造畜牧业新模式,强化科学养殖技术
八、增加社会就业机会,并促进企业自身发展
第三章 项目市场分析
第一节 电子商务市场分析
一、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1、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保持平稳快速增长
互联网如今己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作为互联网产业最重要、发展最健康的一支,电子商务行业经过了1997-2000年的萌芽期、2001-2003年的冰冻和调整期以及2004-2005年的复苏增长期和2006-2007年的高速发展期,以2008年网上零售“三个一”为标志,我国电子商务进入了大规模发展、应用和运营的阶段。互联网也逐渐由早期的门户、新闻娱乐向电子商务和生活服务应用为主转变,电子商务正以低成本、高效率、覆盖广、协调性强、透明度高等一系列明显的交易优势席卷经济的各个层面。电子商务正在对基础设施、商业行为、商业组织、社会生活和制度环境等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100ec.cn)监测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达13.4万亿元,同比增长31.4%。其中,b2b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达10万亿元,同比增长21.9%。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达2.82万亿元,同比增长49.7%。
注:2015年数据是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预测数据,实际数据还没有统计出来
中国经济发展“电商化”趋势日益明显,电商交易规模和创新应用再创历史新高,网络交易量直线上升,电子商务的大发展大繁荣,对于中国经济无疑是一个新的增长点。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这将培育更多的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社会各领域的融合创新,这一利好政策将促进电子商务及b2b、工业互联网的发展。
……
第二节 肉类电商市场分析
一、猪肉是生鲜电商不可缺少的经营品类
生鲜电商是一块有着万亿市场规模的大蛋糕,也是国内电商领域内仅存的“处女地”之一。电商巨头进入、各路vc追捧都表明了生鲜电商这一业务形态已经得到了资本市场的认可。
猪肉作为大众生鲜最重要的品类,标准化程度低、电商运营难度大,且毛利空间也现对较小,但猪肉是生鲜电商不可缺少的经营品类——猪肉是中国人最主要的动物蛋白来源,消费频次高、没有季节性,且规模量大,货源稳定能够保证,生鲜电商可以做到“薄利多销”。而其能够带来人气、流量和消费粘性,对于生鲜电商的战略意义则更为重大,可以带动蔬菜、调味品、酒水饮料等其他高毛利商品的销售。
二、猪肉电商将部分替代农贸市场
因为猪肉的易获性,通过网上卖猪肉,也只是一个存量消费的渠道转移,并不会产生增量消费——我们从价格优势、新鲜程度、方便、快捷四个方面对比了生鲜电商、商超和农贸市场,生鲜电商在价格、新鲜程度、方便性上都具有优势。只要生鲜电商通过o2o等模式,实现配送的即时性,满足生鲜消费的快捷性需求,则会对农贸市场产生较大的替代作用。目前农贸市场的猪肉消费占比仍高达60%,而国内猪肉电商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猪肉电商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比较项目排序说明
价格优势 电商> 超市> 菜市场电商采用直采,减少中间环节,价格优势明显
超市有集采优势,价格相对也较低
新鲜程度 电商> 菜市场> 超市超市采取开架自选式,品相较好的蔬菜已先被选走,且超市人手有限,难以保持蔬菜品相。
菜场的蔬菜销售量小,商贩也会细心打理。
电商直采,流通环节少,保证新鲜
方便程度 超市> 电商> 菜市场超市多在居民区,买菜方便
电商需当面交付有时带来了不便
菜市场购物环境较差
快捷程度 超市> 菜市场> 电商超市、菜市场都可以现买现取;且超市分布在居民区,更为快捷
生鲜电商最快次日达,有的多达3-5天
第三节 内蒙古农牧业市场发展概况
第四节 项目销售市场分析
一、冷鲜肉市场
(一)冷鲜肉销量呈现直线上升趋势
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日益关注带动了食品消费的不断升级,在此背景下,健康美味的冷鲜肉正越来越多地走上百姓的餐桌。冷鲜肉由于处于低温状态下,不仅克服了热鲜肉、冷冻肉在品质上存在的不足和缺陷,也抑制了大多数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冷鲜肉因为在严格按照安全卫生的生产销售程序进行管理,所以冷鲜肉的保质期可达长达一周以上。
2010年-2015年,冷鲜肉产量呈现直线上升的趋势,2015年已经达到1350万吨,比2010年增长了2.7倍。
……
二、休闲食品市场
(一)休闲食品高速增长
在新生代消费、城市化迁徙及她经济的催化下,迎合年轻化、白领及女性需求的休闲食品正以较高增速成长着。据frost sullivan 预计,2009-2014年我国休闲食品零售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速为12.67%,2015年零售端收入预计达到3931亿元,同比增速12.9%。休闲食品在商超食品销量中已达10%以上,销售额已达5%以上,仅次于冷冻食品和保健品。在经济下滑、消费低迷的当下仍不失为食品类景气度较好的子领域。
休闲食品满足随时消费、饱腹美味、方便便携的消费升级需求。休闲食品增速高于包装食品行业整体增速。休闲食品在包装食品中占比2009年为21.2%,2014年达到22.4%,占比逐年提升,预计2019年占比将达到24.8%。
……
第四章 项目产品及工艺技术方案
第一节 项目产品简述
项目产品取材于专属基地植草放养的绿色、生态有机猪肉,产品生产过程零添加,高温灭菌后冷冻运输贮藏,与一流冷鲜物流配送行业合作配送,确保产品品质上乘。
1、原材料优势
(1)生猪品种为东北草原改良黑猪,生长环境优良,周期450余天,肉质鲜嫩、低脂肪,蛋白质含量高,口感上乘,生肉纹理清晰。
(2)规模化散养技术,极大保障生猪健康品质与饲养效率。
(3)5万亩专属生态种植基地内植草放养,同时辅以专属种植区自产绿色玉米及稻壳饲喂,从源头保障出品质量。
(4)联合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研发与管理能力,全程保障饲养与成品品质。
2、生产工艺优势
生鲜产品采用精细分割独立硬盒包装工艺,精深加工产品独特零添加生产工艺,同时进行高温灭菌后冷冻运输贮藏。
3、物流运输优势
高温灭菌后冷冻运输贮藏,与一流冷鲜物流配送行业达成深度定制合作。
……
第二节 项目产品生产规模
本项目分两期进行,一期(2017-2018年)主要进行有机猪肉的深加工生产,2018年达到年加工15000头猪,预计年生产冷鲜肉25万公斤,休闲食品40万公斤。二期(2019年开始)进行厂房、生产线扩增,将增加牛肉、羊肉的深加工生产,预计3年内达产,达产后年生产冷鲜肉100万公斤,休闲食品150万公斤。
项目具体产品生产规模如下:
期数产品类型数量(万公斤)价格(元/公斤)
一期冷鲜肉2565-90
休闲食品40120-600
二期冷鲜肉100
其中:猪肉6565-90
牛肉2060-90
羊肉1565-80
休闲食品150120-600
第三节 项目工艺技术方案
第四节 项目设备方案
第五章 项目选址及区位条件
第六章 项目建设规划及业务方案
第一节 项目建设规划
第二节 给排水系统
第三节 电气系统
第七章 项目能源节约方案设计
第一节 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一、相关法律、法规、规划和产业政策
二、建筑类相关标准及规范
三、相关终端用能产品能耗标准
第二节 节能措施
一、建筑节能设计
二、给排水节能设计
三、其他节能措施
第三节 项目能耗分析
项目主要能源消耗种类为一次能源电力、新鲜水。
电力:生产设备用电、辅助生产设备用电、冷库设备用电、办公生活设备用电、照明用电等;
水:生产区清洗及冲淋用水、生活用水、道路及绿化用水等。
本项目能源消耗如下表所述。
序号能源消耗种类消耗量单位折标系数折标煤(吨)所占比例(%)
1电715.41 万kwh /年3.32360.87 99.96%
1.229879.24 100.00%
2新水1.22 万m³/年0.8571.05 0.04%
---
合计 2361.92
879.24
第八章 劳动安全卫生及消防
第一节 设计依据
第二节 劳动安全卫生
一、建筑及场地布置
二、防电、防雷和接地保护
三、安全管理机构设置
第三节 消防设施及方案
一、设计标准及规程
二、防火等级
三、防火措施
四、消防措施
第九章 项目组织与管理
第一节 组织架构
一、组织架构
二、劳动定员
本项目预计新增劳动定员300人,其中,管理人员5人,技术人员45人,生产工人230名,其他人员20人。
序号部门劳动定员占比
1管理人员51.67%
2技术人员4515.00%
3生产工人23076.67%
4其他人员206.67%
5合计300100.00%
第二节 行政管理
第十章 项目建设进度及工程招投标方案
第一节 基本要求
第二节 项目开发管理
一、项目管理
二、项目实施进度
第三节 工程招投标方案
第十一章 项目预计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第一节 估算范围
第二节 估算依据
第三节 编制说明
第四节 项目总投资估算
一、一期投资
本项目一期总投资3500万元,其中厂房租赁费用1000万元,装修改造费用400万元,设备购置及安装费用850万元,预备费用125万元,铺底流动资金1125万元。
项目一期总投资3500万元,其中自筹资金1820万元,占总投资的比重为52%;股权融资1680万元(出让股份48%),占总投资的比重为48%。
序号项目一期投资(万元)占总投资比例
1厂房租赁费用1000.00 28.57%
2装修改造费用400.00 11.43%
3设备购置及安装费用850.00 24.29%
4预备费125.00 3.57%
5铺底流动资金1125.00 32.14%
6合计3500.00 100.00%
二、二期投资
三、项目总投资估算
第五节 资金筹措
第十二章 项目的经济效益分析
第一节 评价依据
第二节 营业收入及税金测算
第三节 成本费用测算
第四节 利润测算
第五节 财务效益分析
一、财务净现值fnpv
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系指能使项目在计算期内净现金流量现值累计等于零时的折现率,即firr作为折现率使下式成立:
式中:ci——现金流入量;
co——现金流出量;
(ci-co)t——第t年的净现金流量;
n——计算期。
经对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进行分析计算,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前为58.38%,所得税后为51.80%。
二、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
三、项目投资回收期pt
四、总投资收益率(roi)
五、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roe)
第六节 项目敏感性分析
第七节 财务评价结论
第十三章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评价
第一节 经济效益分析
第二节 社会效益分析
第十四章 项目风险分析及对策
第一节 政策风险及应对措施
第二节 市场风险及应对措施
第三节 安全风险及应对措施
第四节 管理风险及应对措施
第五节 技术风险及应对措施
第六节 财务风险及应对措施
第十五章 结论及建议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建议
完整版附件请点击下载:河南省某有机肉类精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案例.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