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设立赞比亚子公司项目风险评估报告案例
第一章 项目概况
一、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
二、项目概况
……
第二章 重大建设项目的合法性分析
一、发展规划分析
1、赞比亚政府发展规划
2007年,赞比亚政府发布《2030年远景目标》,提出力争到2030年使国家经济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大幅度减少饥饿和贫穷,形成富有竞争力的外向型经济。争取到2030年,经济增长率保持在6%到10%的水平,通货膨胀率控制在5%以内,第二产业比重增长到35%,制造业比重增长到18%,人口增长率降低到1%,贫困率降至20%以下,基尼系数降至0.4。在农业方面,国家力争实现完全的农田水利灌溉,提高农、林、牧、渔的生产水平,将农作物收获时的损失从30%减少到10%;在矿产领域,政府将制定相关法律法规,鼓励私有经济积极投资建设新的大型矿,控制和限制小型矿的生产和开发,杜绝非法开矿;在基础设施方面,为了改善国家运输条件,减少高成本运输,政府鼓励私有经济积极参与建设和维护国家基础设施,加速道路和机场建设。
2012年9月,赞比亚政府发布了《2013-2015年中期支出框架》,提出政府未来三年的整体目标是维护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和保持个位数的通货膨胀,提升经济增长的包容度并加速减贫,把经济增长切实转化为居民收入增加和贫困率下降。具体目标包括:实现gdp平均约7.5%的增速,维持个位数的通货膨胀率,发展经济并促进多元化,增加国内税收,确保债务可持续,控制国内借款使其不超过gdp的2%,确保财政赤字可控,大幅增加就业,降低营商成本。
2、建设单位及其母公司在中南非洲发展规划
……
二、产业政策分析
赞比亚经济已经连续多年持续增长,这与赞比亚政府制定的国家发展策略息息相关,2007年赞比亚政府发布的《2030年远景目标》是国家发展战略中重要的核心组成。另外赞比亚政府还出台了很多促进投资的政策如《赞比亚发展署法》等,此类法律包括但不限于减税、退税等鼓励政策,这为赞比亚经济稳健增长以及吸引外来投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投资政策
赞比亚执行开放经济和自由贸易政策,鼓励发展出口型产业和高附加值产品,实行出口多元化战略。赞比亚是《科托努协定》签字国,是欧盟《除武器外全部开放协定》受益国,也是美国《非洲增长和机遇法案》受益国。赞比亚法律允许外资在赞比亚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可以资金、技术和设备等方式进行投资。赞比亚实行进出口贸易自由制……对进出口货物的数量和数额没有限制。
2、关税政策
进口关税分为四个层次:0%、5%、15%和25%。几乎所有的原材料和大多数工业或生产性设备属于0%和5%的关税目录,大多数中间产品属于15%的关税目录,进口的最终产品按照25%的税率征收关税。
3、税收政策
赞比亚财政部负责制定国家税收政策,并根据宏观经济发展的需要,每年对税率标准进行一定调整。主要税种包括企业和个人所得、红利和利息等直接税、增值税等。
根据1995年《增值税法》及2013年税收调整规定,赞比亚现行增值税税率为16%,医疗、教育以及殡葬服务可享受增值税减免。对基本食品、农业生产资料……从事货物或服务经营的应税营业额超过80万新克瓦查(约8.74万美元)的经销商或供应商,必须进行增值税注册。注册的经销商或供应商须按月提交增值税报告,延迟或疏忽申报(含零税额申报)将受到处罚。
(1)所得税优惠政策
农业、加工制造业和旅游业的公司的机器设备等在头两年享受每年50%的折旧抵减;加工制造业、采矿及酒店业的公司建筑厂房在第一年享受10%的折旧抵减,以后每年按5%折旧抵减;农业、肥料生产、非传统商品出口(除铜钴之外的出口)公司税按15%征收;农业所得分红在公司营业的前5年免税;机动车辆、摩托车以及自行车组装公司自首次分红起5年内分红免税。
(2)增值税优惠政策
赞比亚现行增值税税率为16%,农业、加工制造业、采矿业、旅游业投资者可享受一定的增值税优惠。
4、《对所得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的协定》
2010年7月,中赞双方签署了《对所得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的协定》。该协定自2011年6月30日生效,适用于2012年1月1日或以后取得的收入。
5、《赞比亚中国经济贸易合作区投资促进与保护协议》
2008年9月9日,中国有色集团有限公司与赞比亚政府签署了《赞比亚中国经济贸易合作区投资促进与保护协议》。根据协议,赞比亚政府将为合作区投资者提供长期投资保护、税收和工作许可等优惠政策,并对合作区的开发建设提供财政资金支持。
三、行业准入分析
1、投资主管部门
2006年5月,赞比亚颁布《发展署法》,对投资促进和投资保障有关内容进行了规定。2007年1月1日,赞比亚政府将出口局、出口加工区管委会、小企业发展局、投资中心和私有化署5个部门合并成立发展署,负责具体贸易投资促进及企业发展事宜。发展署为隶属于赞比亚商贸工部的半自治机构,为投资者提供“一站式”投资服务。
2、投资行业的规定
根据赞比亚《投资法》(investment act),外国人在赞比亚的投资均需向发展署申请投资许可证。申请人在收到发展署董事会拒绝投资申请的决议后,可向赞比亚财政部申请复议,若对复议决定仍不服,可向赞比亚高等法院起诉。在通信、银行、旅游、交通、采矿、卫生、教育、林业和航空等领域的投资,除申请投资许可证外,还需要得到相关行业国家主管部委的批准。另外,《矿山和矿产发展法》规定,所有小型采矿权、小型宝石开采权以及探矿许可只颁发给赞比亚人或赞比亚人拥有的公司,但工业矿产的采矿权不受此限。
除服务行业外,其他行业大多数投资项目需获得赞比亚环境委员会(ecz)的批准。根据赞比亚政府1990年颁布的《环境保护和污染控制法》(eppa)的规定,项目实施之前,需要向ecz提交一份环境项目摘要(epb)或环境影响报告(eis)。
3、投资方式的规定
赞比亚法律允许外资在赞比亚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可以资金、技术和设备等方式进行投资。
第三章 重大建设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一、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1、基础设施
赞比亚基础设施落后,尤其是交通运输设施老化失修,造成国内运输成本居高不下。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资,基础设施已得到一定改善。
(1)公路
公路是赞比亚的主要运输渠道之一,目前承担的货运量约占赞比亚货运总量的83.4%。赞比亚的国内公路可以通往全部10个省的主要城市,国际公路可以通往坦桑尼亚、刚果(金)、津巴布韦、纳米比亚等8个邻国和达累斯萨拉姆、德班、贝拉、鲸湾港等非洲主要港口。目前,赞比亚公路总长约67671公里,政府管理的道路占50%以上,其他为民间管理。2012年开始,赞比亚开始实行“连接赞比亚8000”公路修建计划,目前,已经在有超过2000公里公路处在建设施工中。
(2)铁路
铁路网络承担着货运总量的15.3%左右。目前,赞比亚境内有三条主要铁路,一条是连接赞比亚和坦桑尼亚的坦赞铁路,在赞比亚境内的运营里程约为886公里;另一条是赞比亚铁路,运营里程约为1280公里;还有赞比亚和马拉维共同建设的奇帕塔—姆钦吉铁路(chipata-mchinji railway),连接两国的边境城市,赞比亚的奇帕塔(chipata)和马拉维的姆钦吉(mchinji),并最终连接至莫桑比克的纳卡拉港(nacala)。通过铁路,赞比亚可连接到非洲7个主要港口,分别是坦桑尼亚的达累斯萨拉姆、莫桑比克的贝拉和纳卡拉港、南非的东伦敦、伊丽莎白港、德班和开普敦。
(3)空运
赞比亚拥有各类机场130个。其中三分之一归政府所有,其余为私人机场。卢萨卡国际机场和利文斯顿国际机场是联系赞比亚与周边地区以及其他地区的主要国际机场。
卢萨卡与北京没有直航,一般的航线为北京—迪拜—卢萨卡、北京—约翰内斯堡—卢萨卡、北京—内罗毕—卢萨卡、北京—亚的斯亚贝巴—卢萨卡。
(4)水运
赞比亚为内陆国家,位于坦噶尼喀湖南岸的姆普隆古港口(mpulungu harbor)是国内唯一的港口,日吞吐量可达1000吨。该港口主要出口产品包括玉米、水泥、糖以及钢铁等。2011年,非洲发展银行启动了赞比亚姆普隆古港的重建计划,以帮助赞比亚在大湖地区建立开展进出口贸易的港口,项目总投资6亿美元。
(5)通信
1)电信
赞比亚是国际卫星组织的成员国,电信服务业相对较发达。赞比亚电信有限公司(zamtel)是国家唯一允许经营固话业务的服务商。赞比亚移动电话实行单向收费。目前,共有3家专业移动电话运营商(mtn 、airtel、zamtel),服务几乎覆盖全国。
赞比亚政府于2011年6月28日颁布第65号法令(《电子通讯器材登记法令》),要求移动通讯服务商及手机sim卡经销商获取用户身份信息。2012年赞比亚境内三大移动通讯服务商相继启动实名制登记,规定所有手机用户需于2014年1月31日前完成登记。截至2014年1月15日,已有665万sim卡完成登记。
2)互联网
赞比亚互联网运营商有zamnet、coppernet、zamtel, mtn、airtel、uunet、realtime、microlink和 africonnect。
3)邮政
赞比亚邮政服务由国营的赞比亚邮政公司(zpc)提供,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小城镇和边远地区的邮政服务不发达。ems、dhl、fedex和tnt等快递公司在主要城市已开通业务。
(6)电力
赞比亚现有三家主要电力公司:赞比亚电力供应公司(zesco)通过国家电网向全国大部分地区输送电力;赞比亚铜矿带能源公司(cec)主要向铜带省采矿区供应电力;卢森法瓦电力公司(lusemfywa electricity company)则主要负责赞比亚中央省电力供应。
赞比亚水力资源丰富,水电占全国装机总量的92%,发电总量的99%。由zesco统一管理。现有卡里巴湖北岸、维多利亚瀑布和卡富埃峡谷三个大型水电站以及部分小水电站,总装机容量约1970兆瓦。
除供本国使用外,根据国际协议,赞比亚将部分电力输送坦桑尼亚、纳米比亚等周边国家,一定程度上导致国内电力紧张。
2、社会治安
赞比亚虽是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但基本建立了较成熟的民主体制,法制较健全,政治稳定,社会安全形势总体稳定。
赞比亚地处非洲内陆,与周边邻国关系良好,历史上从未与他国发生过战争。但是,赞比亚周边国家长期以来内战此起彼伏,至今北部邻国刚果(金)局势仍不稳定,对赞比亚边境安全构成现实威胁。近年来,全球经济衰退对赞比亚就业形势造成一定影响,一些地区偷窃行为、持枪抢劫案件偶有发生。
3、重点/特色产业
……
4、金融环境
……
二、经济费用效益或费用效果分析
1、评价依据
(1)遵循的有关法规
1)本项目财务评价依据《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企业财务制度》规定的评价原则与评价方法进行,评价中采用动态与静态分析相结合,以动态分析为主。
2)投资项目经济评估指南。
3)其他有关法规、制度文件及相关资料。
(2)基础数据和说明
1)财务评价仅对本项目的效益进行评价;
2)公司运营计算期3年(不包括筹建期,实际运营期要远大于3年)。
3)分析过程不考虑物价变化因素的影响;
4)公司营业收入、备件购置成本、燃料动力等主要成本数据根据中色国贸往年运营数据,以及为现今市场价格初步估算;
5)基本贴现率采用行业基本贴现率为12%;
6)赞比亚现行进口关税分为四个层次:0%、5%、15%和25%。几乎所有的原材料和大多数工业或生产性设备属于0%和5%的关税目录,大多数中间产品属于15%的关税目录,进口的最终产品按照25%的税率征收关税。本项目常规备件由于种类较多,因此参照赞比亚货物平均关税14%计提;
7)本项目主营业务为贸易服务类业务,不属于赞比亚中国经济贸易合作区税收优惠政策的优先行业,因此所得税按照贸易企业35%进行估算。公司在获得赞比亚发展署颁发的投资许可证后,后期可以进行税收优惠的申请,但是此项申请无法确保能够落实,因此本次测算暂不考虑。
2、营业收入及税金测算
……
3、成本费用测算
……
4、利润测算
……
5、财务效益分析
……
6、盈亏平衡分析
盈亏平衡分析指通过计算项目正常经营年的盈亏平衡点(bep),分析项目成本与收入的平衡关系,判断项目对订单数量变化的适应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经测算,以合同额能力表示的盈亏平衡点=固定成本/(营业收入-可变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52.98%。
即公司运营后实际贸易订单量达到预估量的52.98%、营业收入达到630.95万美元时,即可满足收支平衡。
7、财务评价结论
经测算,公司前三年年均营业收入1026.33万美元,年均净利润23.93万美元,所得税后财务净现值为26.46万美元,内部收益率为25.92%,静态投资回收期为2.56年(不含筹备期),动态投资回收期为2.75年(不含筹备期)。从财务指标可以看出,各项财务指标处于较理想状态,公司盈利能力良好。
计算期内各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均大于现金流出;从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全部净现金流量看,营运期各年现金流入均大于现金流出,累计盈余资金逐年增加,公司盈利能力良好。
三、宏观经济影响分析
……
第四章 重大建设项目的安全性分析
一、社会影响效果分析
1、受项目影响的机构和人群的识别
(1)对居民生活环境的影响:本项目的建设和运行期间基本不会产生环境污染问题,基本消除了项目对居民生活环境的负面影响。
(2)对当地居民收入的影响:项目的建设实施,将增加众多劳动力的需求,可以增加当地居民收入。
(3)对当地居民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的影响:项目的建设增加的税收和财政收入为政府加强城市建设,提升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提供了支持。
(4)对当地居民就业的影响:项目实施有助于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从而增加了就业的机会;项目的运营直接增加就业岗位,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促进相关行业的工作岗位的增加。
(5)对不同利益群体的影响:项目的建设会提高从事该项目建设的运输行业及周围商家等的收入,项目的运营带来人流,满足当地金融、商业、个体户等不同利益群体需要,提高当地的国民经济收入。
(6)对当地弱势群体利益的影响:项目建设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增加政府收入,对于改善当地老龄人、妇女、儿童、残疾人员等的生活状况有一定积极间接影响,但影响不大。
(7)对当地的文化、教育、卫生的影响:该项目对卫生方面无负面影响,对当地的文化、教育无直接明显影响。
(8)对当地基础设施、服务容量和城市化进程的影响:项目建成后增加了公共基础设施,具有积极的影响,并为农村居民提供到城市就业工作的机会,对于当地城镇化进程有积极的影响。
(9)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的影响:项目建设不会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产生影响。
2、社会影响效果分析
项目建设能够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项目建设能够优化提升当地的矿业竞争力,并能极大带动商贸物流运输的蓬勃发展,产业带动效应非常显著。同时,项目建设能更好的为集团公司服务,有效助力集团公司十三五规划的顺利实施和目标完成。
项目经营期还将新增长期就业机会,有利促进当地居民就业。因此,项目建设不仅有望缓解当地劳动力的就业压力,而且还将直接影响当地居民收入,从而一定程度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此外,项目建成达产后,年上缴税金170余万美元,能够有效增加地方政府财政税收收入,税收增加可以有力地支撑当地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改善区域民生。
二、社会适应性分析
1、利益相关者参与项目方案
项目在建设准备前期,做好相关调查分析工作,认真了解掌握基础资料,为项目实施打下坚实基础。项目建设前期要做好与相关部门沟通,使项目建设能够符合相关城市规划、卫生、消防、环保及节能等多方面的要求。同时与供电、电信及环卫等部门联系,落实各项相关单位的具体建设要求和意见,做好与其他相关公共服务设施的衔接工作。
2、互适性分析
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促进项目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增加经济总量,增加就业岗位,从而增加当地居民收入,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项目建设过程中,将做好与相关部门及居民群众的联系工作,使项目的建设能够得到政府部门及相关环境保护部门、供电部门的全力支持,也能得到当地居民群众的积极配合。本项目考察与当地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关系。分析的社会因素主要包括:当地组织机构;当地技术文化条件。项目适应性和可接受程度分析如下表所示:
图表15:项目互适应性
序号社会因素适应程度可能出现的问题措施建议
1当地组织机构全力支持交通、电力、通信、热力等基础设施条件的配合有关管理部门应协调及大力支持
2当地技术文化条件适应并支持需要优秀的各类人才引进优秀的技术、管理人才
项目的建设符合地区各利益群体的利益,能够得到各类组织的支持,适合现有的技术条件和地区文化条件,具有很好的社会适应性。
三、社会风险及对策分析
1、政策风险及应对措施
政策风险指由于战争、国际形势变幻、政权更迭、政策变化而导致项目和利益受到损害的风险。国家税法的变化、国家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变化、世界政治格局改变都会使项目发生变化。
宏观经济主要是通货膨胀、外汇风险和利率风险。通货膨胀造成整个经济形势的不稳定,严重影响投资决策和经济效益。外汇和利率的变动反应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的经济状况,是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目前,我国与赞比亚外交关系良好,项目所属行业矿产业也一直属于我国支持赞比亚行业。但是,如果双方外交关系发生变化,或者相关鼓励政策有所变动,对于项目的推动有着较大的影响,对项目造成一定的风险。
防范措施:
密切注意赞比亚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行业政策以及地方性法规的调整,增强对经济形势和政策变化的预测、判断和应变能力,及时调整决策,避免和减少因政策变动产生的不利影响。
2、市场风险及应对措施
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国家政策、行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变化,加重了市场的不确定性,能否把握市场命脉,抢占市场先机,存在较大的风险。市场风险主要有价格风险、竞争风险和需求风险。目前赞比亚地区工程机械行业市场竞争大,各大企业加强了后勤保障及服务,市场竞争程度较强。因此,本项目在发展中,存在一定的潜在市场风险因素。
防范措施:
在项目前期,面对工程机械行业竞争,公司要积极奠定企业市场基础。并且在发展过程中,密切注意市场动态,紧随市场走向,尽量降低市场风险,对于竞争风险,随着整体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潜在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对于项目发展是有利的,抓住机遇,发挥自身资源优势、政策优势,努力提升自身形象,以保持市场竞争能力。
3、财务风险及应对措施
公司在发展初期,财务风险主要体现为资金短缺风险,即资金不能满足公司快速发展的需要。公司前期投入主要来自场地租金、工程机械零部件前期的购置、公司场地的装修布置、公司的宣传费用等等。
防范措施:
加强对公司资金运行情况的监控力度,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使用率;实施财务监管和预算制度;聘请高素质人才进行有效的管理
4、管理风险及应对措施
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公司的组织结构、管理方法和思想可能不适应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赞比亚采矿行业在设备上的竞争不断加强,储备的产品以及提供的服务不能跟上客户需求变化的脚步。
防范措施:
推行目标成本管理,加强成本控制;采取内部培训、外部培训等多种措施,提高管理团队的整体素质;倡导组织创新、思维创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
5、零部件价格波动风险及应对措施
零部件的价格会随着原材料以及供求关系波动,若公司采购的零部件成本上升,但是实际销售时价格下跌,则公司会面临毛利率下降的风险。同时,由于零部件产品从采购、运输到实现销售有一定的时间跨度,如果在此期间主要零配件价格出现剧烈波动,将形成公司的经营风险。
防范措施:
公司一方面要及时了解行情信息,一方面要与供应商签订关联协议共同承担价格波动的风险,并全面导入采购招投标机制,保障采购产品的价格基本稳定,减少行情波动给公司带来的风险。
6、不可抗力风险及应对措施
在项目持续经营的发展过程中,诸如地震、洪灾等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可能对项目造成一定的破坏。
防范措施:
为防止不可抗拒自然灾害的发生避免仓库内设备零部件的损失,可对财产进行投保,即使出现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投资利益也可得到保护。
该项目在经济上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即在外部市场各种不利因素影响方面,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但在经营过程中,企业应随时注意外部各种因素的变化,以便及时调整营销策略,使项目能持续稳定的向前发展。
第五章 综述
一、结论
1、财务效益及风险评价
经测算,公司前三年年均营业收入1026.33万美元,年均净利润23.93万美元,所得税后财务净现值为26.46万美元,内部收益率为25.92%,静态投资回收期为2.56年(不含筹备期),动态投资回收期为2.75年(不含筹备期)。从财务指标可以看出,各项财务指标处于较理想状态,公司盈利能力良好。
计算期内各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均大于现金流出;从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全部净现金流量看,营运期各年现金流入均大于现金流出,累计盈余资金逐年增加,公司盈利能力良好。项目盈亏平衡点为52.98%,处于较低水平,项目财务风险较低。
2、总体评价
(1)赞比亚公司设立符合建设单位整体发展战略,有利于赞比亚乃至未来中南部非洲业务开展。
(2)公司业务规划完善,拥有稳定的客户群体,由以上经济分析表明,本项目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有益于投资各方及国家。
(3)通过各风险因素分析,项目整体风险较低,处于可控范围内。
二、建议
1、确定发展方向“保持增长、持续发展”,并制定“提高盈利能力、持续扩大规模,控制经营风险,提高管理能力,强化执行力建设”的经营管理思路。同时制定战略规划,将各产品经营业务战略细化到实施层面,并以此作为今后的发展纲领,逐层逐次开展工作。
2、加快建设进度,抢占区位优势资源,合理规划后续分支机构的规划布设。
3、加强产品和服务创新,更新定制符合赞比亚当地企业需求的产品服务方案。
4、建议围绕公司业务发展的需要,全面提高人才选拔、培养、考核、激励水平,重点关注核心管理、业务和技术人才的内部培育和梯队建设,通过高端人才引进、外部资源利用、内部研发团队培养多种举措,提升研发专家队伍能力建设。
5、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和风险管控建设。推进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完善现代化企业制度。
6、积极与公司所在地有关部门联系,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确保公司注册、资源配置等工作的顺利进行,也尽快落实公司注册资金的筹措,确保公司筹建实施进度按计划落实并顺利完成,使公司早成立、早见效。
完整版附件请点击下载:某公司设立赞比亚子公司项目风险评估报告案例.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