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项目总论
第一节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
某微特电机级进模扩建项目
项目性质:
扩建
项目拟建地点:
**
项目申报单位:
**
总投资额:
项目总投资*万元
建设周期:
*年
第二节 项目概述
为了适应行业的发展,满足市场及客户的需求,建设单位拟进一步丰富和扩大产品线,建设微特电机铁芯精密多工位级进模扩建项目,对微特电机铁芯精密多工位级进模系列产品进行规模化生产。
本项目所处地块面积约*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其中生产车间*平方米,仓库*平方米,配套员工宿舍*平方米。项目同时引进坐标磨、慢走丝、曲线磨等生产设备,项目达产后年产微特电机铁芯精密多工位级进模*套。
第三节 研究项目主要结论
一、项目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
本项目计划投资总额为*万元。其中,建设投资*万元,占总投资额的*%;铺底流动资金*万元,占总投资额的*%。
项目所需资金中的*万元由建设单位自筹解决,占总投资额的*%;土地费用*万元已由建设单位自有资金支付,取得了国有土地使用权,占总投资额的*%。
二、项目投资效益情况
1、经济效益
2、社会效益
……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第一节 政策背景
我国模具制造行业管理体制为国家宏观指导及协会自律管理下的市场竞争体制,目前行业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行业自律性组织为中国模具工业协会,行业相关标准制定组织为中国模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公司是中国模具工业协会电机铁芯模具重点骨干企业、中国模具工业协会团体会员单位。
模具行业属于国家鼓励发展行业,受到国家产业政策大力推动。近年来,国家已将其作为优先发展鼓励项目并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
2010年10月,工信部印发的《机械基础零部件产业振兴实施方案》提出,包括模具在内的机械基础零部件是装备制造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直接决定着重大装备和主机产品的性能、水平、质量和可靠性,是实现我国装备制造业由大到强转变的关键;鼓励发展各种高精密、长寿命、高技术含量的模具,包括“电机定、转子零件大型精密冲压模具”。
2011年3月,国家发改委公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将“大型、精密模具”列为鼓励类产业;同时,与模具行业相关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辅助测试(cat)、辅助制造(cam)、辅助工程(cae)系统开发生产”也被列为鼓励类产业。
2011年6月,国家发改委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11年度)》中明确指出,“多功能级进模”是优先发展领域中重点高技术产业化项目。
2011年10月,中国模具工业协会编制的《模具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指出,“十二五”期间模具工业要进一步积极主动去寻求发展,要进—步大力发展技术附加值高的中高档模具产品,不断提高它们在模具总量中的比例,以提高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国家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及战略性新兴产业配套服务的能力;总销售额至2015年达到1740亿元左右,其中出口模具占15%左右;国内市场国产模具自配率达到85%以上,中高档模具的比例达到40%以上等具体目标;重点发展大型、精密、复杂、组合、多功能复合模具和高速多工位级进模等模具;为实现2020年步入世界模具强国之列奠定坚实的基础。
2011年11月,工信部发布《机械基础件、基础制造工艺和基础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包括模具在内的机械基础件是装备制造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水平直接决定着重大装备和主机产品的性能。将“高速精密多工位级进冲压模具”列入到了首要鼓励发展的机械基础件中。
2012年1月,工信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创新指导目录》,将“精密、高效多工位级进冲压模具”列入目录,提出了要重点发展“模具超精加工、特种加工和细微加工技术”。
2012年,海关总署关税征管司编写的《201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中,采纳了中国模具工业协会提出的部分意见,结合模具行业的行业发展和进出口形势变化,将原12个模具产品税则号增列至17个,出口退税率执行13%和15%两档税率,使海关商品的分类编码和统计用产品分类与模具行业发展相一致、并与国际标准进一步统一。
2013年,国家发改委发布《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明确指出7个行业、24个重点发展方向、125个子方向,以及其下的3,100余项细分产品和服务为国家鼓励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其中“先进结构材料产业”下的“高品质特种钢铁材料”项目中,明确指出重点发展“高性能工模具用钢”,为我国模具行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2015年,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联合印发《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5年修订)》,明确指出“金属制品模具设计、制造”、“精密模具(冲压模具精度高于0.02毫米、型腔模具精度高于0.05毫米)设计与制造”属于国家鼓励投资的产业。
2015年,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其中明确提出“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以下统称“四基”)等工业基础能力薄弱,是制约我国制造业创新发展和质量提升的症结所在。要坚持问题导向、产需结合、协同创新、重点突破的原则,着力破解制约重点产业发展的瓶颈”。模具作为现代制造业重要的基础产品,其行业发展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国家政策扶持。
2016年,工信部印发《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从“推动中小企业提高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能力”、“推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推动中小企业品牌建设”、“推动中小企业绿色发展”、“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推动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等多个角度支持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公司作为电机铁芯模具行业的骨干企业,具备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等优势,受国家政策扶持。
第二节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是扩大公司产品生产能力,满足日益增长市场需求的需要
本项目的实施,将通过扩大公司的生产能力来提高公司快速有效满足市场需求的能力。
公司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已成为微特电机铁芯精密多工位级进模行业的龙头企业,获得了客户的认可。在国际市场方面,公司旗下产品已经出口至日本、美国、意大利、巴西、土耳其、印度、墨西哥等国家;国内市场方面,公司立足家用电器微特电机制造领域,并逐步将业务拓展至汽车微特电机制造领域和工业控制微特电机制造领域。目前公司关键工序的生产能力已经接近饱和。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以及国内市场的逐步释放,未来公司产品订单数一旦快速增长,则公司的产能不足将成为制约公司发展的瓶颈。
本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发挥公司生产管理和规模经济优势,解决产能瓶颈问题,增强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实力。
二、项目建设是顺应行业发展趋势,优化产品结构,增强公司盈利能力的需要
……
三、项目是增强生产装备能力,提升生产自动化水平的需要
……
四、项目是充分发挥规模化经营优势,提升公司竞争地位的需要
……
第三章 市场分析
第一节 模具行业市场概况
模具行业是国民经济重要子行业,很多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依赖模具制造技术。根据中国模具工业协会统计数据,2010年我国模具行业销售收入为1120亿元,2016年达到1840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8.63%。
根据中国模具工业协会统计数据,2015年中国模具出口50.8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3.3%,模具进口24.85亿美元,同比下降4%;中国模具的相关出口国家和地区达到189个,出口1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达733个,出口顺差同比增长11.5%,说明中国模具的性价比优势得以延续。
根据海关信息统计,2016年中国模具进出口总额为67.93亿美元,同比上年下降10.3%。其中进口总额为20.03亿美元,同比上年下降19.4%;出口总额为47.9亿美元,同比上年下降5.8%。2016年中国模具进出口总额受世界经济持续复苏乏力的影响,出现继2008年后的第二个负增长年,但在绝对数量上仍然居于世界模具国际贸易大国的前列,中国模具产业从经济规模上仍保持着世界制造大国和贸易大国的地位。
第二节 微特电机行业市场概况
一、微特电机概况
电机泛指依靠电磁感应作用而运行的电气设备,是用来进行电能生产、传输、使用和电能特性变换的机电装置,其核心部件由定转子铁芯和绕组等其他部件组成。电机的种类、结构和用途各不相同,最常用的方法是以电动机轴中心高度为主要基准分类:
本项目生产的级进模所冲制铁芯的定子铁芯外径一般不超过 500mm,属于微特电机和中小型电机的范畴,且以微特电机为主。微特电机是横跨工业市场和消费市场的电机领域,被广泛应用到:家用电器、汽车、电动工具、电动车等消费市场,也越来越多的高端微特电机被装配到工业自动化控制设备中。
微特电机是技术密集行业,其兴起于欧洲的德国、瑞士等国家,发展于日本,而后随中国的改革开放,技术扩散逐步向我国转移,并带动我国微特电机行业的蓬勃发展。目前,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仍拥有微特电机行业的高端先进技术,大部分一般性电机制造业已经向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转移。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微特电机的主要生产大国和出口国。
微特电机特别是高端微特电机产品制造工序多,涉及精密机械、精密模具加工、磁性材料处理、绕组自动制造、绝缘烘烤处理等关键电机工艺技术,需要配套大量高精度的自动化工装与设备,还需要一系列精密的测试仪器,技术含量较高。德国、日本、美国等国家凭借其多年的生产制造经验、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以及巨额的研发投入,掌控着大部分高端微特电机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引领世界微特电机技术的发展方向,形成了较大的世界领先优势。
……
第四章 项目工艺技术方案
……
第五章 场址选址及区位分析
……
第六章 节能设计
第七章 环境影响评价
第八章 劳动安全与卫生消防
第九章 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第十章 项目实施进度
第十一章 工程招投标
第十二章 项目总投资额及资金筹措
第十三章 项目的经济效益分析
第十四章 社会效益及风险分析
第十五章 结论与建议
完整版附件请点击下载:广东省某微特电机级进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案例.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