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某公司2号云基地二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案例
第一节 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广州某2号云基地二期项目
二、项目性质
新建
三、项目地址
广州市
四、项目单位
五、项目建设内容
项目总建筑面积为***平方米,占地面积***平方米,厂房为a栋,整栋共合计4层,为框架结构,建设内容为:根据建设数据中心机房需求对建筑物进行装修,购置配电柜、变压器、ups电源、母线槽、精密空调设备、柴油发电机以及网络机柜等设备。
六、项目投资总额及融资方式
项目总投资***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万元,铺底流动资金***万元。所需资金中项目资金本金***万元,申请银行贷款***万元。
七、项目建设周期
2018年7月—2019年12月
第二节 研究项目主要结论
一、经济效益
项目的总投资额为***万元人民币,建设周期为17个月。经测算,所得税后项目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为129.02%,财务净现值为354286.01万元,动态投资回收期为1.13年,项目运营后年均可上交税收21891.02万元。
项目全投资财务净现值及资本金财务净现值npv均大于零,说明该项目动态收益率超过了该行业应达到的最低收益水平。全投资内部收益率irr大于行业基准收益率(10%),资本金内部收益率irr大于基准收益率,说明该项目的动态收益是可行的。
二、社会效益
1、促进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
建设云基地,围绕全面融合、深度应用、拓展提升的发展方向,推进“互联网+”行动,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结合大数据生命周期,促进资源、市场、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云计算产业加快发展,带动信息产业升级,为促进广州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推动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兴产业发展和集聚
广州某2号云基地二期项目的建设,对于带动移动互联网产业、大数据产业及数据服务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社会化力量利用政府数据,开发对社会公众有实用价值的应用,既为社会中小企业提供了创造的平台,又为社会公众的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除此之外,基地的运行还将直接产生40个就业岗位,间接带动上千个人就业;同时,项目的运营还将为地区和其他服务型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云基地在为自己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获得了社会效益的大丰收。
三、项目总体评价
项目顺应国家各项政策和法律法规的要求,用地符合选址原则,地理位置优越,自然环境质量良好,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实施后将产生较大社会效益,可行度较高。因此,本项目无论是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还是建设条件上来说,都是可行合理的,建设条件充分。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第一节 项目建设背景
一、政策背景
(一)国家政策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云计算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的通知》(工信部信软[2017]49号)
协同突破,完善生态。推动云计算企业整合资源,建立制造业创新中心,持续提升云计算服务能力。鼓励骨干企业构建开发测试平台,带动产业链上核心芯片、基础软件、应用软件、关键设备、大数据平台等关键环节的发展,打造协作共赢的产业生态,实现产业整体突破。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的通知》(国发〔2016〕73号)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持续释放内需潜力的指导意见》(国发〔2017〕40号)
(二)广东省政策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珠江三角洲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办函〔2017〕184号)
加强大数据技术创新和产业化,积极培育大数据骨干企业,布局建设大数据重点项目和大数据产业园区,加快构建完善的大数据产业链,打造具备全球竞争优势的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
推进大数据社会化应用。发挥大型互联网企业和基础电信企业的技术、资源优势,按照合理布局、绿色节能、集约化原则建设企业数据中心。支持大型综合数据中心建设,推动成为国家绿色数据中心试点。
(三)广州市政策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实施意见》(穗府办〔2017〕1号)
加快社会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大型互联网企业和基础电信企业的技术、资源优势,合理布局和集约化建设一批企业数据中心,加速推进中国移动南方基地、中国电信亚太信息引擎、中国联通互联网应用创新基地等互联网数据中心建设,建成面向全国乃至亚太地区的云计算公共平台和大数据处理中心,保障城市基础功能及战略定位。支持和鼓励公共服务机构、行业协会、企业建设面向商贸、汽车、新材料、金融保险、精细化工、重大装备、现代物流、生物健康等行业领域的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强化行业大数据服务能力。
以中新知识城、广州科学城为基础,集聚一批大型数据中心、云计算、物联网企业,打造“大数据产业集聚发展核”。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 广东省人民政府合作框架协议实施方案〉的通知》(穗府办函〔2017〕324号)
二、经济背景
三、行业背景
(一)互联网新业务出现带动了互联网数据的传输、计算和存储需求增长
(二)互联网+向产业加速渗透带动互联网流量增长,拉动idc需求
(三)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动力强劲
(四)大数据时代为数据中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五)云计算产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第二节 项目建设必要性
一、项目是促进国家大数据及云计算产业发展的需要
大数据时代对于数据中心的信息处理能力,数据融合分析能力,存储,计算能力以及数据挖掘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大数据”作为云计算,物联网之后it行业又一大颠覆性的技术革命,将对企业的数据中心带来颠覆性的影响。传统数据中心已无法满足海量复杂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要求,企业内部的经营交易信息,互联网世界中的产品信息,物流信息等等,其数量将远远超越现有企业it架构和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实时性要求也将大大超越现有的计算能力。大数据技术的战略意义不在于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而在于对这些含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换言之,如果把大数据比作一种产业,那么这种产业实现盈利的关键,在于提高对数据的“加工能力”,通过“加工”实现数据的“增值”。
本项目通过建设数据中心,为政府、企业提供数据存储服务、云计算、数据库服务;通过共享资源、克服外部负效应,带动大数据技术的产业化项目孵化,逐步让大数据企业走向产业化道路的集中区域,项目的建设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
二、项目是推动国家数字经济发展的需要
中国将数字经济全面发展作为网络强国的重要指标,将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作为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重要要求,发展数字经济要以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为基础,推动不同产业之间的融合创意,催生出新的商业模式、培育新的增长点;更重要的是,传统产业要利用数字技术转型升级,颠覆过去的增长模式,焕发出新的生机。“十三五”期间,中国将大力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和行动,促进数字经济进一步创新发展。未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识别等一系列新技术,将融入产业创新和升级和各个环节,社会运行和生产生活方式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本项目的建设能够加快构建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统筹规划政务数据资源和社会数据资源,完善基础信息资源和重要领域信息资源建设,形成万物互联、人机交互、天地一体的网络空间,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我国数字经济发展。
三、项目是推动广州地区大数据及云计算产业集聚建设的需要
四、项目是提升广州市城市竞争力的需要
第三章 项目市场分析
第一节 大数据行业市场分析
2017年中国大数据产业规模达到4700亿元,同比增长30%;其中,大数据硬件产业的产值为234亿元,同比增长39%。随着大数据在各行业的融合应用不断深化,预计2018年中国大数据市场产值将突破6000亿元,达到6200亿元。
2017年中国大数据核心产业规模为236亿元人民币,较2016年相比增速达40.5%。预计未来几年,大数据市场仍将保持30%以上的增速,到2020年中国大数据市场规模将达到586亿元人民币。
第二节 云计算行业市场分析
国内云计算的发展相对国际市场滞后5年左右,市场规模仍与国际市场存在较大差距。但由于现阶段我国政策的支持和需求的不断增加,我国云计算发展迅速,市场规模增速领先世界于平均水平。
2017年中国企业云服务市场规模达到690亿,同比增长34.2%,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水平。根据测算,未来几年中,云服务市场仍将处于高速发展状态,保持30%以上的年复合增长率。
2017年我国公有云计算整体规模达到243.4亿元,增长率为43.1%;其中saas为97.6亿元、paas为10.3亿元、iaas为135.5亿元。预计在2020年公有云计算整体规模达到601.8亿元,2016-2020年cagr为37.1%。
2017年我国私有云计算整体规模达到437.9亿元,增长率为27%;预计在2020年私有云计算整体规模达到976.8亿元,2016-2020年cagr为29.7%。
第三节 数据中心(idc)行业市场分析
互联网数据中心是互联网数据传输、计算和存储的中心,伴随着我国互联网行业的飞速发展,提供各种服务的内容运营商越来越多,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网络支付、视频直播等互联网新业务的出现,带动了互联网数据的传输、计算和存储需求的较快增长。
2017年中国idc市场总规模为946.1亿元,同比增长率32.4%,增长率放缓5.4个百分点。idc市场规模的绝对值仍然保持增长,我国idc市场正在从高速发展期过渡向成熟期。
随着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连接的主体由“人与人”向“物与物”转变,连接数的迅速爆发。据华为预测,到2025年,全球连接数将高达1000亿,远超全球总人口。连接数的爆发直接推动了数据量指数级增长,根据中国数据产业大会数据显示,截止2015年全球数据中心ip流量8.6zb,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35.2zb,增长率为32.6%,而我国2020年数据中心ip流量将由2015年的2zb上升到8.6zb,增长率为34.2%。
idc作为数据的产生、传输与储存中心,随着数据量的快速爆发,迎来了全球范围需求的快速增长。同时伴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推动对于数据分析的需求,特别是大数据的出现需要将海量非结构化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提取有用信息。此外,摩尔定律正面临失效,单机it资源供给能力受到摩尔定律限制,it资源能力向集群计算转变,直接推动云服务基础设施发展。因此idc作为云时代的重要基础设施,迎来了全球范围内投资建设的高峰期,市场需求保持长期稳定的快速增长。
第四节 项目swot分析
一、项目优势分析
(一)政策优势
(二)区域环境优势
二、项目劣势分析
三、项目机会分析
四、项目威胁分析
第四章 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
第一节 项目选址要求
一、选址要求
二、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分析
第二节 项目区位概况
一、区位条件
二、交通条件
三、自然条件
四、其他条件
第三节 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
第五章 项目定位及建设方案
第一节 项目定位
一、战略定位
二、功能定位
三、商业模式
第二节 建设方案
一、建设原则
二、建设内容
项目总建筑面积为***平方米,占地面积***平方米,厂房为a栋,整栋共合计4层,为框架结构,建设内容为:根据建设数据中心机房需求对建筑物进行装修,购置配电柜、变压器、ups电源、母线槽、精密空调设备、柴油发电机以及网络机柜等设备。
三、建筑设计
四、机房工艺系统设计
第三节 主要设备配置
一、配置原则
二、主要设备配置
第六章 项目公辅工程
第一节 给排水系统
一、设计依据
二、给水系统
三、排水系统
四、雨水系统
第二节 电气系统
一、供配电设计依据
二、设计范围
三、变配电系统
四、不间断电源系统
五、照明系统
六、电缆选择及线路敷设
七、防雷设计
八、消防系统的供电及监控
九、强电防浪涌保护系统
十、数据机楼的供油保障
第三节 空调通风系统
第四节 弱电系统
第七章 项目环境保护
第一节 执行标准
第二节 主要污染源、污染物及防治措施
第三节 绿化设计
第四节 环境影响综合评价
第八章 项目能源节约方案设计
第一节 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第二节 编制原则和目标
第三节 节能措施
第四节 能源管理机构及计量
第五节 项目能耗计算
项目能源消耗种类主要为水、电力和柴油。
第九章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第一节 设计依据
第二节 安全卫生方案设计
第三节 消防设计
第十章 组织管理与运行管理
第一节 项目组织管理
第二节 项目建设及运行管理
第十一章 项目实施进度
第一节 基本要求
第二节 项目实施进度
第十二章 投资估算
第一节 估算范围
第二节 估算依据
第三节 项目总投资估算
一、工程费用
本项目工程费用总额***万元,其中建设工程费***万元;设备购置费用为***万元,安装工程费为***万元。具体如下:
二、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项目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合计*****万元。
三、预备费
预备费是指考虑建设期可能发生的风险因素而导致的建设费用增加的这部分内容。本项目预备费为工程费用及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两项之和的3%计提,为****万元。
五、项目总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万元,铺底流动资金***万元。所需资金中项目资金本金***万元,申请银行贷款***万元。
第四节 项目资金筹措及资金使用
项目总投资中银行贷款20000万元,其余资金全部来源于企业自筹。
第十三章 经济效益测算
第一节 评价依据
第二节 营业收入及税金测算
一、营业收入
本项目建成后,将形成良性的资金链循环。项目完全运营后,预计年均营业收入达***万元。详见附表(略)。
二、税金及附加
1、城市维护建设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增值税额*7%;
2、教育费附加:教育费附加包括国家及地方两部分,教育费附加=增值税额*(3%+2%);
3、增值税: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
收入及税金估算详见收入及税金估算附表(略)。
第三节 成本费用测算
项目成本费用主要包括:外购电力费、带宽、外购燃料及动力费、工资和福利费、销售及管理费用、折旧费、摊销费、利息支出。项目贷款换完后,运营后年总成本费用共计***万元。
成本费用测算详见附表:总成本费用估算表(略)。
第四节 利润测算
经测算,项目实施后年利润总额***万元,净利润***万元;根据有关文件,企业所得税按应纳税额的25%缴纳,法定盈余公积金按税后利润的10%进行计提。
具体见附表:项目利润与利润分配表(略)。
第五节 财务效益分析
本项目财务基准收益率取行业基准收益率10%。
根据损益表,现金流量表,项目所得税后净现值内部收益率测算表,可进一步测算出动态反映本项目盈利能力的净现值npv、内部收益率irr、项目动态全部投资回收期rt和投资利润率等指标。
一、财务净现值fnpv
财务净现值系指按设定的折现率(一般采用基准收益率ic)计算的项目计算期内净现金流量的现值之和,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ic——设定的折现率(同基准收益率),本项目为12%。
经计算,所得税前项目投资财务净现值478099.43万元,所得税后项目投资财务净现值354286.01万元,大于零。
二、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
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系指能使项目在计算期内净现金流量现值累计等于零时的折现率,即firr作为折现率使下式成立:
式中:ci——现金流入量;
co——现金流出量;
(ci-co)t——第t年的净现金流量;
n——计算期。
经对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进行分析计算,所得税前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为163.10%,所得税后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为129.02%,高于项目设定基准收益率或行业基准收益率。
三、项目投资回收期pt
项目投资回收期系指以项目的净收益回收项目投资所需要的时间,一般以年为单位。项目投资回收期宜从项目建设开始年算起。项目投资回收期可采用下式计算:
式中:t——各年累计净现金流量首次为正值或零的年数。
经计算,所得税前项目动态投资回收期为0.94年(不含建设期),所得税后项目动态投资回收期为1.13年(不含建设期),表明项目投资回收较快,项目抗风险能力较强。
第六节 项目敏感性分析
第十四章 项目的社会及经济效益分析
第一节 社会效益
第二节 经济效益
第十五章 项目风险分析及防范
第一节 项目开发过程中潜在的风险及防范
第二节 项目本身潜在的风险及防范
第三节 综合风险评价
第十六章 项目可行性研究结论及建议
第一节 项目可行性研究结论
广州某2号云基地二期项目的建立符合国家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逐步完善符合国情、完整、可持续的云服务的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提升我国在世界互联网产业上的地位有着重要意义。
项目的建立,将缩短数据采集与应用之间的距离,提升数据的应用收益,同时也能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进行投资,增加地方的税收,繁荣地方经济。总之,项目的建设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可行的。
第二节 项目可行性研究建议
1、本项目应抓紧前期准备工作,建议实施机构组织强有力的工程建设指挥系统,进一步做好项目前期工作,提高工程建设质量。
2、本项目在下一步工作中应针对实际情况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做出较为客观详细的测算,在确保工程进度的基础上,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3、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要做好建设管理工作,积极与项目所在地有关部门联系,确保项目选址、资源配置等工作的顺利进行,使项目早运营、早见效。
完整版附件请点击下载:广州某公司2号云基地二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案例.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