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项目简介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
6亿ah动力锂离子电池项目
2、项目承办单位
3、项目性质
新建
4、建设规模
设计生产能力:年产6亿ah动力锂离子电池
建设科研综合楼、总装化成厂房、部件装配厂房、制浆涂覆厂房、动力厂房、新品试验及材料加工厂房、原料库房、培训中心、食堂、活动中心、专家宿舍楼等。
总占地面积40万平方米
5、项目建设期
三年
6、项目建设地点
东营市经济开发区内。
7、项目投资规模
总投资:20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2亿元,新增流动资金8亿元。
8、项目经济效益
年产值达到60亿元人民币,年利润达19亿元,利税2亿元。
二、项目承办单位简介
……
第二节 项目背景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是电解质使用固态或凝胶态聚合物膜,并采用铝塑膜外包装的最新一代锂离子电池。电池由正极集流体、正极膜、聚合物电解质膜、负极膜、负极集流体紧压复合成型,外包封铝塑复合薄膜,并将其边缘热熔封合,得到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它是液态锂离子电池的更新换代产品,不仅具有液态锂离子电池的高电压、低自放电率、宽使用温度范围、无记忆效应及清洁无污染等特点,而且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同时电池形状设计上自由度大,可制成任意形状的电池,可薄形化,厚度可以小于0.5mm。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最重要的优点是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
第三节 项目实施方案及效果
一、项目实施方案
本项目规划总投资20亿元,建设内容含购置土地600亩,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2亿元,新增流动资金8亿元。建成后将形成6亿ah锂离子动力电池总产能,年可配套1万台ev客车,年产值达到60亿元人民币,年利润达19亿元。项目分两期建设:
其中第一期在2010~2011 年进行,投资8亿元,产能2亿ah。新建2个车间及总装车间,建成4条生产线,产能为60万ah/天,固定资产投资6亿元,总投资约8亿元人民币,预计用时12个月。
第二期在2012年进行……
二、综合效益
本产业化项目建成日产200万ah动力锂离子电池规模,项目总投资为20亿元,年可配套纯电动大巴1万台套,年产值达到60亿元人民币,年利润达19亿元,返本期约为2年,具有技术领先,投资少,投产后即可获利,投资回报率高,回收期短,抗风险能力强的优势。同时该项目可安排人员10000人,对促进地方就业拉动地方经济极为有利。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项目,符合国家重点发展高科技新能源产业政策,属于国家政府科技基金扶持对象。该项目起点高,既可生产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促进国内电动汽车产业进程……
第二章 项目技术可行性分析
第一节 产品制造工艺流程
图表 1:项目产品制造工艺流程示意图
![](/edit/uploadfile/2013100853970117.jpg)
6亿ah动力锂离子电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案例
……
第二节 技术创新点
1. 开发出一种新型的高分子柔性微孔介质,该柔性微孔介质不需要加入任何胶联剂和引发剂,通过专有的诱聚技术处理就能实现内部聚合,使电池固化,形成一个整体。
2. 开发了柔性微孔介质膜技术,该膜就像双面胶一样把正负极极片粘在一起,使电池极板形成一个整体,避免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厚度增加,内部松散,极大的提高了电池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具有很长的循环寿命;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内部是一个内封闭体系,即使遇到撞击、碾压、针刺甚至枪击等非正常使用情况,外包装被破坏,水分子只是被限制在被破坏的局部区域,不会扩散到电池的其它部位,进一步提高了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
3……
第三节 产品特点
1. 安全性好。
一方面,与钢壳和铝壳电池相比。电池在出现过充、过放或安全事故的时候,电池首先引起内部电解液发生分解反应,放出大量的气体和热量,采用金属壳包装的电池在内部气压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发生爆炸,而采用铝塑膜包装的电池,会气胀,释放内部压力和温度,不会发生起火爆炸事故。另一方面,与液态软包装电池相比。液态软包装电池里面有游离的电解液,在电池受到过充、过放或安全事故时,电池产生的热量容易使电解液着火,然后引燃电极材料、粘结剂,而聚合物电池的电解液吸收在聚合物电解质膜的内部,不会出现游离的电解液,这样使电池更安全;即使遇到针刺、撞击、碾压、枪击等非正常使用情况,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在局部遭到破坏,不会蔓延到整个电池,避免电池出现热失控,所以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更安全。
2. 厚度小。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使用的包装膜厚度为0.1mm,聚合物电解质膜与正负极极片之间自发的粘结在一起,不需要外力就可以保持良好的接触,所以可以做成超薄电池,电池厚度在0.5mm以下。
3. ……
第三章 产品目标市场分析
第一节 市场容量分析
自1990年,sony开发出锂离子电池以来,锂离子电池的发展非常迅速,2006年全球锂离子电池的市场需求已达到22.8亿只,市场价值达到50亿美元。日本信息技术研究所预测,未来十年锂离子电池的平均增长速度超过10%,到2010年全球锂离子电池的市场需求将超过34亿只。2010年后,混和电动汽车将大规模采用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的市值将会大大增加。
>>>完整附件查看请点击下载:6亿ah动力锂离子电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案例.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