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煤炭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被誉为工业粮食的煤炭每天源源不断地流向电力、冶金、化工等领域,为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提供能源支撑。由于我国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山西、陕西、内蒙等中西部地区,需求大多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这决定了我国“西煤东运”、“北煤南运”、“铁路、公路、海运以及内河等多种方式混合运输”的总体物流格局,决定了煤炭物流在煤炭工业发展过程占据重要的战略地位。
2013年12月,国家发改委下发《煤炭物流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未来一段时期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的关键时期,煤炭物流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为,到2020年,煤炭物流整体运行效率明显提高,社会化、专业化和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基本形成物流网络配套衔接、技术装备先进适用、物流服务绿色高效的现代煤炭物流体系。加强铁路煤运通道建设,年运输能力达到30亿吨;结合国家煤炭应急储备建设布局,重点建设11个大型煤炭储配基地和30个年流通规模2000万吨级物流园区;培育一批大型现代煤炭物流企业,其中年综合物流营业收入达到500亿元的企业10个;建设若干个煤炭交易市场。在节点布局方面,规划中提出,在大型煤炭储配基地内,按照合理辐射半径,建设一批煤炭物流园区。
煤炭物流的可行性研究,最重要的是确定项目所在地的区位优势,运输半径内的煤炭需求量,以及项目周边煤炭物流建设情况,以此作为经济效益测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