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的资金缺口是制约其生存与发展的首要因素,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小企业融资结构中约束仍然客观存在。除政府与金融市场以外,银行业金融机构尤其要着力于融资结构调整,努力寻找利益的交汇点,在实现社会资金优化配置的帕累托改进中分享中小企业快速成长的成果。
中小企业面临间接融资约束
2009年上半年,中小企业贷款增幅高于全部企业贷款平均增幅。6月末,中小企业人民币贷款余额13.7万亿元,占全部企业贷款的比重为54.3%,比年初增加2.7万亿元,比年初增长24.1%,比全部企业贷款平均增幅高1.5个百分点。从数据来看,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缺口看似在总量上有所缓解,实际上其结构性、有效性与可持续性是要作进一步斟酌的。从结构性上看,上半年7.37万亿元贷款增量中大型企业占47%,中型企业占44%,而小企业仅占到8.5%的份额,真正需要得到帮助的小企业并没有感觉到政策的温暖。
从有效性来看,工信部部长李毅中刊文指出,2009年上半年,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实现利税总额同比下降8.9%,较去年同期回落39.7个百分点,亏损中小企业数量同比增长78.8%,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增长40.5%。中小企业的困难,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是资金短缺、融资难、贷款难。由此可以看出,广大中小企业尚未从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充分受益。那么如何应对呢,尚普咨询认为在中小企业融资结构中:
改善结构失衡 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
加强大型商业银行的制度建设
明确中小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位
以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为核心,充分发挥自身的信息优势。中小金融机构应当重新审视自身所处的竞争环境和相对优势,进一步明确自身的市场定位,以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为核心,在产品开发、利率定价、融资方式、融资结构、人员培训等方面开展差异化经营,避免盲目扩张和短视行为,充分发挥区域性、长期性、互动性等信贷特点,努力挖掘自身在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时所拥有的信息优势。
积极开展关系型贷款服务。关系型贷款是指银行的贷款决策主要基于通过长期和多种渠道的接触所积累的关于借款企业及其业主的相关信息而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