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如何选择融资方式,怎样把握融资规模以及各种融资方式的利用时机、条件、成本和风险,是中小企业上市融资前需要认真分析和研究的。相对于我国沪深两市的主板市场而言,创业板市场常被人们称之为“二板市场”,即股票的第二交易市场。创业板是针对那些中小企业、新兴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上市的市场,其宗旨是支持那些暂时不符合主板上市条件但又具有很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上市融资。
首先中小企业上市融资总收益要大于融资总成本。企业进行融资,首先应该考虑的是,融资后的投资收益如何?因为融资则意味着需要成本,融资成本既有资金的利息成本,还有可能是昂贵的融资费用和不确定的风险成本。因此,只有确信利用筹集的资金所预期的总收益要大于融资的总成本时,才有必要考虑。这是企业进行融资决策的首要前提。
其次,中小企业上市融资规模要量力而行。企业在筹集资金时,首先要确定企业的融资规模。筹资过多,或者可能造成资金闲置浪费,增加融资成本;或者可能导致企业负债过多,使其无法承受,偿还困难,增加经营风险。而筹资不足,又会影响企业投融资计划及其它业务的正常发展。因此,企业在进行融资决策之初,要根据企业对资金的需要、企业自身的实际条件以及融资的难易程度和成本情况,量力而行来确定企业合理的融资规模。
第三,要选择企业最佳融资机会。一是企业融资决策要有超前预见性,企业要能够及时掌握国内和国外利率、汇率等金融市场的各种信息,了解宏观经济形势、货币及财政政策以及国内外政治环境等各种外部环境因素,合理分析和预测能够影响企业融资的各种有利和不利条件以及可能的各种变化趋势,以便寻求最佳融资时机,果断决策。二是考虑具体的融资方式所具有的特点,并结合本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适时制定出合理的融资决策。
第四,要尽可能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企业融资成本是决定企业融资效率的决定性因素,对于中小企业来说,选择哪种融资方式有着重要意义。一般情况下,按照融资来源划分的各种主要融资方式融资成本的排列顺序依次为:财政融资、商业融资、内部融资、银行融资、债券融资、股票融资。另外,在选择银行融资时,要充分注意各银行间不同的信贷政策,选择对中小企业最为有利、最为优惠的银行。
第六,尽可能保持企业的控制权。企业在筹措资金时,经常会发生企业控制权和所有权的部分丧失,这不仅直接影响到企业生产经营的自主性、独立性,而且还会引起企业利润分流,使得原有股东的利益遭受巨大损失,甚至可能会影响到企业的近期效益与长远发展。
第五,选择提高竞争力的融资方式。企业竞争力的提高程度,根据企业融资方式、融资收益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比如,股票融资,通常初次发行普通股并上市流通,不仅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资金融通,还会大大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商誉,使企业的竞争力获得极大提高。因此,进行融资决策时,企业要选择最有利于提高竞争力的融资方式。
第六,寻求最佳资本结构。中小企业融资时,必须要高度重视融资风险的控制,尽可能选择风险较小的融资方式。企业在进行融资决策时,应当在控制融资风险与谋求最大收益之间寻求一种均衡,即寻求企业的最佳资本结构。
第七,制定最佳融资期限。企业融资按照期限来划分,可分为短期融资和长期融资。如何选择,主要取决于融资的用途和融资人的风险性偏好。
从资金用途上来看,如果融资是用于企业流动资产,宜于选择各种短期融资方式,如商业信用、短期贷款等;如果融资是用于长期投资或购置固定资产。适宜选择各种长期融资方式,如长期贷款、企业内部积累、租赁融资、发行债券、股票等。
尚普咨询告诉大家我们首先会对创业板上市与主板上市条件比较,对中国中小企业上市融资的现状做了简要介绍,对中小企业利用上市融资的问题的优势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我省构建和完善中小企业上市融资体系提出了现实性的建议,从而更好地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