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物流企业融资困难已经成为当下最值得讨论的话题,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的扩散,实体经济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对我国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其中融资问题更为突出,使本来融资就比较困难的中小企业雪上加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运行趋势下行,融资难度加大。
我区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的产品和从事的产业大部分是传统产业,科技含量较低,附加值不高。今年随着经济形式的变化,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出口依赖型企业生存空间变小,订单萎缩,效益下降,现金流量普遍不足,达不到银行的贷款条件。
2.银行“慎贷、惜贷”现象回升,贷款门槛提高。
据我们了解,今年贷款增量不少,但贷款主要集中在大项目、大企业,与大企业贷款相比,中小企业贷款由于信息不对称而造成银行经营成本较高,导致了银行在信贷操作中偏好“抓大放小”的根本原因。加上目前中小企业经营困难,未来方向不明,加剧了银行“慎贷、惜贷”现象的抬头,使中小企 业贷款的门槛再次提高。
3.抵押、担保难问题突出,使中小企业“望贷心叹”。
一些基本面尚可的企业符合银行贷款条件,但无法落实银行要求的抵押担保而无法获得贷款。一方面随着房地产市场的不景气,房地产价格存在下行风险,以房地产为抵押物的估值将下调,影响了贷款额度;另一方面,目前信用担保机构经营风险也在加大,担保的意愿下降,资质一般的企业也很难得到担保公司的担保支持。
4.民间融资不规范,拾遗补缺的作用减弱。
前几年,我区以投资公司为代表的民间资金运行十分活跃,解决了部分企业临时性资金周转的困难,但今年以来,随着部分企业基本面的恶化,不少企业不能承受投资公司资金的高利率而不堪重负。使一些投资公司陷入困境,投资公司资金成为企业的“铺底资金”,大部分投资公司目前处于停业或半停业状态,不能有效发挥为银行到期贷款而发放的“过桥贷款”的作用。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认为政府、银行、企业要同舟共济、共度时艰,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缓解当前如何解决中小物流企业融资困难问题。
1.银行要增强融资服务意识,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一是要坚定信心,准确领会国家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政策导向,分析和把握我区的区位优势,加强对产业政策、环保政策的研究,当好政府和企业的参谋与助手,为适应结构调整作好筹划;二是强化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要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信贷服务,积极为企业量身打造适宜的金融产品,满足企业多层次、多元化的信贷服务要求,要缩短授信时限,构建审批快速通道;三是完善考核机制和办法。要建立奖励倾斜,适度负责的激励相容约束机制,鼓励信贷人员增强对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开拓的信心。要在宏观经济环境发生变化,企业运行质态发生改变的情况下,适度提高风险的容忍度,不“惜贷”、不“恐贷”,对于遇到暂时困难但未来发展仍看好的企业,要积极予以扶持,同时,不随意压贷,不盲目收贷。银行要树立信用意识,对承诺的贷款要及时到位,防止企业资金链断裂,对企业收回贷款,应履行提前告知义务。四是银行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尽力出台优惠政策,与企业同舟共济,对以往经营良好,信用较高的企业因外部因素所引起的突发性、暂时性资金链紧张问题,应积极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和地方政府的配合,运用“封闭式”贷款,应收账款质押等多种贷款形式,帮助其渡过难关,不轻易抽贷、延贷。
2.政府要强化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一是建立政府救助专项资金,帮助企业解决临时资金周转困难。富阳市目前已拿出3亿元专项资金,帮助企业解决临时资金周转问题。建议政府切出一块专项资金,用于解决企业临时救急,帮助企业偿还银行到期贷款的“过桥贷款”,使企业的资金链保持稳定;二是建立经济金融稳定协调机制。随着经济下行风险的加大,部分企业已面临困境,需要建立由政府牵头,经济主管部门和银行共同组成的经济金融稳定协调小组,共同分析、研究、处理企业运行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协调解决银行债券债务问题,切实维护企业稳定和金融生态环境;三是建立信息共享平台。进一步加强政府、银行、企业的沟通协调,建立服务于中小企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定期收集信贷供求信息,使银行及时了解哪些企业有金融服务需求,使企业及时了解哪些银行有自己合适的金融产品,畅通银企交流渠道。通过举办银企洽谈会,融资推进会等多种形式,推动银行和企业加深了解,加强合作,共同应对环境变化。四是扶持信用担保机构的发展。加强对担保机构的管理,引导担保机构加强自身建设和行业自律,规范运作,发挥担保机构应有的作用。通过风险补偿,提高担保机构的抗风险能力,加快实施《余杭区工业企业再担保风险补偿专项资金实施办法》,提升担保机构或企业的担保能力,为扩大与银行的合作范围,奠定基础。四。引导规范民间资金运作。一方面要加强对投资公司的管理,合理引导利率水平,减轻企业负担,同时,要加强媒体宣传力度,避免社会闲散资金以高息诱惑被投资公司利用而产生社会问题;另一方面要疏导民间资金出路,通过加快小额贷款公司等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设立创业投资基金,扩大企业发行债券等多种形式,既解决民间资金的出路,又为中小企业的融资开辟新的途径。
3.企业要提升素质,加快业务转型。一是规范中小企业财务行为,健全各项会计制度,提高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透明度,加强对中小企业业主的培训,通过教育培训,不断提高中小企业业主的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使银行看到企业的发展前景,为扩大融资创造条件。二是采取措施,提高企业融资的抵押担保能力。在利用房地产、土地、有价证券作抵押品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企业利用无形资产、股权、出口退税税票、商业汇票、应收账款、在建工程土地发包权、人工林地、出租车营运证等多种抵押方式,解决中小企业抵押资产不足的问题;三是加快产业产品的转型。这次经济金融危机,给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带来了新的机遇,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加大新项目的投入,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找准产品的市场定位,及时调整产品结构。根据资金、设备、人力、技术、商品的不同,实行垂直分工或水平分工,把产品做精、做细、做专、做深,提高市场竞争力。
解决中小物流企业融资困难,不是一时之力,是需要全社会努力的结果,企业自身需要不断提高素质,社会政府更需给予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