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服务
融资服务

 解决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的措施

  近年来,民营企业遇到很多困难,例如资金就是一个难题,民营企业融资一方面要依靠政府的多方努力,另一方面主要依靠民营企业自身,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即从能源资源消耗型企业向能源资源节约型企业转变;民营企业融资从主要依靠出口和海外市场向主要依靠内需和国内市场转变。

  一,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投资环境。民营企业融资首先要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改变一些人对民营经济的偏见,甚至有所歧视的观念。其次,要理直气壮地发展民营经济、民营企业,扩大民营企业家队伍。宣传他们可贵的创业精神和骄人的业绩,增强他们把民营经济做大做强的决心和信心。再次,营造公正的法制环境。各级行政管理和执法部门要自觉做到保护国有经济与保护民营经济一视同仁,公正对待,特别是税费合理问题。

  二,建立社会信用制度,加快企业信用监管系统的建设步伐和对企业资信等级的评定。民营企业缺乏信用与建立社会信用制度是分不开的,要建立民营企业信用公示制度,对诚信守法企业实行动态管理,逐步建立起“奖惩罚恶”的民营企业诚信保障机制。加强对企业信用管理人员和业务培训,对从业人员实施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和日常工作考核制度,不断规范从业人员的行为,提高民营企业信用管理队伍的素质。

  三,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各级政府须抓紧建立和完善省、市、县三级信用担保、互助担保、商业担保在内的中小民营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政府可通过预算资助和担保业务减免营业税等措施,推动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的建设。采取多种措施鼓励民间资本进入信用担保领域投资,为中小企业取得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担保,扩大中小企业担保的受惠面。进一步完善担保制度和运作方式,积极开拓多元化担保业务,切实解决中小民营企业担保难的问题。

  四,适当放宽中小民营企业贷款抵押条件。各商业银行要适当下放贷款审批权限,简化审批程序,开发更多的金融产品以满足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的需要。要在评定企业信用等级的基础上,允许其以土地、房屋、机器设备等有形资产等作抵押,降低申贷“门槛”。

  第五,民营企业融资拓宽中小企业融资的渠道,改善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应逐步放宽中小民营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和出口创汇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的条件,积极探索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多种有效的方式和途径,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战略合作 - 成功案例 - 相关文章 - 媒体报道 - 友情链接 - 渠道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