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是中国融资租赁业复兴后8年来波动最大的一年。“营改增”税收政策试点,给行业发展带来了利好的期望,从2013年年初开始,行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截至2013年底,全国在册运营的各类融资租赁公司(不含单一项目融资租赁公司)共约1026家,比2012年底的560家增加466家,增长83.2%。其中,金融租赁23家,增加3家;内资租赁123家,增加43家;外商租赁增加较多,达到约880家,增加约420家。
截至2014年6月底,全国在册运营的各类融资租赁公司共约1350家,比2014年初的1026家增加约324家,金融租赁25家,增加2家;内资租赁123家,没有增加;外商租赁约1202家,增加约322家。
从总体来看,融资租赁行业发展仍很不平衡。在2013年底的1026家企业中,绝大部分仍集中在东部沿海一线,在内蒙、黑龙江、宁夏等省区尚无组建融资租赁公司的信息。
目前我国非金融类租赁公司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远东宏信。远东宏信的前身远东国际租赁有限公司成立于1991年,系中国中化集团公司的核心成员,2001年迁至上海,2009年引入战略投资者,远东宏信正式成立,远东国际租赁有限公司作为远东宏信的子公司和业务运营平台继续存在。2011年远东宏信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目前已在医疗、印刷、航运、建设、工业装备、教育等多个产业形成优势。截至2012年末,远东宏信总资产为603.25亿元,较上年增长28.92%,净利润较上年增长40.82%。
金融租赁公司则以工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为典型代表。工银租赁由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全资设立,注册资本80亿元,注册地在天津滨海新区。工银租赁由于背靠工行,强大的股东优势为其开展业务提供了充沛的资金和客户资源。其业务领域集中于大型项目,以经营飞机、船舶、大型设备租赁和基础设施类租赁项目为主。作为最大的飞机、船舶、设备融资银行,工行在这些领域拥有广泛的客户资源、经营经验和市场信誉。近年来,工银租赁依托工行的客户资源和已有基础,利用与工行的协同效应发展业务,已取得很大成效。2012年末工银租赁总资产为1,190.49亿元,较上年增长41.78%,净利润较上年增长3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