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中小企业融资普遍存在渠道不畅,过度依赖内部融资,外部融资又主要依靠银行贷款的现象,这些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发展。对待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应加以高度重视,对中小企业融资特点加以深入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符合中小企业发展政策。研究证明,不同类型的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特点不同,其对融资渠道的选择也是有所区别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选择。
1、科技型中小企业
科技型中小企业以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组成部分,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显得突出,为此各国政府对这类中小企业也显得格外重视,在政策方面一直采取重点扶植的方针,主要表现在,致力于为其创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政策环境及市场环境等。因此科技型中小企业不仅具备享有政策上得优势,而且其本身也拥有良好的人才资源、优越的地理环境等。科技型中小企业多数处在经济发达的地区,融资环境较好。所以这类中小企业再融资方面一般重点选择直接融资模式,其中包括股权融资和政策性融资。
由于科技型产业一般都具备一定的的技术优势,发展前景被看好,故很多希望获得高收益的风险投资家愿意购买该行业的股票。中小企业板块和创业板为该类风险性投资的中小企业提供了融资的可能性。此外,美国纳斯达克,新加坡、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均设立了针对中小科技企业上市融资的创业板市场,这些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证券融资提供了方便条件。
另一种渠道是通过投资基金渠道来寻求合作方、投资方。其中中小企业风险投资基金,是一种以长期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某一产业,尤其是尚处于创业阶段的新兴产业中的中小企业,他们也是基金最直接的受益者。投资基金的来源主要是通过基金组织将成千上万分散的中小额资金集聚起来,形成规模型的投资基金,然后按照基金的宗旨,对符合自己要求的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2、具有一定生产能力的中小企业
具有一定生产能力的中小企业,主要是指在同以行业中竞争能力较强、效益较好、发展潜力较大的中小企业。一般指传统性的工业企业,如制造业和房地产业等。这类企业的融资主要是选择以银行贷款为主,企业债券和产权较易市场融资为辅的方式。
原因是,该类企业富有一定的生产能力,经营效果较佳,处于稳定上升发展阶段,属于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猎取的理想目标,即完全符合银行收益性与流动性的贷款原则,风险性较小,收益把握性较大,所以商业银行较倾向于向此类企业放贷。但此类企业的缺陷是,缺少贷款抵押物,这就需要国家为这类企业构建完善的信用担保体系,使他们在这种体系支持下展开融资,解决基金短缺问题。
此类中小企业除了向银行贷款外,还常常通过产权交易市场和发行企业债券进行融资。
3、无竞争优势的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一直是在是在竞争中谋求生存与发展的,在商业银行融资方面较大企业困难的多。究其原因,主要是中小企业业体规模较小,生命周期短,生产稳定性差,竞争和抵抗风险能力较差,加之信息不对称、本身偿还能力较差等,导致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放贷顾虑较多、积极性不高,迫使该类企业主要依靠内部积累和民间融资来筹集所需资金,但是仅依靠这种方式解决资金短缺问题难度较大,因为企业资金的积累,需要通过良好的经营业绩来实现的,而且需要一定的时间,另外,民间融资困难也较多,多数是通过亲戚朋友借钱,一般都不能满足企业所需要的资金。因此,这类小企业常常选择典当来融资。
典当是以实物为抵押换取现金的一种融资方式,典当行不需考虑对方今后的状况,只认物不认人,而且融资手续简便,见物或凭证付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