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资金来源的方向上划分,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主要的融资渠道包括内源融资渠道和外源融资渠道。以下为国内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细分图。
1、内源融资渠道
所谓内源融资是将企业内部的积累的留存收益和折旧资金转化为投资的行为,其前者包括了企业的盈余公积金、资本公积和企业未分配的利润,这三项也共同构成了企业未来进行再投资的资金来源;而后者的折旧基金主要是用来弥补企业原有投资资金的不足以及必要的技术和设备转化。由于留存收益实际上是企业在日常的经营生产中所获得的利润,再扣除了向国家上缴的所得税后所剩余的净利润,所以从用途上它既可以对企业所有者进行利润分配,也可以用来偿还企业历史遗留的债务,同时也可以扩充企业实力,即作为追加投资的资本金。中小企业通过内源融资渠道来积累资金有其内在的优越性:首先是体现在对企业内部资金的积累,尤其是对留存收益资本的积累不会产生融资的费用,这显然大大降低了企业筹资的成本;其次是留存收益属于所有者权益的范畴而不是企业的负债,所以并不会加重中小企业的债务负担。因此,中小企业通过内部资金积累的方式不仅扩充了内源资本的来源渠道也为日后的债务性融资给予了坚实的资本保障,给外源融资渠道的扩充提供的可能。
2、外源融资渠道的分析
从其他经济主体吸收储蓄并转化为自己投资的过程定义为外源融资,这是对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第一层分析,如果从融资双方在外源融资的关系角度继续划分,还可以将它分为直接和间接融资渠道。所谓的直接融资,是指拥有暂时闲置资金的机构或是个人通过购买资金需求单位所发行的有价债券,将资金直接提供给所需资金补给的单位使用的过程。从定义中可以看出,融资过程中的直接性和自主性是直接融资方式所独有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