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农产品准入制度的实行,家禽生产标准化,清洁化问题凸现出来。人们为了身体健康,减少“病从口入”,崇尚绿色、天然、无公害食品、生产安全、优质、健康的鸡蛋,肉乃大势所趋。利用林地、果园、草山、草坡等资源放养土鸡,鸡觅食昆虫、软体动物、嫩草、果实、腐殖质等,适量补料,不添加任何激素和抗生素。鸡在良好的饲养环境,科学饲养管理和卫生保健措施等条件下,肉、蛋产品达到无公害食品乃至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标准。同时,通过放养鸡控制植物虫害和草害,减少或杜绝农药的使用,鸡粪还田提高土壤肥力,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高度统一。这是一种农林牧结合的新型生态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生态养殖业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人类最初从事的生产活动就是生态农业,其中包括生态养殖,在原始农业社会,“六畜”都在没有污染的生态环境下生长、繁殖,所生产的肉食全都是绿色食品。传统养鸡业还鸡粪尿于农田,在低生产力水平下,可以维持养鸡与环境生态平衡。但随着畜禽养殖业的高速发展,规模化养殖场的排污造成了环境污染,滥用药物造成病原菌抗药性增强,病毒毒力增强,混合感染性疾病增多,肉、蛋产品药物残留,危害人的健康。
在全社会生态意识日益增强,关注环保、关注食品安全并将“可持续发展”战略定为未来发展的基本国策的背景下,我国有关专家于1995年提出生态养殖的概念。所谓畜禽生态养殖是指按照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应用系统工程方法,因地制宜地规划、设计、组织、调整和管理畜禽生产,以保持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维持生态平衡,保持畜禽养殖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