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建设项目在建设、运行过程中引发社会稳定风险的因素众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类:项目对社会产生的负面影响风险和项目与社会的互适性(社会对项目的认可接纳)风险。运用层次分析法,项目对社会稳定风险可分解为八种类型:政策规划批复程度、征地拆迁方案、方案的技术经济可行性、人居环境影响、经济利益影响、社会环境影响、建设管理规范性和媒体舆情。以上八个类别的社会稳定风险因素又可进一步细分为30个因素,图2-3所示。
1、政策规划批复
政策规划和审批程序不当将引发公众对项目合法性产生质疑的严重风险。包括:项目规划、可研、征地拆迁、环评、社会稳定风险分析等项目前期各相关环节公众参与、公示程序能否符合要求,公众意见是否能够得到真实、及时的反馈等。
2、征地拆迁
土地、房屋征收及拆迁问题是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中最敏感的因素。包括:政府在执行土地、房屋征收决策、实施的过程中给人民群众造成的负面影响和损失的可能性。它将可能直接给建设项目所在地居民的生活、生产、生命、财产、精神等方面带来诸多问题。
3、技术经济
项目投资建设中所采用的技术的先进性、适用性和经济性所带来的风险。包括:项目建设及运营中引进的科学技术是否成熟先进;技术方案是否安全可行;技术方案执行中产生的大气、水体、固体废弃物、噪声、振动影响等是否得到合理、有效的控制;是否会产生电磁辐射、放射线等特殊污染等。
4、人居环境
重大建设项目的实施整体工程量大,建设工期长,在施工及后期运营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对当地的土地、森林、水土等造成破坏和污染,施工过程中产生噪声、粉尘等问题,部分重大建设项目的实施甚至会影响到重要的历史人文景观,需预先做好风险识别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规避或妥善处理,避免引发群众不满或群体性事件。
5、经济利益
经济利益风险因素是指项目建设和运营对周边居民和商户的日常生活、生产经营、劳动就业等是否会产生明显的不利影响,进而引发群体事件的风险。
6、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风险包括项目实施建设过程中和运营期间对周边居民和商户的文化生活习惯、交通出行习惯、水电等基础设施及社会治安等因素产生不利影响的风险。
7、建设管理规范性
项目管理过程中由于管理等方面的变化给项目造成的风险,如管理层决策、战略调整幅度、工作制度是否合理、管理水平的高低等因素将直接影响到重大建设项目的组织、管理和实施。可以说,建设管理问题是项目建设中最为重要的“人为”风险因素,建设管理不规范而产生的社会稳定风险对项目建设本身带来的很大的影响。
8、媒体舆情
媒体舆情的风险因素主要表现为媒体舆论导向及其影响,即是否获得媒体支持,是否协调安排有权威、有公信力的媒体公示项目建设信息、进行正面引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