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央、上海、安徽等地纷纷展开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借助资本市场整合国资企业,以实现国有企业的做大做强。我们在分析中央、上海国资国企改革的基础上,研究分析各地未来国资国企改革的主要目标及可能路径,并挖掘其中存在的投资机会;本文是该主题系列的第一篇,重点研究深圳、珠海市。
11月15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文正式公布,其中提出了未来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改革的新思路:一是加快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二是深化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上海国资改革方案率先出台,从国资管理、国资布局、国企治理、国企经营者分别确立了目标,集中反映了三中全会《决定》关于国企改革的主要思想,为未来5-10年地方国资国企改革建立了范本。其中提出的分类监管思路打破了国企改革的僵局,未来将为更多的地方国资委所采用。
与上海相比,深圳市属国有企业的证券化率与行业范围不同,这决定了其在新一轮改革中的侧重点有所区别。深圳市属国有企业的证券化率比较高、功能类行业比重较大,其改革的核心思路是业务“归核化”;未来路径主要是:剥离非主营业务、解决同业竞争,凸显集团公司主业,将某一领域的主营业务整合到一家龙头企业,形成单一行业的唯一上市集团。在此基础上,提供了两种投资机会:一个是主业单一且只有唯一上市平台的市属集团,及多种业务经营且已有多个上市公司平台的国企集团,主要是通过资产注入上市公司提高证券化率,前者涉及到的公司有深振业、盐田港、深圳能源,后者则涉及深赛格、深物业、沙河股份等。第二条投资机会则是,对于市属集团旗下非主营尤其是不产生盈利甚至造成亏损的企业进行股权转让,剥离不良资产,实现业务归核,符合此类的企业主要有深深宝。
在珠海市属企业中,竞争类、功能类企业各占半壁江山,其改革思路也异于深圳。根据其意见稿,珠海市第三轮国有企业改革创新工作重在提高珠海市国资国企的核心竞争力,致力于打造优势企业;此外,珠海市第三轮国企改革将以上海为范本,按竞争与非竞争性领域分类改革。
珠海市未来国企改革的主要目标及思路提供的投资机会主要是资产注入整合及引进战略投资者,以实现产权多元化经营,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目前珠海市国资委对旗下主要集团也做出了改革规划,主要涉及格力集团、华发集团、金控公司、九洲控股集团、珠海港集团等,其上市平台格力电器、格力地产、华发股份、力合股份、珠海港均存在资产注入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