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我国三聚氰胺项目投资价值分析

  三聚氰胺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具有均匀结构的有机化工中间产品,逐渐走向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型的中国三聚氰胺产业,将在未来的国际市场显示出越来越强的竞争力。目前,我国三聚氰胺产业发展恰逢难得的机遇。下面我们来看一篇投资价值分析报告的节选,对我国的三聚氰胺项目投资价值分析

  我国三聚氰胺项目投资价值分析之一:规模与品质的提高拥有了国际市场话语权。

  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众多小型三聚氰胺企业关闭停产,然而四川玉象蜜胺科技有限公司、山西丰何等数套大型三聚氰胺装置的建成投产,仍使我国三聚氰胺年产能保持在65万吨以上。加之国外三聚氰胺巨头由于受天然气、尿素涨价因素影响,纷纷关闭了工厂,减少了其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金融危机后的我国三聚氰胺产能占全球总产能的比例不仅没有下降,反而由2007年的73%提升至85%以上。更重要的是,由于淘汰了众多年产3000吨以下的落后间歇法装置,我国三聚氰胺装置的平均规模、技术水平和能耗指标得到了较大提升。中原大化、川化集团、山西丰荷、四川玉象等大型三聚氰胺企业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不断提高。尤其是中原大化集团,其产品销往全球100多个国家,在欧、美、日等国家和地区成了“免检产品”。三聚氰胺产能的增大和产品质量、装置规模、技术水平的提高,使我国三聚氰胺在国际市场上拥有越来越多的定价话语权。

  我国三聚氰胺项目投资价值分析之二:技术进步缩小了与国际巨头的差距。

  2006年,北京烨晶科技有限公司第三代气相淬冷技术的问世,对我国三聚氰胺产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结束了长期依赖进口国外三聚氰胺技术的历史。通过在四川玉象年产2万吨和5万吨装置的运行表明,该技术一次性投资仅为国外先进高压法的1/3,原料、动力、水、电、检维修费用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我国三聚氰胺项目投资价值分析之三:我国巨大的尿素产能为三聚氰胺企业提供了充足而廉价的原料保障。

  据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统计,到2009年末,我国尿素产能将达6100万吨,产量可能突破5800万吨,而国内农业需求仅4300万~4500万吨,过剩1000余万吨。为保护农民利益,维持国内化肥供应与价格稳定,我国政府对包括尿素在内的化肥产品的出口一直设限。受供大于求制约,国内今年乃至今后较长时期,尿素价格都将在低位徘徊,使得国内三聚氰胺企业拥有廉价充足的原料保证,提升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我国三聚氰胺项目投资价值分析之四:三聚氰胺产业成了缓解尿素积压的“调节器”。

  我国农业生产对尿素的需求旺季集中在每年的4~7月,淡季分别是每年的1~3月和8~12月。三聚氰胺需求旺季正好相反:4~7月,受南方阴雨及梅雨季节影响,占三聚氰胺60%以上消费量的人造板、木材加工等行业恰好处于生产淡季。1~3月和8~12月,家俱、人造板、建筑模板等行业开工率大幅增加,正是对三聚氰胺的需求旺季。

  我国三聚氰胺项目投资价值分析之五:环保要求提高有利三聚氰胺产业发展。

  我国正在实施越来越严格的原始森林保护制度,人们日常所需的木材、家具将越来越多地用速生林或树枝、木屑、木材废料经粉碎、胶合、压缩而成。作为一种强度高,无甲醛释放的环保型黏合剂,三聚氰胺黏合剂越来越受到人们追捧,将逐步取代目前大量使用的脲醛黏合剂,三聚氰胺的需求必然增加。

  此外,随着我国相关法规的完善,尤其餐具、玩具出口的需要,必然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生产100%的蜜胺产品。有专家估计,每年这一领域消费的三聚氰胺将高达20万~30万吨。

  今后几年,应该是我国三聚氰胺产业发展的机遇期,相关企业应抓住国外三聚氰胺生产基地向我国转移之机,采用国产先进节能技术,努力做大做强。同时,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尽快出台《三聚氰胺行业准入制度》,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支持组建大型三聚氰胺企业集团,加快由三聚氰胺大国向强国的转变。

  以上是由尚普咨询撰写的我国三聚氰胺投资价值分析报告节选,关于投资价值分析报告的写法,投资报告格式等本文就不再细说了,有意者请参阅投资价值分析报告专栏。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战略合作 - 成功案例 - 相关文章 - 媒体报道 - 友情链接 - 渠道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