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投资项目 >> 正文

意美科学家联合研制出新有机发光敏晶体管

关键字:【有机发光敏晶体管】 2010-6-12  字体大小:[ ]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近日,意美科学家联合研制出新的有机发光敏晶体管(olet),其发光效率是采用相同发射层的优化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2倍。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近期的《纳米·材料学》杂志上。


  近年来,oled技术在手机、mp3、数码相机甚至电视上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颇有取代液晶显示器的趋势。不过,由于oled的二极管结构,难以避免激子湮灭和光子损失现象,因此效率和亮度都受到了限制。现在,意大利和美国的研究人员研究发现,拥有晶体管结构而不是二极管结构的有机半导体设备--olet比oled更高效。


  这一新olet由意大利纳米材料研究院拉法艾拉·卡佩里领导的研究团队和美国保尔佳公司的研究人员合作研制,其发光效率达到了5%。而迄今为止基于荧光发射设备的oled的最大发光效率仅为2.2%。


  研究人员将新研发的olet称为三层场效应olet,因为其由三层有机半导体材料组成:最上面是15纳米厚的p沟道层,控制光通过的量;中间是40纳米厚的发光层,在接通电力时会发光,是激子形成的区域;底层是7纳米厚的n沟道层,主要用来传导电子。这三个半导体层被放置在一个三层的玻璃基座上。


  这样的三层结构使形成光和发射光的区域都离电极足够远,在电极上不再会出现光子损失,也阻止了激子-金属湮灭效应。另外,发光区域与电荷的流动分离开来,不会出现激子-金属湮灭效应。因此,研究人员也将这个三层的olet称为“不接触的oled”。


  研究人员预计,随着进一步对该olet进行调整新olet的发光效率将能够进一步得到提高,将来或许有望在显示和照明领域取代oled。


  意大利纳米材料研究院的迈克尔·穆斯里表示,olet是一种新的发光概念,它提供的光源能够与硅、玻璃、塑料、纸等天然物质基座相结合。他们的设备提供微米大小的光源,将使得生物传感芯片以及高清显示技术等有机光子应用成为可能。

本文来自:尚普咨询 隶属于投资项目栏目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战略合作 - 成功案例 - 相关文章 - 媒体报道 - 友情链接 - 渠道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