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两家银行未来的整合,市场普遍有两种猜测:一是平安银行并入深发展,中国平安对深发展的持股比例上升到50%左右;其二是中国平安将继续增发深发展股权,最终使其退市从而与平安银行合并,也就是将深发展私有化。
一波三折的“平深恋”终于尘埃落定。
7月2日晚,中国平安和深发展联合发布公告称,深发展向平安人寿定向增发一事正式收官。中国平安和深发展由此进入实质性整合阶段。
7月7日,中国平安以及深发展双双发布6月30日停牌后首个公告,表示平安银行与深发展两行整合的工作正在积极推进,公司股票继续停牌。
对于两家银行未来的整合,市场普遍有两种猜测:一是平安银行并入深发展,中国平安对深发展的持股比例上升到50%左右;其二是中国平安将继续增发深发展股权,最终使其退市从而与平安银行合并,也就是将深发展私有化。
平安集团新闻发言人盛瑞生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现在整合方案还在研究中,对外面所有的猜测都不作任何评论。”
深发展进入平安时代
轰轰烈烈的“平深恋”,在2009年6月公布的并购方案之后,即将整合结果。
按照“平深恋”方案,中国平安并购深发展将分两步走,一是新桥投资将其持有的深发展股份转让给中国平安;随后,深发展向平安人寿定向增发不少于3.7亿股、不超过5.85亿股的股份。
按照2009年末的数据,平安银行总资产规模为2207亿元,是深发展的38%;净资产规模为143亿元,是深发展的70%;净利润规模为11亿元,是深发展的21%。
但随后让业内人士大跌眼镜的是,“平深恋”结果的速度犹如闪电。7月2日,中国平安公告称,旗下公司平安人寿参与了深发展的定向增发,认购股份数量接近3.8亿股,认购金额69.31亿元。此次增发后,深发展的核心资本充足率与资本充足率将分别提升至7%和10%以上。
定向增发完成后,中国平安总共拥有深发展10.45亿股,占总股份比例29.99%。至此,去年6月中国平安与深发展、新桥签订的收购协议均已完成,随即正式拉开了两家银行具体整合大幕。
平安银行和深发展的同业竞争被认为是两者急需业务整合的关键点。而目前获市场最多认同的整合方式是:深发展通过向中国平安定向增发15亿股,将平安银行资产注入深发展。分析师彭玉龙认为,平安一直致力于打造一个紧密控制而非松散股权联结的金控集团,银行业务的扩张也必将是以平安作为唯一品牌,具体方案可以是平安银行注入深发展,将深发展更名为平安银行并保持上市资格;也可以是将深发展私有化后退市。
平安证券的一位分析师笃定整合结果是前者,目前关键是“平安银行怎么注,深发展肯定不会退市的,退市就等于两个孩子同时吃奶,一点好处也没有。”言外之意跟马明哲信誓旦旦宣称“绝对不会将深发展”私有化颇为契合。
整合的两种方案坊间传说纷纭,但深发展已提前进入了平安时代却是不争的事实。深发展一位内部人士在电话里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深发展高管中几乎没有新桥时代的人了,除了名字还叫深发展,实际上已经是平安的天下了。”
虽然目前还没有获得具体的批复,目前已有5位平安高层入驻深发展,分别是:中国平安副总经理王利平,首席财务官和副总经理姚波,首席信息执行官罗世礼,平安数据科技和平安渠道发展咨询公司董事长顾敏,总经理助理兼首席稽核执行官叶素兰。同时,原平安银行行长理查德?杰克逊更是空降深发展,担任董事长特别顾问,协助董事长纽曼工作。
今年4月下旬,监管机构下发《加强对中小商业银行主要股东资格审核的通知》,要求同一股东入股同质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超过2家,如取得控股权只能投一家。这就意味着,一旦监管部门认为深发展和平安银行属于同质银行,则中国平安只能保留一家银行的控股权。
平安集团的一位内部人士私下里曾说过,“整合的方式有许多种,比如将自己的银行卖出去。”似乎都在隐约暗示平安银行的招牌将不复存在。
本文来自:尚普咨询 隶属于投资项目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