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家们一直对质量是太阳10倍以上的所谓大质量恒星的形成方式存在争议。一个国际研究小组最近通过欧洲南方天文台的望远镜观察到一颗“胎儿期”大质量新星周围存在的吸积盘,从而为大质量恒星与小质量恒星以同样方式形成的理论提供了新证据。
总部设在德国慕尼黑的欧洲南方天文台14日发表公报说,一个由美、德、法等国天文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观察了“人马座”中正在形成的一颗代号为“iras 13481-6124”的大质量新星。它目前的质量大约是太阳的20倍,半径大约是后者的5倍。借助欧洲南方天文台3座甚大望远镜干涉仪的“集体力量”以及另一座ntt新技术望远镜,天文学家们最终获得环绕这颗大质量新星的吸积盘的首张图像。
领导这项研究的美国密歇根大学天文学家克劳斯说:“这是我们首次拍到一颗大质量新星周围吸积盘的内部区域图像。观测显示,无论恒星质量大小,其形成遵循同样规律。”
这一成果已发表在最新一期英国《自然》杂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