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场能否成为家乐福的最后救赎?
随着零售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零售企业的竞争方式也面临改变。
自1995年进入中国市场,一贯以自主拓展经营为主的国际零售业巨头家乐福最近正在改变其低调的作风,以并购中国本土零售企业——河北保龙仓商业连锁经营有限公司(下称保龙仓)的方式来扩张其在华势力版图。
记者调查获悉,目前双方已进入实质性谈判阶段,基本达成协议,待通过商务部反垄断调查则可完成该项收购。如收购成功,家乐福将控股保龙仓,从而完成其进入中国市场以来第一笔收购业务。
对于此次收购,家乐福和保龙仓双方均采取“不承认也不否认”的态度。家乐福中国区发言人陈波对记者表示:“家乐福以自身发展为主,如果有合适的并购机会,我们也会考虑。”而保龙仓对外宣传负责人贾经理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同样以“暂时不清楚”作答。
但在不久前,家乐福首席执行官罗盛中表示,将退出其销售业绩排名第三位以后的国家,准备加大在中国和印度的扩张步伐。这也成为了此次并购案的侧面佐证。
内忧外患谋并购
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家乐福近两年全球市场营收并不如意。家乐福财报显示,其2009年净利润下降74%。作为仅次于沃尔玛的世界第二大零售商,家乐福2009年净利润从上年的12.7亿欧元降至3.27亿欧元(约合4.44亿美元)。
销售业绩不佳,使得家乐福无奈地收缩其全球市场。3月10日,家乐福在日本的6家分店全部改名为“永旺”,进军日本市场10年的家乐福彻底退出日本市场。而这仅是家乐福撤出海外市场的冰山一角。2006年家乐福退出韩国市场、2009年撤离俄罗斯市场,2010年退出意大利南部市场,并关掉比利时21家门店。
虽然家乐福在大部分市场的发展频频受挫,但其在中国的业绩独好。家乐福全球业绩报告显示,其2009年全年营收960亿欧元,同比下降1.4%。但在中国市场,2009年第四季度门店销售额增长3.1%,全年增长1.8%。
这使中国市场成为了家乐福最后的救赎。但其在华的霸主地位也岌岌可危——截至2009年末,在大陆地区,世界第一大零售企业沃尔玛以每年开50家新店的速度增加到约180家,超过家乐福的156家。而新晋的竞争对手乐购在2009年新增17家门店、3家购地自建的购物中心和3家试水阶段的便捷店,年增速超过30%,增幅也超过了家乐福。
在内忧外患的困境下,家乐福在华急速扩张所形成的盈利模式、管理方式也备受考验。在中国市场以“点式扩张”的家乐福正面临一次痛苦的转型,不再囿于自开门店扩张的方式,而是以收购方式加速发展。
“家乐福进入我国以来,也曾有过并购想法,但没有付诸过具体行动。很显然,家乐福自身面临的竞争压力很大——不仅是来自中国本土零售企业,而且外资连锁零售企业对其在中国的地位也构成了相当大的威胁。家乐福此时的并购更多的是想快速占领河北及周边市场,因为保龙仓是石家庄市乃至河北最大型的综合超市之一。另外,也可将其理解家乐福在并购方面的尝试。”恒基投资分析师陈晓慧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收购之路不平坦
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联合公布的2009年度零售百强企业榜单显示,从零售卖场业态来看,排名第六位的大润发以404亿元年销售规模压倒了第七名——年销售366亿元的家乐福,而沃尔玛则以240亿元紧随家乐福之后排名第九,本土巨头物美则以327亿元排名第十。
对家乐福而言,收购保龙仓有利于其扩大在华的市场份额,有利于其竞争力的增强。
保龙仓是石家庄市乃至河北省最早的大型综合超市运营商,是中国本土连锁零售企业中的一个样本,目前在河北、山东两省的石家庄、唐山、秦皇岛、德州等7地开设直营店13家。2009年保龙仓销售额达31.56亿元,并以品牌价值32.96亿元进入2009年中国品牌500强。
假如未来家乐福完成此项收购,则有可能从大润发手中夺回非国有资本的卖场业态零售商销售冠军宝座。这对家乐福来说是一件好事。
然而,在中国,超市连锁的并购向来并非易事。在业界看来,河北零售商圈距离北京最近,但它却是一个异常排外的市场。从易初莲花、万客隆到华普、天津家世界等都先后到河北市场来“寻宝”,但经营和状况都不尽如人意。
“每个区域的居民都有不同的消费习惯。首先,超市应该在提供有足够竞争力商品的同时,保持本土特色;其次,地方政府态度也很重要,没有政策的大力扶持,仅靠名气、低价、甚至优良的服务,还是很难站稳脚跟。”陈晓慧表示。
在这种情况下,并购无疑成为“曲线进入”河北市场的良策。有关保龙仓寻找买家的传闻从2005年就已开始,包括物美、华润在内的中国本土超市,以及近一年加速在中国连锁零售业攻城略地的韩国乐天都曾加入谈判,有意收购保龙仓。
现阶段,家乐福需要面对的,除了随时可能卷土重来的各个竞争对手、收购谈判的各种细节,还有政府可能施加的反垄断审查。
安邦咨询研究员陈业告诉记者:“此前多家进军河北的零售企业在与地头蛇的竞争中败下阵来,一方面是自身的经营管理存在疏漏,另一方面则与当地消费者对外来超市的品牌认知度较低有关。在这两个方面,作为全球零售业双巨头之一的家乐福不会有困难。但是,参照三年前沃尔玛收购好又多的案例,家乐福收购保龙仓后最大的难点可能还是会出在文化理念的整合上,这体现在做事方法、对待消费者和供应商的态度等方面。”
2007年2月,沃尔玛以2.64亿美元购得好又多35%的股权后,原计划于今年3月前再支付3.2亿美元收购好又多余下股份。但时至今日,沃尔玛对好又多的门店改造进展缓慢,将继续“双品牌”运营,这一尴尬现实令沃尔玛不得不放缓全资拿下好又多的计划。
市场上永远不会只有一名成功者,这是所有跨国公司在中国面临的诱惑:要么坐失良机,要么冒着风险早早地进入。在这种情况下,很少有人会选择前者。
家乐福的并购之路能否取得预想中的成果,尚需拭目以待。
本文来自:尚普咨询 隶属于投资项目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