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锦江之星而言,这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收购案。”9月21日上午,锦江之星总裁徐祖荣接受本报专访时称。
徐所指的“收购案”是指锦江之星入股区域品牌——山西金广快捷酒店管理有限公司(下称金广快捷)。
9月21日,锦江股份(600754)发布公告,宣布其下子公司上海锦江国际旅馆投资有限公司(下称“旅馆投资公司”)已与山西金广投资有限公司(下称金广投资)签署了关于对金广快捷增资暨股权转让的协议。
根据协议,旅馆投资公司以7663.10 万元认购金广快捷40%的新增注册资本,其中,2733.33 万元进入金广快捷注册资本,其余4929.77 万元进入金广快捷的资本公积;增资的同时,旅馆投资公司还以5747.33 万元的对价受让金广投资持有的金广快捷30%的股权。
本次交易完成后,金广快捷的注册资本变更为6833.33 万元,旅馆投资公司持有其70%的股权,30%的股权由金广投资持有。3年后,旅馆投资公司有权决定是否收购剩余30%的股权。
截至今年6月底,金广快捷拥有的门店数共11 家,全部为直营,且全部位于山西省太原市。
在一位经济型酒店的ceo看来,金广快捷的规模“并不是特别大”。
但徐祖荣认为,金广快捷毕竟有1000多个客房,11家店虽然不多,但如果按照锦江之星原来那样一家一家地筹建,“也要花蛮大的精力的”。
更为关键意义在于,“这开启了锦江并购的序幕”,徐祖荣说,10多年来,锦江之星一直在走自然增长的路径,“这次收购规模虽然不大,至少我们已经开始做这个了”。
理性扩张
1997年,锦江之星开出国内首个经济型酒店——上海锦江乐园店正式开业。这也开创了国内经济型酒店的先河。
此后,经济酒店在国内如雨后春笋。
先行者锦江之星,在速度问题上却遭遇“尴尬”。
根据《2008中国经济型饭店调查报告》,锦江的规模排在了如家之后。截至2010年6月30日,成立13年的锦江之星投入运营的酒店达369家,如家是674家;同期,7天和汉庭酒店分别有399和324家酒店投入运营;一向注重“稳健”发展的格林豪泰,目前开业酒店也达到260多家。
对于速度,徐祖荣早前一再向记者强调,锦江之星在“按规律办事”,“不在乎别人说老大的位置没有了,被超过了”。
早前,锦江酒店(2006.hk)持有锦江之星旅馆有限公司71.225%的股权,并持有上海锦江国际旅馆投资公司80%股权;而锦江股份(600754)分别持有上述两家公司20%的股权。
2009年8月,锦江股份以其三星级以上的酒店业务与锦江酒店的“锦江之星”资产进行置换。今年5月,这一资产重组获得证监会批准。
这也意味着,锦江之星完成a股回归,并成为锦江股份的主体业务。
徐祖荣坦承,资本市场“对锦江的评价就是速度太慢”,而这也给锦江的团队“带来压力”。
在锦江股份在2009年的财报中就提到,锦江之星要加速扩张。具体的扩张计划为:由原来每年发展80-100家店,调整为超过100家,未来3-5年要超过1000家店。
早在今年7月,徐祖荣就曾对媒体表示,锦江之星一直寻找合适的并购机会,“已经有一些区域性的连锁品牌被纳入考虑范围”。
彼时,“金广快捷是其中一个”,徐祖荣表示,这个项目的谈判经历了“好几个月”的时间。
而在2007年,七斗星曾经被锦江之星纳入过考虑范围。
2007年10月,七斗星却被如家“揽入怀中”,100%股权的对价是3.4亿元人民币。但七斗星的持续亏损,拖累如家的财报连续几个季度都亮起了红灯。
“最主要是考虑成本”,徐祖荣称,当年锦江主动放弃七斗星“还是比较理智的”。
但根据公告,2009财年,金广快捷的营业收入为6149.26 万元,净利润竟为-911.21 万元;截至今年6月30日,金广快捷实现营业收入3690.22 万元,但净利润却为-333.04 万元。
事实上,考察之后,锦江得出的结论是,金广快捷“和七斗星的情况完全不一样”。
“它是一个私营企业,亏损实际上是业主自己的安排,他利用了杠杆,贷款多了一点,”徐祖荣分析,“其实它的经营还是很不错的,去年税前利润是1000多万。”
在山西太原市场,金广快捷堪称“主力”。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