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行业活动成交量的稳步增长表明,面对财政困境及不稳定的全球市场,中国各银行依然无惧。根据dealogic的数据,今年迄今为止,中国并购活动的总价值已达到创纪录的362亿美元,超过了美国262亿美元的交易量。
此轮一系列的交易也许只是个开端。2003年以前,并购活动在中国的金融行业根本不存在。但是,请小心对待上述数据,因为该“创纪录”的交易量中有很大一部分并非来自于严格的并购交易,而是来自那些寻求额外融资的银行在中国资本市场上的集资。
中国农业银行(agbank)221亿美元的巨额首次公开发行(ipo)就占据了这362亿美元的很大一部分。此后,中国光大银行(everbright)步其后尘,如今,包括中国工商银行(icbc)、中国建设银行(ccb)以及中国银行(boc)在内的其他一些大型银行,也公布了融资计划,预计融资总额将达3500亿元人民币。
虽然由于全球市场濒临险境,使得此轮融资看上去可能有些不合时宜,但中国各大银行还是纷纷上市,以求获得更多资金。因国库现金充沛,中国政府能够轻而易举地支撑各家银行,为任何一家银行的ipo提供政治支持。根据英国《金融时报》(ft)今年早些时候的报道,超过40%的农行a股股份都被国有的“战略”投资者所购买。
整体而言,在2010年全球ipo总量中,中国贡献了接近一半。
大量外资进入中国(达到创纪录的125亿美元),其中很多都流向了中国农行ipo。在对华投资额中,美国投资者和美国公司继续领先,共向中国金融行业投资38亿美元;卡塔尔(qatar)紧随其后,排名第二,共投资28亿美元,该国的投资仅仅来自于一个机构——卡塔尔投资局(qatar investment authority),该机构在中国农行上市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今年迄今最大的单笔交易来自上海浦东发展银行(spdb)和中国移动(china mobile),后者于今年3月斥资58亿美元购得该行20%的股权。
总之,人们在看待这些“并购”数据时也许应当谨慎。上次并购活动达到峰值是在2006年,这并非巧合。当时,中国第一批大型银行登陆沪市,其中包括全球市值最高的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bank of communic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