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锐风电发行价90元,在沪市主板创下纪录,但在开盘首日即遭遇破发,其未来会否复制中国石油曾经的走势?
三年前,中国石油以其传统能源老大的身份吸引众多投资者蜂拥而至,三年后,华锐风电又以新能源龙头的光环引得资本追逐。
中国石油的发行价是16.70元,上市首日一路高歌直至48.62元的高价,接下来便是熊途漫漫,以48元高价买进中国石油的投资者再也没有等到解套的那一天到来。华锐风电发行价90元,在沪市主板创下纪录,但在开盘首日即遭遇破发,其未来是否会复制中国石油的走势,尚需拭目以待。
从成立到高价发行上市,阵容豪华的一众pe机构功不可没。而华锐风电的最终上市,也令这些机构赚得盆满钵满。但成也pe,败也pe:机构的大量涌入,为华锐风电埋下控制权分散的隐患;一些所谓“权力资本”的介入,也被业内人士认为是机构不愿接盘,从而破发的原因之一。
自1月13日上市到1月19日收盘,短短四个交易日,华锐风电股价已较发行价跌去19.61%,能否止跌乃至在未来稳步增长,将取决于其主营业务未来的增长空间,但这方面也并非毫无忧虑。
成也pe,败也pe
华锐风电上市缔造了新的私募神话,众pe从华锐风电上市获取数以百倍计的收益。尉文渊和阚治东等人掌管的投资机构投资五年获得了超过500倍的高额回报,而新天域资本进入不到三年时间也斩获了逾145倍的回报。
目前,华锐风电前十大股东中,有9家pe,占据了57.48%的股份。
华锐风电2008年行业排名中国第一、全球第七;2009年行业排名中国第一、全球第三。其行业地位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实现“大跃进”,资本在背后的大力推动不可小视。
不可否认,在众pe赚得盆满钵满的背后,也有其慧眼独具之处。
华锐风电在2006年前一直未获得广泛的认可,甚至被许多投资机构视为冷门行业,有多家投资机构过门而不入。
阚治东在其专栏中称,美国工程院院士鲍亦和给他看了一张地图,显示江苏沿海、山东沿海及河北到内蒙之间的一些地方,还有西部,风能资源非常丰富。阚最终认定国家发展新能源,未来势必在风能产业方面下很大功夫。
因风电厂投资巨大,阚治东和团队最终转向所需投资资金较少的风力发电设备行业。至2008年,华锐风电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当年实现的净利润就超过了6亿元,较2007年翻了5倍。
然而,pe大量进入也间接成为华锐风电第一次ipo被拒的原因之一。2008年10月26日晚,原本于次日进行ipo的华锐风电因证监会一句“尚有相关事项需要进一步核查”而被取消上会。
据多家媒体报道,暂缓上会是因为证监会要求华锐风电对企业 “无实际控制人”事项进行进一步论证。
成立之初,pe就如影随形。2005年12月6日,大连重工协同新能华起、方海生惠、东方现代、西藏新盟共同出资设立华锐风电,其中大连重工出资3000万元,占股30%,其余四家分别出资1750万元,各占17.5%。
2008年,华锐风电增资。新天域资本旗下的fouture投资公司出资2500万元,占增资后总股比的16.67%。北京天华中泰投资公司出资2500万元,占增资后总股比的16.67%。注册资本由1亿元增为1.5亿元,大连重工股比缩水为20%。其他四家初始投资者的股比也缩为11.67%。
2009年1月华锐风电又变为22个股东。变动原因是原来由阚治东、尉文渊等出面的中资股东将股权分散,转让给各自的真正投资人,即这些投资人由间接持股变为直接持股,但仍以公司名义持有。
而实际情况远比这复杂。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