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30日,创业板破茧而出。回望整个2010年,可谓是创投业扬眉吐气的一年。过去的10年来,创投业经历了互联网泡沫阶段的疯狂,到互联网寒冬期数量骤减,时至今日,在创业板时代终于迎来再度繁荣。
在a股现有的160多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中,约七成的企业背后都能发现一家或多家创投机构的身影。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pe、vc机构投资的企业已达3500家,而且在分秒递增中。目前全国创投基金规模已经达到数千亿元,仅深圳地区就有近400家创投机构和近2000亿元创业投资资本,深圳创投机构管理的人民币基金规模,占全国总规模的三成以上。创投机构正逐渐成长为资本市场一股不可忽视的强大力量。
十创投大佬坐拥211亿市值
2010年是创投机构第一次大规模分享到资本市场盛宴的一年,全部创投公司在中小板和创业板项目上的总投资回报高达687.5亿元。根据“中国本土pe成功上市排行金榜”统计,2010年中国本土pe公司中,前十大创投公司上市市值高达211.01亿元,其中深创投上市市值63.9亿元蝉联最牛本土pe;低调的上海永宣创业紧随其后,成功上市市值为50.66亿元,二者的份额占据前十大的半壁江山。
雄踞榜首的深创投超群的资本实力和强大的股东背景令其他的创投公司望尘莫及。25亿元的注册资本,高达118.8亿元的管理规模,背靠大东家深圳国资委,造就了中国资本规模最大、投资能力最强的本土创业投资机构。目前深创投上市了70多家企业,其中37家企业是中小板上市公司。2010年深创投总体投资项目达到69个,上市的企业达24家。正是这24个项目,成就了深创投63.9亿元的上市市值。深创投在业内被认为是“最实在、最稳健”,其最常用作战方式是强强联合,抱团集体作战。深创投与同创伟业、达晨创投、国发创投、中科招商等都有合作投资。
上海永宣创业是2010年横空出世的一匹黑马,当年成功将7家公司送上市,分别是西部牧业、郑煤机、汉王科技、欧比特、大全新能源、碧生源和金风科技,投资数量仅在榜单上排第5位,但上市市值却高达50.66亿元,凭此击败江湖众大佬们,跻身榜眼。
探花郎达晨创投同样硕果累累,上市市值达18.41亿元。达晨系旗下有三驾马车,分别是深圳市达晨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深圳市达晨财信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深圳达晨财智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2010年达晨创投投资了11家上市公司,项目数量仅次于深创投。其中达晨创投旗下两家pe投资网宿科技总金额超过3000万元,分别获得了5.54和3.38倍的回报。在首批创业板公司中,达晨创投还投资于爱尔眼科800万元,投资于亿纬锂能500万元,投资周期已有3年零3个月,收益率分别为26.24倍、16倍,收益率属中上游。
根据清科集团研究中心最新数据统计,2010年上市的491家公司中,220家具有pe/vc背景,占比44.8%,涉及国内外投资机构269家。其中,内地共有149家pe/vc支持的公司上市,占pe/vc机构支持的上市总数的67.4%,仅中小板和创业板,pe/vc们投资回报就达到687.5亿元,平均回报为12.1倍。根据这一结论,我们不妨做个估算,十大创投机构坐拥211亿上市市值,他们的投资成本约在20亿左右,就算保守估计是30亿元,至少也有高达180亿元的浮盈,真可谓是创富神话。
难以抗拒的套现诱惑
有人说过:“创业板应该成为一个让匆忙套现者后悔的地方,而不是大家赚一把就跑的游击市场。”然而,对于创投机构这类原始股东,面对当前股价与初始投资之间高达十几倍的差价,套现的诱惑显然是难以抗拒的。在创业板解禁之后,创投股东纷纷上演疯狂“套现门”,成为减持套现的主力军。
据统计,在2010年11月1日解禁的27家创业板公司中,有22家公司上市前有创投参与其中,涉及创投公司达到49家,只有乐普医疗、华测检测、硅宝科技、宝德股份、华星创业和华谊兄弟例外。其中,除网宿科技云集8家创投之外,金亚科技、银江股份别也有7家和5家创投驻扎其中;机器人、大禹节水和新宁物流也有3家入驻。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