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的监管体系正一步步地建立。
2月22日,发改委补充下发进一步规范试点地区股权投资企业发展和备案工作的通知,要求股权投资企业资本规模达到5亿元以上必须到发改委进行备案,对象涵盖原国务院批准股权投资基金先行先试的地区。
在此前的2月14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将酝酿已久的股权投资企业的备案管理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试点地区股权投资企业发展和备案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下发。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通知》的出台是首个对股权投资企业作出规范的规定。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师林婉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通知》的制定已经酝酿良久,就试点地区股权投资企业发展和备案管理工作,提出了六个方面的要求,涉及股权投资企业的设立、募集、投资、风险控制机制、基本职责、信息披露制度、备案程序等方方面面,更是强制要求资本规模在5亿元以上的股权投资企业必须申请备案并接受备案管理。”
“强制备案的目的主要是监管,帮助pe基金及管理公司法制化运作,维护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尤其是在pe迅速发展,甚至出现‘全民’pe势头的今天,适度监管更显必要。”林婉婷分析指出。
确实,近两年中国股权市场十分强劲,而部门之间的监管及协调却存在相对混乱的状况。“pe的监管方包括发改委、商务部、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等,此外还包括各地成立的自律性行业协会,多头监管的问题很明显地存在。”硅谷天堂创业投资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员王波告诉记者。
实际上,对于vc/pe行业市场监管,各方向来观点不一。从投资机构角度来看,希望政府适度监管,以市场调节、行业自律为主,政府监管为辅;然而,希望获得社保基金投资资格,提高自身规范度、信誉度的投资机构,对于备案则是十分追捧;但从政府层面来看,面对国内迅速发展的vc/pe行业及数量激增的从业人员,吸取国外金融危机经验教训,加强监管则是必然选择。
上海一位创投公司总经理谈及此事的时候表示:“近几年国内创投行业爆发性的增长,让作为老手的我们也深感压力。其实,行业竞争对手的水平良莠不齐,素质也是鱼龙混杂,由此引发的股权投资的高pe更是成为行业发展的隐患。备案是监管的前提,我们也是赞成支持的。”
相关数据显示,在国家发改委备案的股权投资机构已达22家,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备案数也达30家以上。而此次《通知》主要是在北京、上海、天津、浙江、江苏、湖北等六省市率先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