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投资项目 >> 正文

远大科技集团联手胡祖六 张跃远大狂言告破

关键字:【远大科技集团】 2011-5-31  字体大小:[ ]

  “不合资、不上市、不借款”,拒绝通过“资本投机不劳而获”,曾是远大科技集团(以下简称远大)总裁张跃恪守了20余年的财务准则,却被“联手高盛原大中华区主席胡祖六,共同涉足可持续建筑”的消息打破。

  随之而来的,是远大集团业务板块的逐渐清晰,分拆成非电空调、空气品质、可持续建筑(以下简称可建)以及能源利用四大板块,并成立了相应的子公司。显然,这是上市的前奏曲。

  可建究竟是什么?在互联网上曾经流传一段经典的视频:6天时间一栋15层的酒店从无到有,不需要任何广告,这则视频在海外疯狂转载,许多外国网友为中国的建设速度啧啧称奇,而这就是远大可建“魔力”的展现。速度只是一个表象,可建更重要的是减少对能源、资源的消耗,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同时又有极高的抗震性能,抗震性能达到9度。

  而张跃对资本市场的“抵触”也因可建而改变。“两三年内完成上市”,虽然张跃以“我不负责上市”为由推搪详谈细节,但在接受《英才》记者专访时,还是给出了一个大致的时间界限。

  那么,一直以“谨小慎微”著称的张跃,何以此次打出了“上市”这张牌?“不是我们需要钱。我们已经16年没跟银行贷过款了。”张跃斩钉截铁地否认资金紧张,“但是我们的加盟商需要大量资金,如果我们有很好的融资方式,就可以为加盟商打下资金基础。”此处所言加盟商,并非加盟远大集团所有产品,而只是加盟远大的可建。

  规模化复制

  谈及那座6天建成的酒店,张跃脱口而出:“别人是做不出来的。”显然,张跃对自己团队的高效甚是满意。

  而问及张跃6天的深层含义,他则以“怕下雨”带过。“下雨也是有防范措施的,可以用薄膜覆盖。但是我们的工人很娇贵,很多女孩子都在工地现场。”实际上,张跃也心疼成本,“节省成本也是一个原因。我们租用的吊车很贵,按小时计价。”

  网友眼球被占据,尚沉浸在“他是怎么做到”的疑问当中。而张跃已经开始了他的下一步战略:向全世界复制可建。“我们要在全世界建100个工厂,大量复制技术、复制工厂、复制管理经营模式。”张跃说。

  不过,这计划中的100家工厂,并非凭借张跃一己之力。在“可建”方面,张跃一改既往“不合资”的做派,除长沙一家投资10亿元建设的可建模块厂是远大独资外,其余全部采取与加盟商合作的模式。

  “可建采取加盟方式合资建厂,远大以技术入股,仅占5%-10%股份,利润方面也只抽取5%-10%。”把技术马上分散出来,是张跃当前的愿望,“制造业不像it行业,需要把技术牢牢地握在手里,形成垄断,用技术再生技术,而是要让技术迅速产生最大收益,加盟商才有实力扩大产业。”

  虽然可建工厂率程度高达93%,但是“自动化程度并不高,还不足五成。”张跃解释,“这是为了让加盟商在初期快速收回投资。中国劳动力很丰富,用过多的自动化手段,对社会来说,未必是好事。”

  实际上,在张跃既往的商业准则中,一直不提倡“快速扩张”。而对于此次违反常态的做法,张跃的解释是:“只有这样才有实力改变现有建筑的格局。我现在不说出来,赚的钱可能更多一些。但我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只有说出来,大家都来做,才能改变现有的建筑格局。”

  “建筑使用了世界50%的资源,消耗了世界40%的能源”一直是张跃心头的一大忧患。这也是为何可建刚一起步,就已经被张跃推上了“跑步前进”的节奏。到2011年底,远大计划的可建目标是“300万平方米”。如果得以实现,可建将替代非电中央空调成为远大的主业,至少占比50%。
12下一页

本文来自:尚普咨询 隶属于投资项目栏目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战略合作 - 成功案例 - 相关文章 - 媒体报道 - 友情链接 - 渠道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