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投资项目 >> 正文

创投乐于与政府合作 政府资金也有需求

关键字:【政府资金】 2011-6-15  字体大小:[ ]

  在刚刚过去的5月,一起国资背景鲜明的pe所主导的融资,成为当月最大的投资事件。2011年5月6日,申银龙盛与大新华航空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投资协议,申银龙盛基金向大新华航空注资80亿元人民币,约合12.31亿美元,用以支持大新华航空未来战略发展计划。公开资料显示,申银龙盛管理机构之一为中央汇金旗下的申万投资,另一管理机构为重庆龙盛玖智。

  随着近年来国内股权投资市场空前繁荣,政府参与pe/vc的身影日益增多,pe/vc与政府背景的资金也大有如胶似漆之势。

  政府资金也有需求

  作为重庆市国资委全资控股的“八大投”之一和重庆市的金融控股平台,重庆渝富资产经营管理公司近年来一直把pe作为了未来发展的重要投资方向之一。继去年与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合资成立了华融渝富基金、和北京鑫根一起设立了鑫根渝富基金后,目前又在与凯雷等国际大腕探寻合作之路。

  虽然根植于地方国资背景,但渝富在运作中始终坚持市场化的原则。与华融成立pe是纳入了重庆市政府与华融公司的“八项合作”之一,但从基金设立、管理团队的遴选到投资项目的运作,都秉承了完全市场化的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拥有政府背景的华融渝富在融资时显示了优势。据重庆渝富副总经理、华融渝富基金管理公司副董事长吴坚介绍,华融渝富基金公司在去年夏天正式成立后,短短40天即募足了首期20亿元基金,其中江浙系民资占主导。截至目前,该基金已动用约8亿元的资金,投资了10家企业,这些企业全部为民营企业,而且都不是重庆本地的企业。其中,华融渝富还与红杉资本、上海联创等一起对部分项目进行了跟投。

  “成功的pe应该是发散型的,而不是收敛型”。就吴坚看来,重庆渝富多方与“外来的和尚”一起“念经”,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引进资金,更重要的目的是积累经验。据悉,今年下半年渝富就将开始设计推出由自己主导的pe了。

  “现阶段,中国各级政府都设立产业引导基金,其目的是推动地方企业转型升级,带动他们所属地的产品技术升级,解决企业中小企业融资难,挖掘更好的税源,带动地方税源经济的健康成长。这是政府设立产业引导基金主要诱因。”一位长期供职于某国资背景大型创投机构的业内人士对记者道出其中的门道。

  当然,并非只有政府在主动向创投市场挺进,市场中那些声名显赫的创投机构也越来越倾向于与政府站进同一条战壕。

  创投机构乐于与政府合作

  在最近几轮人民币基金的募集之中,德同资本无疑是业内令人羡慕的赢家之一。

  通过几轮人民币基金的募集,德同资本成功地将杭州、无锡、广州、深圳、成都、重庆、山西等多个地方的政府资金引为lp(一般合伙人,即基金出资人)。

  “形成这样的紧密关系将更有利于我们对项目的获取。不少地方政府都拥有数量可观的储备项目。”德同资本创始合伙人邵俊对于当前的合作方式持认可态度。

  在邵俊看来,通过吸引政府资金让所管理的资金“落地”,将带来更为广阔的下游市场。“特别是中西部的城市,对当地企业的熟悉程度,政府肯定要强于我们。”邵俊还认为,地方政府对当地企业的熟悉程度利于让创投企业规避不必要的风险。

  万向集团掌舵的通联创投则是另一家得益于政府背景的创投机构。

  通联创投为万向集团旗下投资公司,拥有一批如浙江省政府(委托浙江科投投资)、杭州财开投资、萧山区国资公司等政府背景深厚的股东和投资人。旗下所投资而上市的标的有不少属于浙江本地企业,例如方正电机、兔宝宝、海利得等。足可见其在浙江深厚的政府关系为公司的业务开展提供了诸多帮助。

  公平竞争将成大趋势

  在各自需求都有办法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政府与创投机构均对彼此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或许将成为未来国内创投领域的一个最为重要的趋势。不过,在这个全民pe的时代,过度竞争已经成为市场的重要关键词之一。因此如何利用政府资源便成为与同行竞争的重要手段。

  “比如,现在北京就有8000家从事股权投资的公司,从某种角度而言,利用政府寻找优质项目、摆平项目源是一种效率很高的手段。”上述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企业本身并无融资要求,但官方游说被迫让出部分股权的情况,虽然并不普遍,但不表示它不存在。”特别是一些国有企业,由于出资人缺位,导致出资人的利益被管理者用来寻租和做人情。但这样的情况在民营企业较为少见。“除非出让股权的出让方能获得比股权更大的利益,这样交易才会达成。”业内人士强调,地方政府与pe/vc共舞共赢理想化的模式,当然是在市场制度框架下,政府主要从区域内的产品技术结构调整获益,以及从地方税收增量获益。

  邵俊也认为,创投机构与政府愈发紧密的关系不会对创投市场造成更多的恶劣影响。“即便有一些不良现象,那也是短期的。随着创业投资市场的不断发展,市场的铁轨将会成为唯一的准则。”早期权贵联手掠夺市场资源的情况,正在逐渐退烧,证监会也在从制度层面下发相关文件进行规范,遏制权贵巧取豪夺行为。毕竟市场的法则是利益。“政府应该把更多的目光放在早期项目中去,这才不违背政府引导的初衷。”

本文来自:尚普咨询 隶属于投资项目栏目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战略合作 - 成功案例 - 相关文章 - 媒体报道 - 友情链接 - 渠道合作